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助香港中小企及科创企业掌握大湾区各种崭新的市场趋势和实战知识,香港贸发局与汇丰早前以"大湾区初创生态与策略"为题,举行首场"HSBC x HKTDC 解构大湾区系列"研讨会,邀得多位业界精英,分享如何把握大湾区新机遇,并讲解各项营商要诀和技巧,吸引约300人线上线下参与。
(在线观看)HSBC x HKTDC解构大湾区系列1 - 大湾区初创生态与策略研讨会
贸发局与汇丰建策略合作伙伴 助中小企和初创在大湾区发展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致欢迎辞时表示,当前新旧经济融合,社会对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电子消费等科技及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初创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竞争并存,中小企和初创在落地大湾区前,必先对区内的各项政策与发展情况有充分认识,"大湾区机遇处处,但同时面对激烈竞争,所以初创企业要迈向成功,第一步是充分认识大湾区,从而为业务发展制定合适的策略,再专注地做好自身的产品及服务,这才可以突围而出。"他指出,对初创企业来说,在创业期间面对最大问题是资源不足,因此贸发局推出四大服务来支援初创和中小企,包括在今年6月推出的GoGBA一站式支援平台,涵盖信息、培训及推广活动平台,并在深圳、前海、横琴、南沙、东莞、中山设立GoGBA服务站,为港商提供线上线下支援。"而我们的T-Box升级转型计划提供品牌升级、电子商贸、生产及供应链方案及市场开拓服务,累计已有超过1,600家中小企参与,至于创业快线(Start-up Express)和香港知识产权创业比赛(IPHatch)也为业界发掘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汇丰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业主管王海珍致欢迎辞时表示,将继续与香港贸发局以策略合作伙伴的方式,进一步协助香港中小企和初创在大湾区发展。她引述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数据指出,香港目前有3,755家初创企业,比2017年大幅增长70%,香港作为弹丸之地更孕育出12家独角兽企业,反映香港的初创生态系统非常有活力,而大湾区正在数字化及经济转型也有利初创企业的发展,"大湾区经济总量庞大,在202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6万亿美元(折合约10.2万亿元人民币),即等同韩国与加拿大的GDP,我们估算及至2030年,整个大湾区的GDP将增长2.4倍至4.6万亿美元(折合约29.3万亿元人民币),这规模也是全球城市群之冠,个中商机不容错过。"
从斑马到独角兽 整合新旧经济优化生态圈
香港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谭伟豪在专题演讲上以"极速解构大湾区初创生态新格局"为题,指出企业要在大湾区创业和发展前先要了解当地的行业及政策风险,理解自身优势才能突出优势。他说,该天使基金在过去五年投资了接近500家企业,部分已经或正在筹备上市,而未来的青年创业更迎来三大机遇,"首先是科技创新,因为科技正颠覆各行各业,初创可以利用科技去创新,这是立足大湾区的条件,其次是未来的专业服务业将聚合在大湾区发展,这包括医疗、法律、建筑、会计等,这点无疑值得香港专业界留意,第三是跨境商务的需求大增,以满足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及智慧城市的发展。"谭伟豪建议企业除了要根据大湾区各大城市的优势去选址,也不能忽视三大成功要素,第一是筹组优秀团队和合作伙伴,第二是细分市场,把业务精准地"做好做深",第三是不断寻找资金推动业务发展壮大,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他指出,该公司早前在前海成立的"斑马星球"平台,正是依托香港前沿的科研资源、风险投资资源及大湾区传统产业资源,联合整个大湾区的人才辐射优势,整合新旧经济,寻找持续改良式创新。"能成为独角兽企业当然是非常好,但独角兽如果吞并全部企业,对整个市场生态也不是好事。而我们所说的‘斑马’,是指一群在经济里共生共存的企业,新旧经济如同斑马的黑白颜色一样。在当前的新经济人,如从事区块链、云技术等,他们最难的就是把技术落地,所以我们希望找到富营商经验的旧经济人,例如厂家与新经济人合作,我们的角色是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像斑马结合在一体,并加以培育,成为中小企成长的平台,所以我们希望这些斑马企业可以有赚钱的理念,同时兼备社会责任。"谭伟豪补充说。
大湾区城市群各具优势 企业对增长前景感乐观
