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9PHBA

經貿研究
已保存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中國經貿概況

2020年3月16日

最新發展

  • 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6.1%。第一季至第三季,中國經濟增長6.2%,第四季增長6.0%。

  • 工業增加值增長在2020年1至2月下降13.5%。

  • 固定資產投資於2020年1至2月下降24.5%。

  • 2020年1至2月的消費品零售額下降20.5%。

  • 2020年2月的通脹率為5.2%,食品價格上升21.9%,非食品價格上升0.9%。

  • 出口(以美元計)在2020年1-2月下跌17.2%,進口(以美元計)下跌4.0%,貿易逆差近71億美元。

  •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由2020年1月的50.0,下跌至2月的35.7。

主要經濟指標2019年2020年1月
數值增減 (%)數值增減 (%)
人口 (億)14.0—14.0—
國內生產總值 (GDP) (億元人民幣)990,8656.1 1——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元人民幣)70,8925.7
——
固定資產投資2 (億元人民幣)551,4785.433,323-24.5
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3—5.7 1—-13.51
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人民幣)411,6498.052,130-20.5
消費價格指數—2.9—5.3
出口 (億美元)24,9840.52,925
-17.2
進口 (億美元)20,769-2.82,995
-4.0
貿易盈餘 (億美元)4,215—-71
—
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 (億美元)1,381
2.4——
外匯儲備 (億美元)31,0791.131,0674
0.5

註:
1 實質增長
2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3 所有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國有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
4 截至2020年2月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商務部、中國海關總署

主要國際排名

  •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排名在美國之後,但較日本為高。

  •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世界投資報告》,2018年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2008年排第2位),外資流入總額達1,390億美元,在美國(2,520億美元)之後。

  •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世界投資報告》,2018年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08年排第11位),投資總額達1,300億美元,在日本(1,430億美元)之後。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2018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出口地(1995年排第11位),出口貨值達28,470億美元。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2018年中國是全球第五大商業服務出口地(1995年排第16位),總值2,650億美元。

  •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的外匯儲備達31,079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 根據香港政府海事處的資料,自2010年起,上海的貨櫃吞吐量已超過新加坡,全球排名第一。

  •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資料,2018年中國的旅遊開支達2,773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一,其後是美國(1,442億美元)及德國(942億美元)。

  •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資料,截至2019年12月底,以市值計算,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亞洲排名第二(在日本之後),全球排名第四。

近期政府措施

  • 2016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十三五」規劃。同時提出啟動「科技創新2030」6個重大科技項目和9項重大工程,並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戰略。

  • 2015年3月,中國政府推出「一帶一路」作為對外發展的重要戰略,並發布一份《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概括地描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和合作機制。

  • 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剛要」,大灣區定位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 2019年7月5日,廣東省印發《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三年行動計劃》主要著眼中期安排,進一步量化階段性目標,涵蓋9個方面100條重點舉措,包括優化提升空間發展格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等。

  •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有利於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及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等。有關定位包括:高質量發展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和可持續發展先鋒。

  • 在2018年4月舉行的博鳌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決定在擴大開放方面採取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加強與國際經貿規則接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降低進口關稅。

  • 中國正通過降低進口關稅,邁向消費主導型經濟。2017年11月,中國下調187項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包括藥品、食品、保健品及服裝,平均關稅率由17.3%降至7.7%。由2018年7月1日起,中國將進一步下調1,449項產品的進口關稅,平均關稅率由15.7%減至6.9%,並降低汽車 (平均關稅率由21.5%減至13.8%) 及汽車零件(平均關稅率由10.2%減至6.0%)的進口關稅。

  • 由2018年11月1日起,中國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國稅率,涉及1,585個稅目,並且同時取消39項進口商品最惠國暫定稅率,而其他不在調整範圍的商品最惠國暫定稅率繼續實施。降稅商品約佔中國稅目總數的19%,平均稅率由10.5%降至7.8%。

  • 由2019年1月1日起,中國對706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包括多種食品、消費品、工業原料和工業設備、儀器等。並於2019年7月1日起,取消14項信息技術產品進口暫定稅率。

