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ILMART論壇
專家拆解動畫成功故事
靈活的策略與商業模式,可為中小企開拓一條登上世界舞台之路;而對動畫工作室而言,綜合論壇講者的分享,先立足本土,再進軍全球則似乎是步向成功的鑰匙。
2016年3月30日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0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所主辦的「動畫論壇: 小動畫,大創意-中小型動畫工作室如何在環球取得成功?」論壇,請來了4位分別代表香港、美國、日本及法國的知名動畫工作室,分享其衝出本土、邁向國際的成功故事。
法國3D動畫工作室TeamTO於2015年成立時是一家5人公司,發展至今已成為法國最大的獨立動畫公司之一。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Guillaume Hellouin表示,公司起步時遇到重重挑戰,為確保首兩年能存活下去,公司積極投入研發動漫製作軟件,全力開發旗艦的原創IP動漫角色。

軟件研發 提升質素
他說:「付費電視對高質素的動畫片需求殷切,故此我們特別研發高端的3D動畫製作軟件,提升作品質素,成功爭取到與電視台、迪士尼等機構的投資和合作機會。」他又指,公司亦有開發英語動畫,所以特別在美國設立製作室,美法兩地共同創作。
TeamTO也擅於延續卡通人氣,以旗下的長篇動畫片《Angelo Rules》(中譯:機靈兒安德魯)為例,趁著第4季開播,特別推出手機遊戲程式及周邊商品,結果取得不俗的迴響。Guillaume Hellouin預料,該手機遊戲程式的下載量有望達500萬次。

重IP原創 游走各國電影節推介
小動畫,大創意。愛爾蘭動畫公司Cartoon Saloon,去年憑動畫電影《Song of the Sea》(中譯:海洋之歌),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公司董事總經理Gerry Shirren指,著重IP原創、願花時間精心製作,是令作品獲全球觀眾肯定的原因。
他表示,《Song of the Sea》花了7年時間完成,歐洲多間動畫工作室亦有參與其中,導演Tomm Moore更走遍愛爾蘭各地寫生取景,加強故事背景的真實感。然而,有好的作品,亦要有伯樂賞識,Gerry Shirren也與同事走訪全球各國電影節,透過試映會推介作品,因而最終贏得奧斯卡的「入場券」。

「麥兜」藉電影發圍內地市場
從最初的插畫故事,到搬上大銀幕,博善廣識旗下的小豬「麥兜」現在已衝出香港,進軍內地、韓國及日本。博善廣識總經理蔡仲樑坦言,自2001年推出首齣「麥兜」電影後公司得到不少機會,包括2009年與內地媒體首次合作,推出功夫主題「麥兜」電影,並錄得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9,522萬港元) 的票房收入。
「內地動畫電影市場龐大,他們需要具持續性的動畫系列。」蔡仲樑指,「麥兜」電影製作費約500萬美元(約3,880萬港元)屬中型製作,但卻錄得不俗的票房,因此獲內地片商垂青,現時公司每隔2至3年推出一齣新片。

奧運主題動漫攻全球
日本公司DandeLion Animation Studio是當地最早從事3D動畫開發的公司之一,其行政總裁西川和宏表示,2000年至2014年間日本動漫市場以平穩迅度增長,惟日本正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問題,當地業界更須加把勁。
對此,該公司除了加入遊戲開發等業務外,亦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我們會研究中國觀眾的喜好,在動畫中加入他們的文化,讓異國故事也能引起共鳴。」西川和宏透露,該公司正計劃與各國動漫業界合作,製作一齣以2020年日本奧運會女子單車比賽為主題的動畫片。

相關網頁/視頻:
延伸閱讀:
- 電影及影音製作
- 資訊科技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