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大中华区研究团队)曾诗韵在会上引用香港贸发局联同汇丰于今年8至9月进行调查的数据,阐述湾区初创企业的最新动向。她说308家在大湾区从事不同业务的初创,61%的创业者年龄介乎31至40岁,当中不乏来自英美、印度等地的海外创业者。在创业环境方面,受访者认同香港拥有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和税制简单,深圳科研设施充足惟人力成本高昂,广州则提供充裕创业指导及孵化器支援。调查同时发现,81%受访初创均满意各自城市的创业生态系统,当中新零售业初创的满意度最高;71%受访者预期未来三年收入增长25%以上,其中18%受访者甚至预期增长将超过一倍,反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下,香港可发挥在研发、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聚集大湾区和全球各地的创新资源,推进初创生态系统的发展。深港两地更可进一步协同发展,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先选址后创业 因应产业及自身所需
研讨会的互动讨论环节,以"初创及科企进军大湾区的策略与实务"为题,由ParticleX粒子创投加速器首席探索官蔡明都主持。从事影视行业超过20年的深圳创界山文化传播首席执行官黎建峰率先分享在大湾区创业的心得,他说自2006年到内地发展电影业,涉及投资及制作,及后看到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于2019年从北京南下深圳,并选址前海,成立深圳创界山文化,聚焦新媒体市场,网络电影及剧集等。他认为企业要在大湾区发展,要留意产业间在地域上的差异。"我在2017年已留意到抖音、快手等的兴起,目前短视频非常流行,更带动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零售经济,短视频带来庞大商机促使市场上有很多参与者,但这些影视类产品的质量可以说是非常参差,所以我们就成立团队,推出高质短视频来吸引观众,从而激化他们的消费欲。这就是一个变现,转化为销售的过程。"黎建峰坦言,内地地大物博,不同地方有不同定位,他以文化行业为例,过往一直高度集中在北京、浙江一带如横店。以往华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所以企业要在大湾区发展,选址时也要因应产业所需。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集团财务总监胡伟安在谈到如何在业务上充分利用大湾区的优势时指出,以区域来说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在多方面与全球经济接轨,享有销售优势,而密集的大学也汇聚优秀人才,可以招揽人才作为科研中心,内地的大湾区城市群则提供生产优势,建议中小企和初创应加以善用大湾区城市群的不同优势。
善用银行服务 资金到位实现商品化
汇丰香港工商金融业务创新及发展主管刘冁锋表示,香港科研能力强,并拥有世界级的科创生态圈,初创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引入资金,把技术转为商品,"我们从香港出发协助中小企落户大湾区,汇丰以联系人的角色,为企业联系机遇,包括寻找资金、合作伙伴、营商信息等,我们亦为不同规模的中小企及初创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援,例如对新经济及医疗相关企业推出信贷额度达18亿美元(折合约114.7亿元人民币)的"大湾区+"科技信贷以及医疗信贷两大基金,为开始成熟的新经济及医疗相关企业作出贷款,而创科企业商业贷款则可满足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及初创所需。此外汇丰的‘四通’服务,即账户通、付款通、服务通、信贷通也协助香港企业更易走进大湾区。"汇丰工商金融大湾区业务高级副总裁凌志德表示,愈来愈多香港企业落户中国内地市场,亦有中国内地企业以香港作为跳板走出去,对大湾区企业来说,普遍遇到的痛点是资金能否到位。"由于香港与中国内地有外汇管制上的规定,如何把资金有效的在香港、澳门以及各个中国内地城市间流动将是非常关键的考虑。汇丰在境内外有不同的团队,协助企业一站式的打通湾区的境内外银行融资的资金渠道,透过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跨境融资配套支持企业在不同地方的资金需求;而我们亦为湾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支付服务平台,支援他们日常业务所需的贸易项下资金结付汇。"
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