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加坡前外長:
星港應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新加坡前外交部部長楊榮文在出席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書展講座時提到,新加坡與香港都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兩地應借助對方的優勢,把握新戰略所帶來的機遇。
2015年8月4日
在其主講的「新海上絲路將給香港和新加坡的機遇」研討會上,新加坡前外交部部長楊榮文指出,新加坡與香港其實早在19世紀時,已有聯繫,不過起因只不過是來自西方國家強推的「中國貿易」;反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再次將兩地聯繫,這一波規模更大的「中國貿易」,已是自發的商貿活動。

他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話語權逐步增強,西方國家對此表現出不安。比如美國曾阻撓其他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但最終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仍有申請加入。「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西方國家會了解到中國在新『中國貿易』裏,扮演的並非威脅的角色。」楊榮文說。
相同背景 姊妹城市相互合作
楊榮文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可為新加坡和香港帶來重要的機遇,使兩地獲益。兩個城市應趁機加強合作與聯繫,新加坡分享其在東南亞和印度的影響力,而香港則分享其在中國內地的地緣優勢。
楊榮文說,新加坡和香港有著相似的歷史背景和發展軌跡,兩個城市固然存在競爭的關係,但也可互相學習,實現共贏。新加坡在發展鐵路交通時,曾參考香港相關工程的成功經驗;香港在興建赤鱲角國際機場時,也到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進行考察。

他認為,兩地有各自優勢,比如香港有中國內地眾多領域的支援,也毋須像新加坡一樣將相當一部分GDP用於軍費;至於新加坡,則有較完善的公共房屋體系等。「最重要的是,新加坡和香港如何可以重建當年『姊妹城市』般的關係。」
不過,楊榮文亦坦言,就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特區政府難有「大動作」,推動大型項目較為困難。「有關後果並非幾年內顯現,或許要十年、廿載時間,可能會因而令香港錯失『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他說。
「一帶一路」 多國受惠
此外,楊榮文又提到了印度、伊朗和哈薩克等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性,並指這些「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會因這一戰略而受惠。
印度與中國同屬兩大文明古國,楊榮文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5月到訪印度,與其總理莫迪共觀太極和瑜伽表演作比喻,指中印兩大國一直相互尊重和關照彼此的核心利益,兩國在文化上也相互影響,比如中華文明深受印度佛教的影響,相信中印合作將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關鍵一環。
而位處中亞腹地的哈薩克則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該國將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點合作國。楊榮文認為,哈薩克有著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應適時做好配合工作,在「一帶」中發揮作用。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6屆香港書展於7月15至21日舉行。楊榮文的講座吸引了數百位與會人士,包括新加坡駐港總領事傅光燊、印度駐港總領事阿格拉瓦爾,以及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等在內的政商界名人也出席了活動。

香港書展2015:新海上絲路將帶給香港和新加坡的機遇(全場視頻)
相關網址/視頻:
延伸閱讀:
相關社交媒體專頁:
- 新加坡
- 香港
- 中國內地
- 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