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落實政府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針對市場主體反映的問題推出大量改革措施,累積了一定經驗和做法。 閱讀文章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覆,同意雄安新區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並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閱讀文章
今屆京港洽談會圍繞北京作為首都城市的戰略定位和香港的發展定位,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為主線,深化兩地在「高精尖」產業的投資貿易合作。 閱讀文章
北京市商務委監測資料顯示,全市120家重點商業服務業企業在節日7天累計銷售額49.1億元,增長8.5%。零售企業加強營銷策略、拉動銷售;電商也大展身手,多家電商在節假內維持正常派遞以爭取顧客。 閱讀文章
根據本局各地辦事處對春節前後零售市場的調查,中國內地的節慶消費持續升溫,餐飲、娛樂、食品、服裝銷情普遍看好。據商務部資料,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約為6,107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3.3%。今年春節消費焦點在於休閑旅遊、文娛康樂,健身等過節方式受到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青睞。零售方面,年貨類商品銷售較好。 閱讀文章
發達國家經濟持續低迷,新興市場多受其影響,對出口的衝擊頗為明顯。擁有龐大本土消費者市場的國家如中國等,消費者信心則保持正面增長,政府亦趁機大力鼓勵企業把握全球貿易調整的契機,將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模式轉為由內需驅動,繼續支持和鼓勵居民消費。在發達與新興市場經濟發展此消彼長的形勢下,中國內地的皮具消費,隨著收入及消費主義抬頭,勢必進一步飛升。在不少內地消費者的心目中,香港品牌既是時尚的代表,亦是品質的保證。香港公司應善用這良好的聲譽,以設計、質量及品牌等的優勢,積極開拓內地皮具市場。 閱讀文章
中國內地居民購買力不斷增加,特別是中產以上消費者,更願意花費,購買中、高檔手錶等個人物品。雖然內地手錶零售市場不乏本地及外國知名品牌產品,競爭激烈,但消費者對香港手錶品牌的印象為款式設計時尚,特別符合年輕一群追求時尚和襯托個人品味的需求。 閱讀文章
過去5年,中國內地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嬰兒出生。目前內地6歲及以下嬰童約有1.7億人,當中7,000萬嬰童在城鎮居住。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兒童消費平均佔城鎮家庭支出的30%。除保姆、教育等大筆開支外,家長花費在嬰童日常衣、食、用和玩的產品開支亦佔很大比重。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