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搜尋表單

語言

  • EN
  • 繁
  • 简
訂閱
  • 商貿日誌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hktdc.com

Section Menu

  • 多媒體
  • 商貿頭條
  • 成功之道
  • 營商有法
  • 貿發情報
  • 跳出香港
  • 潮流創富
  • 經貿研究

搜尋表單

語言

  • EN
  • 繁
  • 简
訂閱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多媒體
  • 商貿頭條
  • 成功之道
  • 營商有法
  • 貿發情報
  • 跳出香港
  • 潮流創富
  • 經貿研究

https://hkmb.hktdc.com/tc/NDQzNTM5Mjkw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抗疫傳承:中美貿易戰何去何從?

2020年6月3日



新冠肺炎疫情和它帶來的衝擊,勢將對中美貿易和經濟關係造成深遠影響。無黨派傾向的美國國會研究處(CRS)在2020年5月8日發表報告,指出這場疫情可能是「改變世界的事件,對國際安全環境和美國在世界的角色會產生長遠而持久的影響」。不過,也有些人認為疫情產生的後果沒有那麼嚴重。

疫情對中美關係可能帶來的影響

大部分專家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將嚴重衰退,大多數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都會出現類似陷入蕭條的倒退。中國和少數國家可能在今年結束時錄得正增長,不過增速會大大降低,而美國則面臨許多不明朗因素,尤其是重啟經濟的步伐如何,以及未來若有感染浪潮,會否進一步導致局部或全面封鎖。在這背景下,預料美國經濟增長將下降6%。

受疫情影響,經濟全球化步伐在多大程度上會減慢、停止甚或逆轉,目前尚待觀察,不過預料美國和許多國家將降低對進口關鍵產品和物料的依賴,首先從抗擊病毒所需的醫療用品、個人防護設備、藥物及藥物成份開始。

當前的衛生危機和經濟動盪,暴露了全球相互依存的風險和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國際社會應對這次疫情的措施雜亂無章,互不協調,其中一些國家對關鍵醫療用品出口設置新的限制。要求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呼聲日高,有些人認為製造業應回歸美國本土或近岸,至少是北美洲或拉丁美洲,並且大大減少對中國製造實力的依賴。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落實還是不落實

2020年1月15日,美國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據此,美國暫停上調部分關稅,又把其他關稅回復到原來水平,以換取美方所說的「中國對經貿體制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改變」。根據協議,美國同意從2020年2月14日起,對第4A份清單的從中國進口貨物所加徵的301條款關稅,由15%降低至7.5%。此外,美國暫時不會對第4B份清單貨物加徵301條款關稅,而第1、第2和第3份清單的額外關稅則保持在25%。

美國作出的其他重要承諾,包括批准自4月15日起從中國進口5種商業生產的新鮮柑橘類水果,即柚子、南豐蜜桔、椪柑、甜橙和温州蜜柑,自3月12日起從中國進口鮮棗,以及自3月27日起擴大並修訂對從中國進口新鮮香梨的植物檢疫要求。

同樣,中國在許多領域作出重大承諾,包括知識產權、食品和農產品貿易、技術轉讓、金融服務、宏觀經濟政策、匯率問題和透明度,以及雙邊爭端解決等。中國還同意今明兩年內,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進口貨物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這個目標將按照以下參數實現:

  • 擴大從美國進口特定製成品,即工業機械、電動設備和機械、藥物、飛機、車輛、光學和醫療儀器、鋼鐵,以及其他製成品,2020年不少於329億美元,2021年不少於448億美元;
  • 擴大從美國進口特定農產品,如榨油用種子、肉類、穀物、棉花、其他農產品和水海產品,2020年不少於125億美元,2021年不少於195億美元;
  • 擴大從美國進口特定能源產品,即液化天然氣、原油、石化產品和煤炭,2020年不少於185億美元,2021年不少於339億美元;
  • 擴大從美國進口特定服務,即知識產權、商務旅行和旅遊、金融服務和保險,以及雲端和相關服務,2020年不少於128億美元,2021年不少於25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農業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2020年2月下旬表示,中國已如期採取多項行動,以開始落實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與農業有關的承諾。當時,有人擔心疫情可能會阻礙這個進程,但美方的聲明表明,到那時為止,並無出現這種情況。然而,鑒於疫情引起嚴重的經濟危機,美方自此更加憂慮中國有否能力履行採購承諾。雙方原應在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後就開始第二階段談判,並在必要時就第三階段協議磋商,現在這些期望恐怕落空。

