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利波特》成經典
創造神奇時刻凝聚讀者
現代經典著作《哈利波特》繼《聖經》和《毛語錄》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書籍。有投資界人士認為《哈利波特》的成功,在於它能成功創造獨有的"Magic Moment"。
2017年8月4日
香港貿發局聯同香港出版總會於香港書展舉辦國際出版論壇,邀請來自投資界以及各地資深出版界人士,探討出版業如何在行業萎縮的現況中尋找出路。
真格基金合夥人王強嘗試從社會和經濟學角度去分析出版界的現況,他以當代思想家鮑曼所提出的「流動的現代性」來形容目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代,所有事情都不能根據過往經驗來預測。因此,出版商要認清時代的特性,創造獨特的產品和專屬的讀者群。
王強以現代經典著作《哈利波特》為例,指出它能夠繼《聖經》和《毛語錄》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書籍,是因為它能創造獨有的"Magic Moment"。《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和出版社十分注重版權保護,聽說在書本未面世前,編輯要留守辦公室,以防洩露故事內容。新書運送到書店,總是在零時零分零一秒開售,刻意營造出這個"Magic Moment"。從作者、編輯、物流,以至銷售,整個團隊如軍隊般緊密合作,這種獨特性凝聚了一班讀者群,與作者彼此互動,不斷延續作品的生命。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形容,目前香港出版行業不只是處於「寒冬」,而是步入「冰河時期」。近兩三年,本港書店的整體圖書和中文圖書銷售一直下降,在數量和實洋(即出版社售與代理商的折扣價)上,每年減少約4至5%。他認為,現今出版界面對的衝擊,是人們花太多時間在網上社交平台,而不願意看書。
台灣方面,台灣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政岷指出,當地出版業界近年正逐漸調整經營策略,透過跨媒體、跨文化界別的營銷策略,為讀者創造活動體驗,例如舉辦新書發布會、音樂會,或配合書籍的電影版上映舉行宣傳活動,善用明星效應。
香港書展2017:國際出版論壇 (視頻足本重溫)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書刊及印刷品
- 旅遊及款待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