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至环球中小企在当前的经济危机漩涡中,均各出奇谋保持利润。香港贸易发展局早前举办了"中美贸易纠纷:产地与市场多元化"研讨会,请来各路专家,分享避险攻略和港府为中小企提供的援助。
港玩具商建自家品牌应对贸易摩擦
玩具并不是小朋友的消闲品,香港玩具商怡高安迪(香港)有限公司把玩具结合高科技和科学元素,先后推出一系列智能玩具、智能追星望远镜等。该公司于1991年成立,及至2000年开设生产线,自主研发科学类教学玩具,目前在全球110个国家销售逾500款玩具产品。近年更在玩具设计上揉合多项科技,如近距离无线通讯(NFC)、扩增实境(AR)技术等。怡高安迪(香港)董事副总经理施俊匡表示,"不能够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上",故一直以外地市场为主,以分散市场风险。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更加要主动出击,以保竞争优势,"我们一直着重建立品牌,早于90年代已开始为产品进行注册,在中美贸易战下,更要着力于市场推广,保持品牌利润,希望做到填补买家脑海中的空白(filling empty space in buyers’brain)。意思是当消费者提起某行业,便会联想到某品牌;提到AR玩具,你会想到哪家公司?"施俊匡认为,要令消费者有这个联想,必先让消费者更了解品牌素质、安全,即使关税令产品价钱上升也愿意购买,巩固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专家建议搬厂前多留意当地法规
在香港经济发展史上,工厂北移是重要一页。然而美国大幅加征中国进口产品关税,令在内地设生产线的中小企不得不考虑在其他国家设生产线。然而,若要把生产线从中国内地迁移至东盟地区,必需先了解相关国家对海外企业的要求,包括厂房卫生、电力安全、易燃测试等。"若要开拓这些国家的玩具零售市场,生产商更要留意,即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玩具EN71认证法令外,部分国家如印尼仍需要厂商在当地进行产品测试,。"香港德国莱茵技术监护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樊兆中说,一般会建议经验尚浅的企业优先考虑不需要进行当地测试的地区,例如马来西亚,以免费时失事。
扩阔资助和贷款计划 为企业纾解财政困难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在融资和财政上为香港中小企提供最直接的支援,工业贸易署助理署长(工商业支援部)卫懿欣说:"中小企业信贷计划有新进展,除了今年9月开始的延迟偿还本金期安排后,立法会财委会于今年12月初通过拨款330亿港元(约296亿元人民币),可由政府担保作九成信贷,每家企业最高贷款额为600万元(近538万元人民币),最长担保期五年,并争取尽快于今年底前可以开始接受申请。"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于问答环节时亲临研讨会,亲自解答中小企的疑问。他说:"选择搬厂的企业,大多一年前已撤出内地,其他厂商的迁移实际上是增加海外生产线,因为东盟国家的低劳动成本,吸引了不少港商投资。可是我从多次率领考商贸代表团考察东盟国家的经验得出,港商并不能只纯粹搬迁生产线而全无改变,因此建议同时把业务升级转型。"提到升级转型,其中一个广为中小企熟悉的"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简称BUD专项基金),港府早前已把资助条件由只限协助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目前已扩展至东盟及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经济体的地区,累计资助上限由100万港元增至200万港元,希望助中小企在风高浪急的中美贸易战中站稳脚步。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