自第一階段協議簽署以來,特朗普政府遵守承諾,將中國產品的301條款關稅凍結在現有水平,而且不對第4B份清單貨物加徵關稅,繼續將部分產品排除在關稅之外,以及延續一系列產品已獲得的豁免待遇。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將疫情歸咎於中國,並繼續採取直接或間接針對北京的限制措施。

第一階段協議簽署以來美國與貿易有關的行動摘要

08/02/2020

擴大對鋼鋁產品加徵232條款關稅的範圍,納入某些衍生產品,自當日生效。

06/03/2020

特朗普基於國家安全考量,下令總部位於中國的北京石基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香港附屬公司石基(香港)有限公司剝離與流動酒店物業管理系統StayNTouch相關的所有權益。石基集團於2018年收購StayNTouch。

06/04/2020

美國商務部修訂兩項與反補貼稅程序有關的規則,以釐清如何界定企業因補貼而得益,以及如何衡量補貼是否具體存在,自當日生效。具體而言,若是有國家壓低本國貨幣兌美元匯率,藉此為出口提供補貼,美國可對該國徵收反補貼稅。

10/04/2020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臨時規則,從4月7日至8月10日,未經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明確批准,禁止出口用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若干類個人防護設備。

24/04/2020

美國國務院暫停對中國符合《公共法101-162》第609條規定的認證,該條款禁止進口未經美國國務院認證的野生捕撈蝦或用商業養殖技術收獲的蝦製成的產品。因此,來自中國的野生捕撈蝦現時沒有資格進入美國銷售。

29/04/2020

工業及安全局公布一項最終規則,從2020年6月29日起將民用最終用戶從《出口管理條例》(EAR)中的許可例外規定移除。另一最終規則從同日起,對出口、轉口和轉讓(國內)涉及在中國供軍事最終用途或軍事最終用戶使用的物品擴大許可要求。該局還建議修改「額外允許轉口」(APR)的許可例外規定,禁止出於國家安全理由而列入商業管制清單(CCL)的物品利用這些例外規定而轉口。該局將制訂一份從包括香港在內的不同地點出口受到嚴格管制的簡短國家清單(D:1目的地)。總體而言,這些行動將進一步限制美國對中國和某些其他經濟體的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電子和電訊行業產品。

01/05/2020

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禁止購買、進口、轉讓或安裝由外國對手擁有或控制,或受其管轄或指示的人員設計、開發、製造或提供的任何大功率電力系統電氣設備,前提是此類交易構成不適當的破壞或顛覆風險、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或美國經濟的安全或抗逆能力構成災難性影響,或其他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雖然行政命令沒有指明特定的外國對手,不過普遍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大目標。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發布新的暫扣令,針對進口全部或部分由在中國新疆地區經營的和田浩林髮飾品有限公司製造的產品,自當日生效。

04/05/2020

美國商務部宣布,有意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展開調查,以判斷變壓器疊鐵芯芯片、變壓器疊鐵芯及卷鐵芯、電變壓器及變壓器調節器等產品的進口數量或情況是否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06/05/2020

美國商務部宣布,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展開調查,以判斷進口到美國的流動式起重機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15/05/2020

美國工業及安全局宣布,修改長期在國外生產的直接產品規則和「實體清單」,以便「精準及策略地針對華為取得某些屬於美國軟件和技術直接產品的半導體。」

美國當局還繼續採取嚴厲行動,對付被視為通過第三國轉運,以規避反傾銷及/或反補貼稅的中國進口產品,包括據稱通過越南轉運的不銹鋼平板軋材及對接焊縫鋼管,以及據稱通過印度轉運的黃原膠和鋼絲衣架。

同時,美國工業及安全局於5月15日宣布,關於批准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在實體清單上的114家非美國附屬公司出口某些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其效期延長90天,直到8月13日。不過,該局警告,許可證所批准的活動可能在8月13日之後修改,甚至取消。該局補充說,依賴臨時通用許可證授權的公司和個人應開始準備,以確定許可證取消所帶來的影響。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最近幾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特朗普把疫情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歸咎於中國。他在霍士商業頻道(Fox Business Network)於5月14日播出的專訪中指出,美國「可能切斷與中國的整體關係」,並談及美國對北京處理疫情的手法進行懲罰的方法。正在考慮的選擇之一是迫使中國公司遵守美國會計準則才能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不過,特朗普也謹慎地說,如果美國實施更嚴格的要求,中國公司可能轉往倫敦或香港證券交易所。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最近幾周也批評中國,他在5月11日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中國必須找數」,而「這不是懲罰他們的問題,是追究中國責任的問題」。

