![]() |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年度報告強調對華貿易的威脅與機遇
2017年12月8日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最近向美國國會提交2017年度報告,分析美中經貿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的措施令保護主義抬頭,監管措施存在不公平限制。因此,在最近一項調查中,逾四分之三受訪美國公司認為,在中國內地的受歡迎程度不及往年。報告警告,貿易自由化持續倒退。不過,報告認為,中國內地市場依然為美國公司帶來商機。
報告指出, 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達3,470億美元,是歷史上第二高,2017年首8個月的逆差按年增加6.2%。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採取強硬措施解決美中貨物貿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順差由2006年的4.38億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380億美元,刷新紀錄。
報告表示,中國的收入增長強勁,中產階層日趨壯大,政府提出經濟再平衡計劃,更加倚重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將進一步促進美國與中國的服務貿易往來。與此同時,在市場准入方面,中國依然向美國的服務業公司設限,包括訂立外資持股量上限、歧視性授權規定,以及數據本地化政策。此外,中國服務業對外資的開放步伐緩慢,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壯大的困難度日增。
報告指出,必須留意中國內地對美國的直接投資於「近年急增」,原因之一是中國政府認為具戰略意義的行業,包括資訊通訊技術、農業及生物科技,都成為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目標,導致美國的寶貴資產、知識產權及技術轉移予中國內地。第二個原因是在美國戰略性領域經營的一些中國內地公司,表面上屬私營企業,但中國政府會以各種方法影響該等企業的決定,從而達到國家目的。第三,某些中國公司試圖投資美國的敏感行業,但未有遵守美國的監管程序。
- 美國
- 北美洲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