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策改 網購熱 內地玩具消費增長強勁
2014年7月30日
內銷需求強勁,香港貿易發展局日前聯同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玩具廠商會,舉辦了「開展玩具內銷市場研討會 — 品牌策略與消費分析」,與業界分享「中國內地玩具消費調查」結果,並邀得資深玩具業者探討內地玩具市場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是於今年1月及3月,在廣州、上海及成都等地,及後再於北京、廣州、上海、成都、瀋陽、武漢、南京及西安,先後舉行共6場座談會,以及訪問了超過1,600個中高收入家庭(擁有0至14歲孩子),從而了解內地高收入人士在玩具消費的習慣及喜好,制定了「中國内地玩具消費調查」。
![]() 香港貿易發展局經濟師曾詩韻指調查發現,雖然大型玩具專賣店(70%)及百貨公司(50%)仍是主流,但佔46%的內地家庭會經網購買入玩具,當中尤以南京最顯著,網購家庭佔受訪總數的71%。 |
| |
| |
香港貿易發展局經濟師曾詩韻引述調查數據指,中國內地14歲以下的人口達2.23億,佔總人口16.4%;而過去5年,平均每年出生嬰兒約為1,600萬至1700萬個。按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學網的預測,待單獨二胎(即獨生子女夫婦可享生兩名小孩)政策放寬後,預計内地嬰兒出生數目每年將額外增加100萬至200萬個,反映内地玩具市場發展潛力厚。
一孩政策 玩具成獨孩交友渠道
根據有關調查,雖然68%內地家長購買玩具,都是為了讓孩子開心,但66%是幫助開發及提升孩子的智力,所以會選購積木類玩具。不過,若家中孩子年紀愈大(9至14歳組別),則為促進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的需要愈大,約佔24%,另作為獎勵則有30%。曾詩韻解釋,內地一孩政策下,家長要依靠玩具,吸引其他小朋友與他們的獨生子女交往及交流。
調查亦發現,佔73%受訪家庭獲取玩具資訊的渠道,主要是因為看見其他小朋友擁有該款玩具,另有67%是在商場或玩具店發現;但在9至14歲孩子的組別,有約兩成是透過動漫書、互聯網及電子遊戲獲取資訊,反映互聯網的滲透力愈來愈大。根據調查,整體而言,雖然男孩愛玩機械人、女孩愛布偶,但6至14歲的孩子,不論男女,最喜歡的玩具類型都是手機或電腦遊戲。
消費模式轉變 網購玩具比重大增
根據數據,受訪家庭每年在購買玩具的平均花費為1,069元(人民幣‧下同),較2010年同類調查的799元大升34%,但年均購買次數卻由當年10.5次減至只8.8次。曾詩韻表示,調查並無問及每次購買件數,但估計網購愈見流行,家長為抵銷運費開支,每次選購件數或會增加,以至金額增加但次數減少。
曾詩韻指調查發現,雖然大型玩具專賣店(70%)及百貨公司(50%)仍是主流,但佔46%的內地家庭會經網購買入玩具,當中尤以南京最顯著,網購家庭佔受訪總數的71%。此外,內地家庭亦多透過第三方平台如淘寶(79%)及天貓(59%)購買玩具,反而少於廠商主頁購買。若以產品類型計,網上搜尋最多的關鍵字為積木及搖控車(61%),其次則以玩具功能、並手動玩具及科學實驗玩具(43%)為多。這在在反映網購已成生活趨勢。
同一場合,以玩具起家、2005年轉型動畫項目的錢氏玩具中心有限公司、其董事總經理錢耀棠亦分享了玩具內銷市場的品牌建立心得。他提到,公司是以拍攝中國原創動畫片集及電影為品牌理念,目標是打造與小朋友一起成長的品牌,並透過授權,促進品牌相關產品的銷售,最終希望建設品牌的主題樂園。
合家歡動畫 授權商機大
該公司轉型的創業作為2010年動畫劇集《超智能足球》,面向5至20歳兒童及青少年,以運動勵志為主題,因為主題清晰,得以在中央電視台及內地五大上星衛視播放,覆蓋50個國家;當年適逢世界盃,同期推出動畫系列足球公仔,掀起熱潮,也為該公司打嚮頭炮,成功建立品牌。
他表示,玩具要長賣長有,於是創作《甜心格格》動畫,以搞笑合家歡為主題,內容圍繞日常生活,所以題材源源不絕,2011年在央視首播52集時,便打破全國收視記錄;2012年再播的第二輯,同期電視台重播第一輯,形同免費宣傳,而2013年再於奇藝網播放,點擊率高達6億。他建議,需待該動畫劇集「入屋」,擁有龐大知名度,才授權推出相關玩具及商品,因為每次新一輯的劇集推出時,電視台往往傾向重播舊的一輯,就如替品牌宣傳,協同效應更大。
錢耀棠補充,內地動畫角色授權商機雖大,但建議有意轉型的廠商,先選具知名度的漫畫改編,有如「借力打力」般,建立品牌知名度,然後才推出自家創作,較容易取得中央電視台播放權,而也是推廣品牌的重要一環。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玩具及遊戲
- 中國內地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