儘管特朗普不時發表火爆的言論,不過第一階段協議和第二階段談判的最終命運仍未確定。5月11日,中國《環球時報》英文版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鑒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炒作反華,以掩蓋他在疫情處理上的錯誤,接近貿易談判的顧問建議中國官員重提貿易協議作廢的可能性,並談判一份新的協議,使天秤進一步向中方傾斜。

據Inside US Trade報道,5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努欽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通話後,宣稱「仍預期北京會遵守協議的所有條款」,但之後僅數小時,特朗普總統卻表示,對於第一階段協議是否應落實感到「難以抉擇」。此外,Inside US Trade於5月12日的一篇報道引述白宮發言人麥肯內尼的話說,重新談判協議「絕不可能」,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表示,雙方應「共同落實好協議。」

5月12日,中國公布第二批對美國加徵25%關稅商品的第二次排除清單,這是對美國友好的明顯信號。排除措施於2020年5月19日至2021年5月18日生效,適用於79種產品,包括稀土金屬礦、飛機雷達設備、半導體零部件、醫用消毒劑,各種貴金屬,以及化學品和石化產品。

與此同時,美國有人質疑即使第一階段協議仍然有效,北京能否履行採購承諾。中美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4月21日發表題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串聯經濟影響》的報告中指出,雖然華盛頓和北京的官員表示,將繼續如期落實第一階段協議,不過「疫情對美國出口商和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影響,增加了落實工作被打亂的可能性。」該委員會補充說,雖然第一階段協議沒有具體提及不可抗力豁免,但是其中包含一項條款,「如因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預料情況」無法及時履約,允許雙方磋商。該委員會同時指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2月份首3周共發出3,325份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涉及金額385億美元,「在疫情爆發後免除出口商履行合同責任」。

同樣,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創辦人Daniel Rosen和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在4月15日《南華早報》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由於許多企業曾經停業以遏制疫情,私營部門正努力恢復增長勢頭,中國的高債務水平正在提高,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收縮,使消費減少到某個程度,以致北京幾乎無法按照第一階段協議履行其採購承諾。

美國國會關注

許多美國國會議員還就中國對疫情的處理手法表示強烈關注,包括中國當局對運往美國的醫療用品和個人防護設備的出口限制。其他議員則促請在對中國採取限制措施時審慎行事,因為那些措施可能無意中損害美國公司。

如下表所示,自1月下旬以來,共有30多項直接或間接針對中國的法案在美國國會提出。其中一些法案試圖解決較傳統的問題,例如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或華為在美國電訊業的參與情況,而較近的法案則傾向聚焦於與疫情相關的問題上,例如北京被指對疫情處理不當,以及減少美國製藥和醫療用品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

法案編號/提案人

提出日期

內容

行動

H.R. 5725

Gallagher

30/01/2020

根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對打壓香港人言論、結社、集會、遊行和示威自由者實施制裁

提交眾議院外交和司法等委員會

H.Res. 827

McCaul

03/02/2020

確認所有中國公司,無論私營還是國有,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有效控制之下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S. 3262

Sullivan

10/02/2020

表明美國關於美中關係需要互惠的政策

提交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H.R. 5927

Posey


18/02/2020

指示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長研究美國對不安全的中國藥物的依賴程度,並授權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發生嚴重污染的情況下強制召回藥物


提交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

H.R. 5932

French

21/02/2020

確保中國向國際金融機構成員國提供的融資條款和條件更加透明

眾議院於02/03/2020通過

S. 3386

Cotton


H.R. 6152

Gallagher

04/03/2020

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考慮正在接受該委員會審查交易的外國當事人,是否與已安裝由外國對手擁有或控制,或受其管轄或指示的人員所設計、開發、製造或提供的通訊及資訊科技的外國有聯繫

提交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以及眾議院金融服務、外交,以及能源和商務委員會

H.R. 6235

Gallagher


S. 3469

Cotton

12/03/2020

制裁從事針對美國人的經濟或工業間諜活動的外國電訊公司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以及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

