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Nick Galanides于英国伯明翰报道,在旷日持久的封锁措施下,民众在家工作与网上消费已成新常态,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也需调整产品和服务,方能回应消费者及市场所需。
企业重新配置产品 疫下满足民众所需
俗语说"有危才有机",至少总部设于伦敦的国际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Millward Brown环球品牌估值总监Elspeth Cheung认为如此。他认为,消费者在疫情下待在家中难免感到百无聊赖,心情沮丧。然而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Netflix及亚马逊(Amazon)等许多知名品牌的产品及服务,顿时成为民众必不可少的解闷及沟通良方。与此同时,其他大型企业也调整产品和服务,以回应消费者不断转变的需要。疫下在家工作及学习需求大增,微软(Microsoft)便重新配置产品,为民众在遥距学习及工作时更方便,而任天堂(Nintendo)则为在家学习的儿童提供教育服务。此外,多家送餐公司如Papa Johns'及Domino’s也标榜"无接触体验"及自定取餐点。许多非科技传统大型企业已察觉市场变化,有意开拓电商业务,当中最意想不到的领域是家居园艺、保健健身以及食物饮料等。事实上,留家抗疫及在家工作等趋势促使网购蔚然成风,为这些领域带来了商机。而在中国内地方面,民众纷纷网购生活必需品,令中国内地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的网店生意一片兴旺。即使是被疫情重创的旅游业也提供网上体验,希望可以稍解困境。例如Airbnb提供700多种在家探索体验,通过网上直播活动让客人与全球各地的房东联系交流。当中广受注目的有斯里兰卡野生豹网上观赏团,以及由男扮女装的葡萄牙变装皇后主持的Sangria and Secrets虚拟派对等。
线下转至线上 Zoom成功突围
在疫情下,加州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旗下的网络会议平台Zoom业务突飞猛进。该公司由在中国内地出生的软件工程师袁征于2013年创立,由于Zoom平台易于操作,简便易用,其业务在疫情爆发前已蒸蒸日上。及至2020年初,Zoom在正确时刻选对了市场定位,很快便成为全球虚拟会议室的首选。许多旅游及会议行程因疫情被逼取消,由线下转至线上视频沟通,不论是高层行政人员、瑜伽导师还是情侣都需要Zoom的服务。据了解,Zoom目前每天的用户达三亿名,去年第二季的收入升幅达355%。
企业为长远复苏作准备
历时逾年的疫情,改变了全球民众的生活方式,在后疫情时代下,民众使用酒精搓手液、肥皂、口罩及个人防护装备已成习惯。在封锁措施推行期间,不少人在家以网络游戏打发时间,例如"决胜时刻: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便训练了新一代网络神枪手;短视频平台抖音(TikTok)也深受欢迎,市值大增至1,000亿美元(折合约6,463亿元人民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成功,制药公司将成为市场的大赢家。除了众望所归的赢家之外,也有一些企业意外走红。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世界著名啤酒品牌Corona会因为与新冠病毒同名而销路下跌,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疫情期间,这个比利时啤酒品牌的销路录得双位数字升幅,据报自3月以来已增加17%,目前市值约81亿美元(折合约523亿元人民币)。原因可能是消费者喜欢以啤酒纾缓独留在家的压力,而Corona正好是第一个在脑海浮现的品牌名称。
小型品牌逆流而上 重整阵容增竞争力
有别于财雄势大的企业,小型品牌较难突围,惟少数品牌仍能够逆流而上。具体例子有吸尘机器人、在家学习应用程式、视像会议平台、舒适的家居或办公座椅、太阳能灯具,以及宠物领养服务等。此外,不少沉寂多时的品牌也意外重生,突然大受注目,最明显例子是销售可携式自行安装坐浴盆的纽约公司Tushy。疫情爆发后,许多恐慌的消费者涌到超市抢购厕纸,而有助保持清洁卫生的坐浴盆被视为厕纸的代替品,非常畅销。据说,这些亚洲生产的坐浴盆销量大增了10倍。另一项转变是不少公司重整旗下产品阵容,目的是在短期内求存,以及为业务建立长远的抗逆能力。例如英国的戴森(Dyson)是无袋式吸尘器先驱,现已开始生产个人防护装备和呼吸机;皇家铸币厂也转为制造防护面罩。宏观而言,香港以及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都把多项展览移师网上,例如新加坡便举办了网上媒体节、艺术节及房地产节。其他转变还有体育运动变成电竞、餐厅变身为外卖厨房、汽车陈列室变成网上展示平台、使用云端技术的电子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等。同样地,知名品牌Spotify也拓展服务范畴,以播客(podcast)形式提供原创内容;而Shopify则创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方便供应商管理开支、支付账单和安排配送。
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