  • 中國於2019年4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行業等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另外,於2019年5月1日起,下調城鎮職工基本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下降至1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當中規定中國對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國家對負面清單之外的外商投資,給予國民待遇,依法保護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

主要經濟指標

圖:GDP實質增長 (中國)

圖:GDP實質增長 (中國)圖:GDP實質增長 (中國)

圖:GDP組成(2019) (中國)

圖:GDP組成(2019) (中國)圖:GDP組成(2019) (中國)

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中國)

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中國)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中國)

圖: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中國)

圖: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中國)圖: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中國)

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中國)

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中國)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中國)

圖:消費價格指數變化(中國)

圖:消費價格指數變化(中國)圖:消費價格指數變化(中國)

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 (中國)

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 (中國)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 (中國)

圖:人民幣貸款的增長 (中國)

圖:人民幣貸款的增長 (中國)圖:人民幣貸款的增長 (中國)

圖:人民幣兌美元 (人民幣:美元)

圖:人民幣兌美元 (人民幣:美元)圖:人民幣兌美元 (人民幣:美元)

圖:國家外匯儲備 (中國)

圖:國家外匯儲備 (中國)圖:國家外匯儲備 (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商務部、卑詩大學太平洋匯率服務中心(Pacific Exchange Rate Service)

對外貿易

圖:貿易增長 (中國)

圖:貿易增長 (中國)圖:貿易增長 (中國)

圖:貿易差額 (中國)

圖:貿易差額 (中國)圖:貿易差額 (中國)

圖:主要出口產品類別 (2019) (中國)

圖:主要出口產品類別 (2019) (中國)圖:主要出口產品類別 (2019) (中國)

圖:主要商品出口市場 (2019) (中國)

圖:主要商品出口市場 (2019) (中國)圖:主要商品出口市場 (2019) (中國)

圖:服務貿易 (中國)

圖:服務貿易 (中國)圖:服務貿易 (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總署

投資流量

圖: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

圖: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圖: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

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

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

圖: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

圖: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圖: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

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

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圖:2018年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來源地劃分)

圖: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

圖: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圖: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中國)

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

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

圖: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

圖: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圖: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中國)

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

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圖: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景氣月報、2018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貿易關係及貿易政策

貿易關係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創始成員
  • 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
  •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
  • 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PECC)成員
  • 亞洲發展銀行(ADB)成員
  •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成員
  •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屬下貿易委員會觀察員

貿易政策

  • 根據世貿的資料,中國的平均適用最惠國稅率從 2001 年的 15.3% 逐步下降至 2017 年的 9.8%。農產品的平均關稅率較高,為 15.6%,非農產品則為 8.8%。

  • 由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國務院於2017年12月進一步降低187項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平均關稅率由17.3%降至7.7%。2018年7月1日,中國進一步減低1,449項產品的進口關稅,平均關稅率由15.7%降至6.9%。

  • 中國實行「先報檢,後報關」的通關模式,對實施進出境檢驗檢疫的貨物,使用「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並在通關單上加蓋檢驗檢疫專用章。海關一律憑貨物報關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通關單」驗放。

  • 所有列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或根據其他相關法規須受檢驗的進口貨物,必須接受檢驗。

  • 進口的藥物、食品、動植物產品、機械及電子產品等,必須獲得安全許可證以及符合其他監管要求。詳情請參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詳細內容,請參考中國營商指南。

自由貿易協定 (FTAs)

目前,中國已經簽署及落實20項自由貿易協定,並有13項正在談判,另有8項正在研究;以及1項優惠貿易安排。

已簽協議的自貿區

  • 中國-毛里求斯
  • 中國-馬爾代夫
  • 中國-格魯吉亞
  • 中國-澳洲
  • 中國-韓國
  • 中國-瑞士
  • 中國-冰島
  • 中國-歌斯達黎加
  • 中國-秘魯
  • 中國-新加坡
  • 中國-新西蘭
  • 中國-智利
  • 中國-巴基斯坦
  • 中國-東盟
  •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 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 中國-東盟(10+1)升級
  • 中國-智利升級
  • 中國-新加坡升級
  • 中國-巴基斯坦第二階段