S. 3471

Rubio

12/03/2020

確保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使用強迫勞工製成的商品不會進入美國市場

提交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H.R. 6279

Maloney

13/03/2020

修訂《1934年證券交易法》,要求某些公司披露資訊,說明為認定並解決其供應鏈中強迫勞工、奴役、人口販運和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問題而採取的任何措施

提交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

S. 3537

Cotton


H.R. 6482

Gallagher

19/03/2020



10/04/2020

要求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長建立在美國銷售的所有藥物原產國清單,並禁止使用聯邦資金購買在中國製造的藥物

提交參議院財務委員會,以及眾議院能源和商務、賦稅、武裝部隊和退伍軍人事務等委員會

S. 3538

Rubio

19/03/2020

要求國防部長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國防部對部分或全部在某些國家製造的某些進口藥物的依賴情況,並訂立藥物上市後的報告要求

提交參議院財務委員會

H.R. 6375

Velazquez

23/03/2020

修訂《1934年證券交易法》,要求發行人披露與供應鏈中斷風險有關的資訊

提交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

H.Res.907

Banks


S.Res.553

Blackburn

25/03/2020

表明眾議院認為中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犯下多個重大錯誤,令疫情持續惡化和蔓延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H.Res.909

Stefanik


S.Res.552

Hawley

25/03/2020

支持進行國際調查,探究中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情況及其對美國和其他國家人民的影響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H.R. 6386

Gaetz

25/03/2020

限制使用2020財政年度撥款法所提供的資金,以免任何受中國控制的美國或外國人獲益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H.R. 6405

Steube

26/03/2020

指示總統諮詢財政部長,制訂並實施策略,以尋求中國償還美國政府用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資金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H.Res.922

Chabot

14/04/2020

表明眾議院認為所有國家應永久關閉野生動物市場,而中國應停止散播有關新冠肺炎源頭的虛假資訊


提交眾議院外交、自然資源、農業、能源和商務等委員會

H.Con.Res.97

Barr

17/04/2020

就中國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和活動成立聯合專責委員會

提交眾議院規則委員會

H.R. 6519

Crenshaw

17/04/2020

《2020年追究中國共產黨對美國人受感染責任法》

提交眾議院司法委員會

H.Res.944

Mast

28/04/2020

表明眾議院認為中國應對其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狀況負責

提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H.R. 6660

Blunt Rochester

01/05/2020

修訂《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要求批准藥物申請的持有人進行風險評估,認定並評估其供應鏈的風險,並制訂、維護及實施緩解風險的計劃以應對此類風險

提交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

H.R. 6706

Banks

05/05/2020

暫時限制中國的收購活動

提交眾議院金融服務、能源和商業,以及外交等委員會

H.R. 6731

Stauber

05/05/2020

要求行政機構從美國購買藥物

提交眾議院賦稅委員會以及監督及改革委員會

S. 3628

Ernst

06/05/2020

禁止使用聯邦資金從中國濕貨市場購買貓狗

提交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S. 3635

Cotton

06/05/2020

要求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長建立在美國銷售的所有藥物原產國清單,並禁止使用聯邦資金購買或報銷在中國製造的藥物

提交參議院財務委員會

S. 3673

Hawley

11/05/2020

調查中國共產黨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爆發中的角色,並代表美國和外國的受害者索償

提交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

S. 3683

Graham


H.R. 6863

Collins

11/05/2020



14/05/2020

授權就中國阻撓或不配合與新冠肺炎爆發有關的調查實施制裁

提交參議院財務委員會,以及眾議院外交、司法、金融服務、賦稅,以及能源和商務等委員會

S. 3744

Rubio

14/05/2020

譴責在新疆境內嚴重侵犯突厥族穆斯林人權的行為,並呼籲停止在中國境內外對這些社群任意拘留、實施酷刑和騷擾

參議院於14/05/2020通過

H.R. 6885

Flores

15/05/2020

修訂《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禁止在被禁的外國工廠生產的藥物或設備進口,並鼓勵製藥公司或設備公司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能力

提交眾議院能源和商務,以及賦稅等委員會

H.R. 6903

Green


15/05/2020

允許將商業財產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的費用列作開支

提交眾議院賦稅委員會

H.R. 6916

Walker

15/05/2020

禁止某些公司在全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訂明與將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直接相關的成本列為開支,並建立反情報審查工作組

