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內地中產對服務型消費的態度
2017年7月26日
中國「十三五」規劃有關促進消費的政策方向之一是擴大服務消費,據香港貿發局的一項調查顯示 [1],中國內地中產消費者在休閑娛樂運動類的服務消費迅速增長,健身、美容、出國旅遊等消費均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追求生活化興趣和個人涵養提升的培訓需求也迅速增長。消費者對新型投資產品持開放心態,願意付費享受優質專業金融服務,也不抗拒「先使未來錢」。有66%受訪者表示,「自我愉悅」和「想體驗更好更獨特的服務」是驅動他們消費新型或高端服務的原因。
品質要求加時尚感和舒適感
從消費者座談會的意見可以歸納到,內地中產在服務消費方面已不單要求高檔次,他們對生活的各方面會更加挑剔,更加考慮服務給自己帶來的時尚感、舒適感和專業性。例如有氛圍特色的餐廳,是人們被吸引和願意為之付款的新消費元素;在女性健美方面不再簡單地以「瘦」為美,取而代之的是有肌肉和力量的「線條美」,代表突破傳統的觀念,敢於展示自信。
隨著中產階層出遊頻率上升,他們也享受更有針對性的旅程,例如從「自由行」進一步延伸至「私人訂製」以及「高品質的度假放鬆」。中產階層也在追求生活化興趣和個人涵養提升,例如有見於社會急功近利的心態嚴重,為了對抗和平衡浮躁的心態,好幾個受訪者都提到有參加油畫班和插花班,或烘焙和烹飪班。隨著中國與世界融入程度的加深,西式生活和飲食對中產的影響也在加深,西式化生活正快速發展。
在座談會中可以聽到受訪者以下的一些意見:
「以前同檔次的餐廳裝修基本分別不大,所以地點是選擇的原因。現在有了很多裝修很特別的地方,感覺食品也不錯,經常爆滿。」
「以前去健身就是簡單活動一下,然後蒸一下桑拿。現在,我會花錢請私教訂製適合我的健身運動以及飲食,並全程一對一指導和保護我練習。」
「有家法國式甜品店的老闆是有法國藍帶證書的,我就去試試了。」
「我是來度假的,不喜歡太過奔波。所以會將整個行程的節奏安排得很慢。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後吃點東西出門慢慢逛。」
「我有參加烘焙學習班。我喜歡等家人睡了以後,一個人靜靜地用不同材料烘焙各式各樣的蛋糕。我覺得這個過程能讓自己沉靜下來。」
「自我愉悅」驅動新型或高端服務消費
在座談會中可以感受到新一代的成長過程,他們有許多機會接觸好的品牌和產品。良好的家庭環境使他們的時尚觀變得更為平和,不再盲目追求潮流,不需要渴求別人認同自己的身份。中國以往的「一孩政策」,使新一代的中產比誰都要更關注自己的生活。這些富裕的新一代顯得更自信和「有主見」, 而他們的消費觀也從「名牌炫耀」轉向多元化的「自我愉悅」,也更有個性。調查顯示,分別有66%和65%的受訪者認為「自我愉悅」和「想體驗更好更獨特的服務」是驅動他們消費新型或高端服務的主要原因。女性受訪者中有73%認同「自我愉悅/令自已開心」是主要驅動原因,男性受訪者則為60%。

休閑娛樂運動類服務消費迅速增長
過去一年受訪者曾經消費的服務類別中,健身、美容服務需求持續上升,成為佔比前兩位的休閑娛樂運動類消費。有43%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持有健身會所會籍,定期運動健身」,37%則有「去美容院/SPA做按摩、面部和皮膚護理」,相對2013年的調查,兩項消費服務當時佔比為32%及28%,均見明顯上升,而這兩項服務消費在今次的調查中,也有最多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相關消費頻率比以前增加。
追求生活化興趣和個人涵養提升的培訓需求也迅速增長,無論是用以考取專業資格的培訓,還是純粹為個人興趣的培訓,都比2013年的調查明顯提升。曾經「參加培訓進修課程以考取專業資格」及「參加純粹為個人興趣的課程(藝術、廚藝等)」的分別有24%和23%,2013年調查時的比例則分別只有12%和11%。

調查也顯示純粹為個人興趣的培訓課程最受歡迎,48%受訪者認同「我傾向生活化的興趣課程,純粹為個人興趣,喜歡所以學」更符合他們對於培訓課程的消費態度。男性受訪者相對女性則更認同「我傾向進修培訓課程,能提升我的專業資質,或對我的工作有幫助的」;女性受訪者則更認同「我傾向能提高個人涵養的培訓課程,例如,藝術類課程,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

