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亞洲時尚,令人嚮往
2013年12月11日
香港:令人嚮往的潮流指標
毋庸置疑,香港是亞洲主要的商業樞紐,許多國際公司都選擇在此設立本地及地區業務。據香港政府今年10月下旬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總部設於香港境外的企業,在港開設的公司數目上升2.7%,達7,449家,其中約51%為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調查還顯示,總部設在亞洲的企業,與總部設在其他地區的公司相比,更積極在港開設公司,2013年達3,461家,增長7.8%。
東南亞潮流調查
香港不僅是亞洲公司開拓區內商機的理想平台,也是國際大都會,以中西文化融合、以及各種各樣領導潮流的時尚產品及服務著稱。為進一步瞭解在東南亞中產階層眼中,香港作為令人嚮往的潮流指標的角色,香港貿發局在2013年第三季進行了一項深入調查研究,包括在曼谷、胡志明市、雅加達、吉隆坡和馬尼拉等5個東南亞國家的首都,各訪問了100名中等收入人士。
接受面談訪問的受訪者,家庭每月稅前收入須達1,000美元或以上。另一項選擇受訪者條件是,所有受訪者必須在過去3年曾到過香港,或者有摯友或家人在香港居住。
調查最終訪問的500人,平均家庭稅前收入超過2,000美元。家庭每月收入2,000美元,遠高於各個目標國家的人均收入,相當於馬來西亞的兩倍,泰國4倍,印尼6倍半,菲律賓10倍,越南15倍。
收入水平較高,可保證家居開支佔家庭收入的比例較低,有能力增加在時尚產品及服務方面的開支。據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每月收入超過5,000美元的受訪者,每月開支佔收入的一半左右,而收入在1,000至2,000美元的受訪者,則花去80%以上每月收入。
![]() |
東南亞中產階層受訪者家庭税前每月收入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在受訪者中,五分之一經常來港,近年曾來港10次以上。只有14%從未來過香港,但通過其他渠道瞭解香港,例如在港的朋友、親戚或同事。
![]() |
受訪者過去3年到訪香港的次數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香港作為潮流指標的競爭力
受訪者被問及哪些重要因素使他們認為香港是潮流指標,而他們列舉的最重要因素是營商環境佳(54%),其次是自由貿易政策及資訊自由流動(50%)。這些都是香港作為商業樞紐的固有優勢,均被視為香港取得潮流指標地位的關鍵因素。
![]() |
香港成為潮流指標的因素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品質、風格及創意是成為潮流指標的重要特質
香港的產品及服務成為潮流指標的首三大特質是,品質有保證(51%)、時尚新潮(49%)和具創意(41%)。這種看法在5個城市的受訪者當中相當一致。雖然香港以時尚方便的購物天堂著稱,不過受訪者更看重香港產品及服務的價值,而不是價格。
![]() |
香港的產品及服務成為潮流指標的特質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潮流指標─時裝、電子消費品、金融服務
在被視為潮流指標的香港產品及服務中,受訪者對時裝(67%)的評價最高,其次是電子消費品(58%)和金融服務(54%)。
雖然香港製造業不斷萎縮,但本港公司已建立起一批自家品牌,尤其在時裝方面。除本產時裝品牌外,香港是購物天堂,享負盛名,亦吸引了眾多國際時裝品牌進駐。許多受訪者表示,休閑服裝及配飾,特別是珠寶首飾、鐘錶及鞋類,是他們最喜歡在港購買的產品。不少受訪者認為,智能手機和數碼照相機是香港最為領導潮流的電子產品。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本港金融業一直被視為別具創意,能為中產消費者和投資者創立新產品及服務。香港在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方面優勢顯著,亦加強了這種觀感。東南亞各地的受訪者鑒於香港在這方面表現出色,因此認為香港的金融服務亦是潮流指標。此外,香港擁有約50間米芝蓮星級餐廳,受訪者都有注意,而他們也表示,香港的連鎖快餐店、西餐廳和咖啡店亦是潮流指標。
![]() |
成為潮流指標的香港產品及服務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互聯網:建立香港聲譽的有效渠道