提交眾議院賦稅、金融服務和國土安全等委員會

截至5月15日為止,以上法案當中,只有H.R. 5932及S. 3744兩項已獲眾議院或參議院通過。其中,H.R. 5932要求財政部部長向各家國際金融機構的美國執行董事發出指示,表明就中國政府透過國際金融機構向機構成員國提供融資而言,華府的政策立場是要求增加透明度,與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的規例和原則相符[1]。

S. 3744方面,其內容包括要求總統向國會多個委員會提交報告,明確指出哪些外國人士,包括任何內地政府官員,須為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哈薩克裔、吉爾吉斯裔、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或其他人士所受的酷刑、不人道對待或任何其他針對性行為負責。總統須對報告載述的人士實施若干制裁,包括凍結資產、拒發美國簽證及禁止入境。

美國國會議員也關注中國對輸往美國的醫療用品及個人防護裝備實施出口限制。近30名民主及共和兩黨議員於4月20日去信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極度關注中國當局自3月31日起對新冠肺炎試劑及其他醫療物資實施的廣泛限制,認為措施看來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影響,令重要及優質醫療用品無法及時運抵美國。

議員希望北京政府與美國國務院及其他部門協商,考慮為可合法於美國分銷的產品提供豁免,毋須遵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註冊規定;讓這些產品自動獲取該局認證;或因應當前的緊急情況適度加快產品檢查程序。

同時,6名共和黨參議員於5月6日去信總統特朗普,表示擔心商務部的新規例會令美國的半導體公司更難於中國爭取客戶。他們特別要求特朗普政府落實《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時,要依循透明嚴謹的程序,並與國會的目標保持一致。他們認為,華府推出出口管制前,必須先全盤考慮措施對美國經濟構成的影響,並指出該法案也要求增加透明度。

美國國會研究處於4月6日發表報告,列出一些可供國會考慮的選項,以應對疫情持續肆虐,同時防範一些慣常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出現短缺,包括原材料、工業半製成品,以及消費品。不過,該報告坦言這些選項很可能會加重美國企業的成本及其他負擔,並影響醫療物資以外的行業。

該報告舉例指,美國國會可以研究有關分散產品供應來源及鼓勵商家於美國生產保健物資(可考慮與其他國家合作)的長遠利弊。同樣,美國公司如在中國設有業務,或倚靠中國生產,在一些誘因下或會把中國業務分散到其他地方,並開始建立新供應鏈。

此外,該報告稱,美國國會也可考慮要求總統運用權力,使用政府收集的企業海外活動數據,以作統計及分析之用。這些企業調查可提供不同資料,例如美國公司在海外(包括中國內地)生產、分銷及出口個人防護裝備及醫療用品面對的困境等。

重要的是,該報告指出,這些調查可延伸至新冠肺炎疫情以外,覆蓋其他或須美國國會留意的行業。調查結果可為美國國會已通過或正研究訂立的海外供應鏈(包括從中國採購)相關法例提供更多資料。

該報告又指,美國國會也應考慮制訂其他政策措施,防範中國可能把產品大舉輸出全球市場,借助出口帶動經濟復甦。與其待市場受到損害後才採取應對措施,美國國會或可多加注意貿易趨勢,留意進口有沒有上升跡象,並監察政府可能採取的防衛措施。另外,該報告還表示,在經濟下行下,若美國更廣泛地放寬向中國貨物徵收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對美國經濟構成的威脅。

長遠發展

中美兩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美國向中國實施多項貿易相關措施,限期至5月中。這些措施與特朗普政府的整體貿易策略和行動相符,著力減少對中國內地的經濟倚賴,與之切割。事實上,即使新冠肺炎沒有爆發,大部分措施估計還是會實施。不過,這次疫情無疑加深了這兩大經濟體的摩擦,因此預料特朗普政府將針對內地採取更多行動。

中美摩擦的嚴重程度很有可能將取決於美國經濟的下行幅度,以及特朗普在爭取連任期間會對中國發動甚麼程度的攻勢,要後者為疫情及隨後的經濟危機負責。另一方面,第一階段協議是特朗普在貿易層面上的一大「勝利」。他會否相信犧牲該協議可提升自己於11月總統大選的勝算?這一點目前仍有待觀察。

