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內地手錶消費熱情升溫
(概要)
2013年2月7日
中國內地居民購買力不斷增加,特別是中產以上消費者,更願意花費,購買中、高檔手錶等個人物品。雖然內地手錶零售市場不乏本地及外國知名品牌產品,競爭激烈,但消費者對香港手錶品牌的印象為款式設計時尚,特別符合年輕一群追求時尚和襯托個人品味的需求。
香港貿易發展局曾於2002年及2007年在內地城市進行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錶的檔次已逐漸提高。為瞭解內地市場最新發展,本局於2012年7至9月期間,再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大連、武漢和成都等8個一線及二線城市,進行手錶消費調查,成功訪問2,468個在過去三年曾購買手錶的中產消費者。主要調查結果概述如下:
- 中產購錶熱情升溫
消費者最近一次購買手錶的整體平均價格為4,159元,與四、五年前主要購買千元手錶的情況大幅提升,顯示消費者對中至高檔手錶需求有所上升。在有購錶計劃的消費者當中,未來1年整體平均計劃花費更高達6,019元,特別是東北城市哈爾濱及大連,消費者打算在未來1年平均花費超過7,000元,重點購買商務型、休閑時尚及機械手錶。
- 追逐時尚品味
消費者對手錶需求的首要考慮,已由過往的耐用性與價格,轉為時尚設計和款式。調查中,表示佩戴手錶是為了看時間(69%)和習慣性(60%)外,更有53%表示是因為喜愛手錶,較上一次調查只有20%大幅上升。他們在逛手錶店看到喜歡的手錶時,很多都會萌生即興購買手錶的念頭。雖然現時不少電子隨身潮流產品,已具備各式各樣時計功能,但這情況對消費者購買手錶的影響不大。
- 港商的市場機會
中產消費者大多認為香港手錶屬於時尚品牌產品,相對內地品牌而言約有43%溢價,整體感覺與日本品牌產品差別不大。除瑞士品牌外,消費者偏向選購香港品牌,特別是香港的上班/商務型、休閑時尚和典雅珠寶手錶。而且有意前往香港購買手錶的消費者,佔有購錶計劃消費者整體的21%,相對最近一次購錶時選擇在香港購買的12%,比例有所上升。
- 網購零售商機湧現
雖然目前只有5%消費者曾有網購手錶經驗,但他們漸漸意識到網購的好處:例如價格比一般店舖便宜、產品選擇較多等,所以有18%消費者表示會考慮網購手錶。消費者過去3年網購手錶的平均價格為1,032元,但他們未來能接受的網購價格可上升至1,902元的平均水平,主要購買休閑時尚手錶,可為擅長從事有關業務的港商提供商機。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可以歸納以下建議供港商參考:
- 內地消費者視香港品牌為中檔時尚品牌,加上款式、設計是消費者現時買錶的首要考慮因素,在這情況下,港商可主力以時尚設計手錶產品開拓市場。不過港商需慎選有商譽及定位合適的零售店舖或分銷渠道出售其產品,及提供多種不同款式及價位吸引消費者選購。
- 與歐美成熟市場不同,內地消費者購錶時除考慮款式及價格,主要看重手錶的耐用性,以購買基本功能的時款手錶為主。港商開拓內地市場須以款式及質量為主調,過多花巧的功能未必可為產品增值。此外,消費者除喜愛購買上班/商務型手錶及休閑時尚手錶外,亦對機械手錶情有獨鍾,港商可以多加留意有關市場需求。
- 內地消費者比較容易受到手錶店舖/專櫃的促銷活動吸引而即興購買手錶,所以港商可重點在假期和節日等在內地進行促銷活動,以便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和即興購買。同時,相比昂貴的電視廣告,店內銷售員更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因此,港商應更關注及投入在零售店舖內的銷售人員培訓及促銷活動,才可成功吸引消費者購買。
- 消費者越來越多購買較高檔次手錶,與多年前主要購買千元手錶情況大幅提升。港商可主力以時尚設計、工藝卓越的品牌姿態,利用中檔訂價切入內地市場,特別在一些二線城市如大連及杭州,香港品牌享有較高溢價,港商可考慮採取較進取的訂價策略在當地銷售。
- 消費者主要在當地的百貨公司內的手錶專櫃,或購物商場的獨立手錶專賣店購錶。所以港商可考慮在具消費潛力的城市,與合適的百貨公司和購物商場商討合作,自設銷售點或與當中零售夥伴合作。同時,消費者外出時購錶的比例持續上升,並首選香港為外出購錶地點。所以港商亦可利用香港購物天堂的優勢,吸引內地消費者來港購錶開拓商機,同時建立品牌形象。
- 隨著網購安全性日漸提高,消費者網購手錶的意願正逐步增強,考慮網購手錶的消費者比例以倍數上升,並主要網購休閑時尚手錶。港商可以通過網絡商店提供比實體手錶商店更時尚、款式更多而價格相宜的手錶,以便發掘網購商機。
- 鐘錶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