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通過上網瀏覽有關香港的資訊,得知香港是潮流指標,而39%的受訪者也經常瀏覽香港的網站。盡管網絡渠道日趨重要,但電影、電視劇及紀實節目等傳統渠道仍然是瞭解香港時尚產品及服務的常用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近20%的受訪者認為,展覽會是深入瞭解有關香港時尚產品及服務的重要途徑,並願意專程來港參觀此類活動。
![]() |
受訪者瞭解香港時尚產品及服務的渠道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香港的中產階層和專業人士:最受歡迎的時尚象徵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香港市民中有3個組別是時尚象徵,並發揮重要作用,令他們認為香港是潮流指標。這3個組別依次為中產階層(54%)、專業人員(43%)和名人(包括電影明星和歌星)(30%)。五個城市受訪者的意見基本一致。
![]() |
香港產品及服務的時尚象徵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各個城市對香港潮流指標項目的觀感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調查的5個城市對香港的潮流指標產品或服務各有喜好。吉隆坡(73%)和曼谷(75%)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時裝最受讚賞。在胡志明市,香港時尚產品/服務的首選是娛樂(67%),時裝則排第二位(65%)。在馬尼拉,第一位是電子消費品(63%),而雅加達(65%)則最重視金融服務。較突出的是,雅加達的受訪者對旅遊休閑的重視程度較其他城市為,列為四大潮流指標項目的最後一位。
![]() |
各城市最重視的時尚產品及服務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香港在金融服務、美食餐飲及時裝等方面領先其他城市
調查詢問受訪者,在不同產品及服務類別中,亞洲哪個城市是潮流指標[i],結果顯示,香港在金融服務、美食餐飲、時裝及娛樂等方面優勢最強。東京廣被視為電子消費品之都,在這個類別獲選為潮流指標,然而香港的表現也不俗。在保健和美容方面,東京和首爾均獲高度評價。
![]() |
各類時尚產品及服務的潮流指標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香港品牌:在東南亞受訪者中知名度甚高
屈臣氏、Pacific Coffee和萬寧是東南亞受訪者最熟悉的香港品牌,所佔比例分別是65%、41%和40%。以屈臣氏為例,該公司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分別擁有約300間分店,在零售市場的覆蓋面和客流量甚廣。零售品牌的知名度與實際光顧比例之間的差距不大,只有少數例外情況。
![]() |
受訪者認識及曾光顧的品牌產品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香港:不僅是國際品牌展示場
香港是令人嚮往的潮流指標,而其獨特的中西交匯環境,有助鞏固這個地位,作用非常重要。調查詢問受訪者,在一些有關香港潮流指標地位的看法上,他們有多大同意。
約60%的受訪者同意,香港是體驗不同文化的理想地方。由此可見,香港不僅是東南亞中產消費者尋找本港及國際流行品牌的展示場,也是體驗節慶活動的地方。面談訪問顯示,東南亞各地的受訪者不少甚受香港豐富多彩的節慶盛會和多元文化活動吸引,包括農曆新年、端午節、萬聖節、七人欖球賽及香港馬拉松。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受到香港影響,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超過十分之一的受訪者「完全」同意這個說法。此外,約七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值得前來香港選購時尚產品及服務。這與上文提及約五分之一的受訪者曾在調查前3年來港10次以上的調查結果一致。
![]() |
對香港作為潮流指標的看法 資料來源: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
[i] 在評估受訪者對相關產品或服務類別的喜好時,共涉及13個城市,包括曼谷、北京、廣州、胡志明市、香港、雅加達、吉隆坡、馬尼拉、首爾、上海、新加坡、台北及東京。首個及第二個被受訪者提到的城市各得三分及兩分,然後計算各個類別排前四位城市的平均得分。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食品及飲料
- 銀行服務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