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岸三地名作家
香港書展開壇
香港書展除了是書迷們尋書的好地方,亦為他們提供與作家面對面交流的好機會。今屆香港書展繼續請來中外知名作家開講,與讀者分享所思所想。
2016年7月13日
香港書展特設七大講座系列,廣受歡迎的「名作家講座系列」將載譽而歸,邀來兩岸三地極具份量的作家和文化人來港參與書展。此外,為配合年度主題「武俠文學」,今屆書展文藝廊特別呈獻「筆生武藝 – 香港的武俠文學」及「文壇俠聖 – 金庸與查良鏞」展覽,引領讀者投入武俠故事之中。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 27 屆香港書展定於7 月 20 至 2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大會再度與《明報》和《亞洲週刊》攜手合作,邀來兩岸三地的名作家於「名作家講座系列」開講,與讀者直接交流。著名紀實文學作家葉永烈將與書展讀者分享寫作心得,如何以「七分跑三分寫」,呈現「文革」歷史之門;榮獲2016年度「國際安徒生獎」的曹文軒亦會現身會場,並攜同滿載莊重憂鬱風格的兒童文學,探討「混亂時代的文學選擇」;今年台灣文化界推手龍應台再度回歸香港書展,以「幸福,可以透過努力嗎?」為題,與書迷近距離接觸。
此外,張愛玲研究者止庵和張愛玲文學遺產繼承人宋以朗更會作出文學對談,講題為「張愛玲文學的與眾不同之處」,令人翹首期盼。其他名家包括來自中國內地李銀河、邱華棟、蔣勝男及金仁順;台灣的陳文茜、詹宏志、楊儒賓、金泰成及成英姝;香港的郭位、馬家輝及葛亮。


文藝廊展品珍貴多元
今年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江湖 • 亦狂亦俠亦溫文」點題,引領讀者投入武俠故事之中,培養俠客的俠義心腸,並通過閱讀提升個人涵養。今屆書展文藝廊特別呈獻「筆生武藝 – 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展覽以年代劃分八位具代表性的香港武俠文學作家,由 50 年代到近代,以多位重量級作家為切入點,包括 1950至70年代 : 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1980年代的溫瑞安、黃易 ;而1990至2000年代的代表就有喬靖夫及鄭丰。
展覽同時展出多件珍貴展品,例如梁羽生50年代出版的作品《萍踪俠影錄》、70 年代《倚天屠龍記》改編漫畫及李志清筆下的「水墨 •武俠」畫等;另外,亦會網羅多位著名作家的手稿,包括《少年四大名捕》(溫瑞安)、《少年無情》(溫瑞安)、《武道狂之詩》(喬靖夫)、墨寶(梁羽生) 、「談武俠小說」 (梁羽生)等,讓參觀者感受一份份經典作品的誕生過程。


立體呈獻文壇俠聖傑作
在香港的武俠文學界中,金庸先生可謂一代泰斗。今屆書展文藝廊同時設置「文壇俠聖 – 金庸與查良鏞」展覽,除了涵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創作,亦會介紹原名查良鏞的金庸先生,早年在電影行業以及報業的發展;另外,大家亦會欣賞到金庸先生的手稿、親筆對聯、早年於《新晚報》、及《明報》刊登的連載小說、五、六十年代的單行本和普及本金庸小說、跟金庸先生有關的電影海報、衍生自他作品的電視、電影及文創產品,以及一些珍貴照片等。
去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聯合主辦了「我與金庸 – 全球華文散文徵文獎」,向世界各地華文作家、愛好寫作的各界人士,啟發自金庸先生作品的散文及讀後感文章,得獎作品亦會於展覽中展出。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印刷及出版
- 書刊及印刷品
- 香港
- 中國內地
-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