就此而言,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3月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新冠肺炎爆發,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觀感也越來越差。66%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持負面觀感,是該中心於2005年首次問及此問題以來的最高比例,較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初上升了近20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只有26%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持正面觀感。另外,72%共和黨人對中國內地持負面觀感,抱此觀感的民主黨人則為62%。

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中國預料將成關鍵議題。從上述調查結果推斷,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都會對華採取強硬立場,令中美經貿關係更添陰霾。目前,兩人的競選團隊都已推出選舉廣告,聲稱中國要為疫情負責,使中國元素成為選舉中一枚重要的棋子。

儘管如此,中美關係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將如何發展,目前仍是未知之數。若特朗普成功連任,估計將更放膽落實其政策,且由於他再沒有爭取連任的包袱,因此或許會以比現時還要好勇的姿態延續當前路線。如果拜登當選,在現時美國社會對中國內地的觀感下,兩國或許也很難迅速建立較具建設性的關係,但很多人相信,新總統上台將可為企業提供一個較易預測、政策立場較穩定的營商環境。不過,就2020年而言,隨著新冠肺炎發展成前所未見的全球衛生及經濟危機,其種種餘波意味著無論之後何人勝出,中美兩國本已繃緊的關係今年仍會繼續波瀾重重。

令問題更為複雜的是,美國國會去年通過了《2019年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以修訂管轄香港與美國之間的獨特關係的《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隨後,美國國務卿於2020年5月27日向國會作證,表示香港已不再於中國政府管治下享有足夠自治,因此不應再根據美國法律以1997年7月1日前的形式享有優惠待遇。美國政府的任何後續行動預料均需時落實,部分可行措施包括減少現時為香港提供的特殊待遇,覆蓋範圍包括出口管制、簽證申請及科技轉移等。

較長遠而言,最極端和不太可能的情況,是美國最終選擇在貿易及其他法律問題上把香港和中國內地視作等同,有關的影響可涉及多個領域。其中,香港極有可能會被美國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尤其是敏感及兩用技術)及徵收301條款下的額外關稅,也有機會就美國的反傾銷及反補貼稅法例而言被視為非市場經濟體,而香港相關方在美國進行任何投資時,也可能受到更嚴格審查。

中美兩國的關係將如何發展?兩國今年1月訂立的貿易協議又能否相對完好地維持下去?目前來看,兩者的變數都越來越大。因此,香港公司應繼續分散發展出口市場,探索新的製造基地,以及創新甚至顛覆常規的供應鏈管理方案,藉此完善營運模式,為全球產能反彈做好準備。


[1] 巴黎俱樂部是一個由官方債權人組成的非正式組織,負責為債務國家面對的還款困難,制訂協調及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巴黎俱樂部的起源可追溯至1956年,當時阿根廷同意在巴黎與其公共債權人會面。此後,巴黎俱樂部已跟90個債務國達成434份協定。

返回頁首 ^
    主題:
  • 香港,
  • 北美洲,
  • 中國內地,
  • 美國,
  • 中美貿易,
  • 貿易戰,
  • 海關及關稅,
  • 經濟及貿易概覽
  • 香港
  • 北美洲
  • 中國內地
  • 美國
  • 香港
  • 香港
  • 北美洲
  • 中國內地
  • 美國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北美洲
  • 美國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北美洲
  • 美國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香港37021
北美洲36717
中國內地36293
美國36718
中美貿易129133

文章主題

香港37021
北美洲36717
中國內地36293
美國36718
中美貿易129133
貿易戰119972
海關及關稅75014
經濟及貿易概覽76356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0年11月27日

香港貿易新形態:2020年美國大選影響

2020年9月17日

世貿裁定美國301條款關稅違規

2020年9月16日

世貿組織專家組裁決美國針對中國301關稅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義務

2020年9月15日

美國向來自中國的服裝、棉花、理髮產品及電腦零件發出新暫扣令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1年3月10至12日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 上海, CHIC 2021 (春季).香港館

2021年3月10至12日

第56屆中國 (廣州) 國際美博會 - 春季

2021年5月12至14日

第26屆上海美容博覽會.香港館

2021年5月18至20日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 上海
活動搜尋

使用者登入

  • 註冊新帳號
  • 索取新密碼

Footer Menu

  • hktdc.com
  • 關於我們
  • 新聞中心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聲明
  • 網站導航
  • 京ICP备09059244号

Footer Logo

Copyrights

Copyright © 2021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