今次調查顯示,68%受訪者表示「定期運動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持有健身會所會籍,定期運動健身」外,有10%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曾參加各類馬拉松賽事。事實上中國內地近年掀起一股馬拉松熱潮,據報導,2016年單是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全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總計便達306場,比2011年只有22場是爆炸式的增長,相信這些運動熱潮會帶動各類運動裝備銷售。
出國旅遊快速增長
據世界旅遊組織數字,中國在2016年出境旅遊達到1.35億人次,增長6%。自2012年中國已成為世界出境旅遊人次最多的來源地。貿發局的調查顯示,40%受訪者過去一年曾經到港澳台自由行(2013年的調查只有29%),分別有34%及31%曾經出國跟團遊(不含港澳台)及出國自由行(不含港澳台) (2013年的調查顯示出國遊只有16%)。除了更多出國旅遊人次外,高品質的度假享受及高檔次酒店需求也在持續增長,36%受訪者過去一年曾住五星級或以上酒店。家庭收入越高,曾經消費的旅遊項目越多,消費頻率比以前增加的比例也越高。


旅遊從觀光到放鬆
從座談會可以感受到,內地中產對旅遊的要求經歷了從「觀光遊」到「自由行」的過程。隨著中產階層出遊頻率上升(座談會中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一年會有2-3次旅行),他們也將旅遊劃分成更有針對性的旅程。對於購物遊,需求的是住在接近購物的市中心,要吃的好買的好;至於休閑遊,則需要好的酒店,每天躺著休閑就很好;自然風光遊則是追求新奇罕見,最好能夠去到不易看見的景色等等。
雖然曾經參加出國跟團遊的比例仍較自由行略高,但自由行比以前增加的比率則較高。在針對中產受訪者的旅遊消費態度中,超過50%的受訪者傾向「有詳細攻略行程計劃的旅遊方式」,而喜歡傳統跟團遊的只有12%,可見未來中產的旅遊需求可能從「自由行」進一步延伸至更有針對性和深度的「私人訂製」以及「高品質的度假放鬆遊」。

對新型投資產品持開放心態
從座談會的討論可知,很多中產一直都有理財習慣,而近年由於各式各樣網絡理財產品的出現,不少受訪者都開始通過網絡購買理財產品,對嘗試新的金融投資產品接受程度也頗高。在座談會可以聽到如以下的狀況:
「我有投資一些P2P產品,是民間的,也不確定是否有備案。就是一種變相的高利貸,有一個期限,會有一些風險,但現在一直有派利息。」
「我買了兩個新產品的股權眾籌,一個全部虧損了,一個一直有盈利。」
超過5成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使用過新型的投資產品,反映出內地中產對新型投資產品的開放心態。此外,有30%受訪者持有高年費的金融卡,29%有使用專業的理財規劃中介服務,他們願意付費享受更優質和更專業的服務。男性受訪者使用新型投資產品的比例明顯較女性為高,但有使用專業理財規劃中介服務的比例則以女性受訪者較高。


不抗拒「先使未來錢」
內地中產不單對新型投資產品持開放心態,他們也不抗拒所謂「先使未來錢」。受訪者中有40%表示曾使用過「需要支付利息的未來錢」,通過分期付款,償還最低還款額,支付利息的方式,以購買他們想要的產品或服務(不包括房產汽車等大宗消費),另外48%受訪者也表示當資金緊張時,不抗拒「需要支付利息的未來錢」。換言之,有88%受訪者並不抗拒所謂「先使未來錢」。


附錄
調查背景
中國內地中產消費力高、樂於花費,是香港生產商和貿易商發展內銷市場的主要目標顧客群。香港貿發局過去曾對內地中產消費群進行研究,目的是要追蹤和瞭解內地中產的消費模式、心態以至生活追求的轉變,為港商開拓內地市場作參考。
本次調查除針對瞭解內地中產的一般消費特徵外,更從「十三五」規劃有關促進消費的政策方向,探討內地中產消費者的消費特徵或生活習慣,當中包括如鼓勵綠色、時尚、品質等新型消費,鼓勵發展針對個性化需求的訂製服務,擴大服務消費,以及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模式發展等方向。此外,針對「80後」的消費群,在中國經濟大幅擴張的年代成長,與上一代的成長背景不同。因此本次調查還在年齡分層中,嘗試反映「80後」的消費特徵。
研究方法
這次調查於2017年1月,在內地8個城市,向2,000名消費者進行網上問卷訪問。在進行問卷訪問之前,還分別在上海、武漢、成都3個城市進行了共6場消費者座談會(每市2場)。座談會目的是從定性分析,加深瞭解內地消費者的消費觀念。






[1] 有關是次消費者調查的背景資料,可參考本文「附錄」。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