正在談判的自貿區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 中國-海合會
  • 中日韓
  • 中國-斯里蘭卡
  • 中國-以色列
  • 中國-挪威
  • 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 中國-摩爾多瓦
  • 中國-巴拿馬
  • 中國-韓國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 中國-巴勒斯坦
  • 中國-秘魯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 中國-柬埔寨

正在研究的自貿區

  • 中國-哥倫比亞
  • 中國-斐濟
  • 中國-尼泊爾
  • 中國-巴布亞新畿內亞
  • 中國-加拿大
  • 中國-孟加拉
  • 中國-蒙古
  • 中國-瑞士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

優惠貿易安排

  • 亞太貿易協定

詳細內容,請參考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

與香港的經貿關係

  •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18年底,內地已經審批的外商投資項目中,46.3%和香港有關。來自香港的實際使用金額累計達10,981億美元,佔全國總額54.1%。

  • 香港也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首要地點。中國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內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資累計達11,004億美元,佔對外直接投資總額55.5%。

  • 內地是香港主要的投資資金來源地之一。香港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底,香港吸納的投資中,來自內地的資金達5,284億美元,佔整體26.8%。
  • 截至2019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共1,241家,包括H股、紅籌和民營企業,總市值達35,800億美元,佔整體市場73%。

香港在內地的直接投資

已簽訂合同項目及
實際使用直接投資
2018年1979-2018年
項目/金額 佔全國總額 (%) 項目/金額佔全國總額 (%)
已審批項目 (個)39,868
65.9444,39846.3
實際使用金額 (億美元)899
66.610,98154.1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景氣月報

  • 2019年,香港是內地第三大貿易夥伴,緊隨首位的美國及第二位的日本。內地海關統計數字顯示,2019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雙邊貿易總額達2,880億美元,佔內地對外貿易總額6.3%。其中,內地對香港的出口貨值達2,789億美元,令香港成為內地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

  • 內地自1985年起一直是香港最大貿易夥伴。香港的全球貿易中,內地佔重由1978年的9.3%擴大至2019年的50.8%。2019年,內地是香港最大進口貨物來源,佔本港總進口46.6%,也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佔本港總出口55.4%。

  • 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很大程度上和加工活動有關。2018年,香港對內地的總出口中,26.6%和加工活動有關。香港從內地輸入的貨物,以及原產地為中國內地而經香港轉口至其他國家的貨物中,分別有38.9%及69.5%是和加工貿易有關。

香港與內地的貿易[1]

(百萬美元)2019年2020年1月
價值增減 (%)排名價值增減 (%)排名
總出口283,443-3.3118,528-21.41
本產出口2,649
0.9
1172
-4.8
1
轉口280,794
-3.4
118,355
-21.5
1
進口263,858
-5.9
117,035
-25.1
1
貿易總額547,301
-4.6
135,562
-23.2
1
貿易差額19,585
——1,493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1] 由於一般的貿易數字並不包括離岸貿易,因此這些數字不一定全面反映香港公司經營的業務。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中國內地,
  • 中國簡介,
  • 中國概況,
  • 中國概覽,
  • 中國統計數字,
  • 中國統計數據,
  • 中國經濟,
  •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 中國人口,
  • 中國消費價格指數,
  • 中國cpi,
  • 中國出口,
  • 一帶一路
  • 中國內地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中國簡介89927
中國概況89928
中國概覽89929
中國統計數字89930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中國簡介89927
中國概況89928
中國概覽89929
中國統計數字89930
中國統計數據89931
中國經濟89932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89935
中國人口89936
中國消費價格指數89937
中國CPI89938
中國出口89939
一帶一路101183
一帶一路國家120594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3月24日

專家分享進軍日本秘訣 助港商掌握營銷新常態

2023年3月23日

泰企赴港上市招股融資 走出東盟放眼國際市場

2023年3月22日

通關有助改善港商信心 香港出口指數大幅反彈

2023年3月21日

再工業化計劃資助兩企 鼓勵在港設智能生產線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5月18至20日

SIAL國際食品展(上海)2023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2023年6月28至30日

第22屆上海 CBME孕嬰童展

2023年8月28至30日

SIAL國際食品展 (深圳)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