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优势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全球迈向低碳经济的大趋势,说明当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相关风险,关键之一是要投入所需的资金。按照最新市场估计,未来30年,单是亚洲地区就需要66万亿美元(折合约471.5亿元人民币)的气候投资。在内地方面,要达到碳中和,保守估计未来30年需要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
他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市场运作高效,深受国际投资者的信赖,可凭借"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制度和区位优势,担当引导国际资金配对优质绿色项目的重要角色,为区内以至亚洲的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香港已是亚洲的绿色金融枢纽。去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较2021年增长超过40%,达到805亿美元(折合约5,751亿元人民币)。其中,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占亚洲区此等债券的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居亚洲第一位。
此外,自2021年起,深圳市政府和海南省政府相继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包括绿色、蓝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乘着这优势,特区政府未来会邀请更多省市政府、机构和企业通过香港的资本市场作绿色筹融资。
港交所成目前唯一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碳市场
陈茂波又说,除了绿色金融以外,香港的专业服务国际一流,深得各方认可,在标准制订、对接内地和国际标准、绿色项目认证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就此,特区政府正探讨建立绿色分类框架供本地市场采用,协助定义对减缓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活动。这个框架将会与由内地及欧盟于去年发表的共通绿色分类目录(Common Ground Taxonomy)衔接。
另一方面,香港交易所正建议规定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气候准则的信息披露要求,并展开了咨询。
要实现碳中和,建立高效的自愿碳市场是重要一步。自愿碳市场的参与者可从卖方购买碳信用,用来抵销自身的排放量,并在这过程中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提供资金。香港交易所于2022年10月推出全新的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这是目前唯一为国际自愿碳信用产品交易并同时提供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的碳市场。
绿色科技创机遇
除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绿色标准外,绿色科技也是推动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近年特区政府已培育和聚集了一批具素质的绿色科技公司,当中超过100家位于科学园和数码港。香港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亦可为不同阶段的绿色科技初创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展望未来,陈茂波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更着力促进跨界别研发方案、支持研发成果的应用,推动整个绿色科技从创新研发、商品转化,到量化生产以及产业化的循环发展。另外,特区政府今年底会举办"国际绿色科技周",邀请各界人士探讨绿色科技的最新发展及创造的商机,促成更多投资配对。
国家"十四五"规划聚焦绿色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能源产业有助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特区政府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新能源科技和新材料,通过吸引这些企业落户,香港整个绿色的产业链将会更为蓬勃和强大。
他同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各有优势,香港在绿色科技方面有很好的研发基础,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则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能提供强力支撑。因此,位于河套区的港深创科园和新田科技城是深港两地创科合作的桥头堡,绝对可成为新能源和其他绿色科技产业的枢纽。
建设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在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面前,目前全球尚未出现具领导地位兼具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产业集群的城市。香港绝对有能力结合两者,借助这"双引擎"相互促进以加速相关的产业发展和建构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建设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将为香港带来新的蓝海。
陈茂波表示,他在早前的《财政预算案》已提出从五个方向加速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其中人才至为关键。为丰富绿色金融人才库,特区政府近年相继推出不同的培训计划,自去年底设立"高才通计划"(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并优化多项原有的人才入境计划后,截至今年5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84,000宗申请,其中已批出约49,000宗,他们将会陆续到港发展。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