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具前瞻性的预期指数由去年第四季的54.1上升至62.7。大湾区核心内地城市有望在制造、服务和技术领域保持优势,深圳和广州也重新领先其他大湾区城市。
八个子指数全面回升 生产、订单、投资、价格、利润预期乐观
由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合作编制的"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报告,是市场首个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营商景气进行的前瞻性季度调查,调查每季会访问最少1,000家大湾区各城市主要行业的企业,除了会了解受访企业当前的经营及信贷状况、来季展望等,亦会探讨驱动企业作商业决定及计划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对大湾区未来的影响,旨在分析大湾区内的营商气氛及跨城市、跨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尽管于新春前后工厂生产出现季节性放缓和短暂的疫情防控措施,加上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压力加剧,但大湾区整体的营商环境仍持续改善。报告显示,经营活动的"现状"指数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0.2进一步升至今年首季的53.0,高于中性值50。具前瞻性的"预期"指数更从上季的54.1 跃升至62.7,所有八个子指数均上升至60以上,表明新订单、产能利用率、投资和融资等活动有所改善。 受访者明确看好第二季度前景,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4.1,飙升至62.7。在国内外强劲需求的支撑下,"生产/销售"(上升11.2点)和"新订单"(上升12.7点)的增长尤为突出。此外,全球通货膨胀,加上各地广泛接种疫苗以及美国即将出台的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都有助提升新出口订单的前景。
现金状况持续改善 应对货币政策正常化
信用预期指数也从上季的50.8反弹至53.7,表明受访企业的现金状况获得改善,特别是"盈余现金"预期子指数跃升至60.4,可能带来的缓解将在第二季度变得更加明显,有望抵消融资成本回升所带来的影响。制造和金融受访者预期今年第二季度借款成本将出现更明显上升,而零售和技术受访者则预期自身现金状况将出现最大幅度改善。 按行业分析,"制造和贸易"表现依然出色,在关键行业中,其现状(54.0)和预期(63.9)数字均位列第一,由于疫苗在其他地区的推广惠及出口,工厂生产可在第二季度保持强劲,大湾区作为内地制造业的龙头,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仍处于有利地位。至于位居第二的"零售和批发",于今季已超越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务,意味着内地的服务业复苏范围持续扩大。惟受访企业最担忧的是成本上升和其他生产挑战,超过20%的受访者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另有16%的受访者计划今年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调查认为政策仍有放宽空间,跨境资金流动预计将更加容易。
深圳和广州重新领跑 香港走出阴霾追落后
深圳和广州除了在制造和技术方面有优势以外,其发达的服务业也可能是推动其最近在城市中表现出众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佛山在经历去年第四季的强劲表现后开始走软。由于佛山市政府正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区块链和量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医疗保健等产业,当地政府早前宣布,将为科技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向符合条件的公司最多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吸引邻近大湾区城市的人才。至于香港作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受疫情影响仍是区内表现最差的城市,业务活动现状指数连续第四个季度低于40,但庆幸其预期指数已从上季的38.3跃升至50.7,反映香港的经济正缓慢复苏。报告认为,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其外贸进出口行业被视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3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香港整体出口货值按年大幅上升30.4%,进口货值则增加17.6%,反映增长动力随着全球贸易和生产活动恢复进一步转强。
人民币国际化渐升温 国际贸易结算趋普及
渣打及贸发局研发了追踪并量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标,数据反映人民币升值推动人民币使用率广泛改善,人民币国际化更有望在未来数季明显提速。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该比例超过全国范围内的官方数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内地商品贸易总额约有15%是以人民币结算。同时,21%的受访者中,略超过一半的人预期今年人民币使用率将会增加,其余大多数人则预期不会有变化。另有16%的受访者目前未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但计划在今年开始使用。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半数受访企业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将维持在现水平窄幅波动,预期人民币汇价短期会处于稳定水平,展望至今年底有轻微升值空间。与一年前相比,受访者普遍表示跨境资金流动变得更困难,反映相关政策仍有较大的放宽空间。
相关网页:
-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专题–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
-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专题–粤港澳大湾区
- 大湾区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专业服务"走出去"
- 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调查1-消费信心及理财态度
- 互联网市场营销平台通过大湾区拓展全球业务
- 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市场的商机(语音广播)
- 香港贸发局最新活动安排
- 香港贸发局中小企服务中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