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九个月,香港出入口较去年同期分别录得4.6%及6.5%的跌幅。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指出,中美两大全球经济体在贸易层面全面开战,必然冲击全球供应链,对日、韩、台、越等上下游供应地与香港的贸易也会有相当的影响, 呼吁企业做好短中长期的应对策略。
中美较劲以贸易为前菜 影响遍及全球各行各业
香港是国际知名转口港,虽然中美两国经港转口到对方的贸易额只占香港整体进出口业务约一成,纵使有人认为中美贸易战最多让香港失去这一成的生意,但关家明认为全球供应链也受到冲击,"其实中美贸易的问题很复杂,因为两国贸易本身只是整个贸易链中的一部分,有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牵涉到韩国、日本、台湾、甚至东南亚、以至欧洲各国,当中美断开贸易链时,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现在于中美贸易的数字中看得十分清楚,今年前九个月,香港出口往内地的货额已下跌6%、往美国更下跌超过12%、往日本下跌4%、往越南下跌3%。所以凡是与供应链相关的贸易地区,不论出口还是入口,均受到贸易战的影响。"观乎中美两国的贸易纠纷,关家明直言,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正承受甚至比2008年金融海啸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当前中美的纠纷, 贸易只是第一阶段,之后有投资、科技,甚至影响金融或其他方面,影响性更全面。"关家明表示,若中美贸易谈判再度推倒,及至12月中,所有中美之间的产品将全部受影响,这将对香港带来更大影响,"因为最后这部分的产品,很多都经香港中转,包括手机、电脑,以至其他电子零部件产品。电子产品占香港出口超过六成,所以中美贸易在短中长期均影响香港。"
瞄准新兴内销市场 香港品牌联系全球
在分散市场方面,关家明认为,这对于港商来说是相对容易在短中时间内做到的事,"我的产品不卖美国,可以发掘欧盟、东盟,以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中东、拉美等,虽然这些地区经济不一定比美国好,但今年前八个月的出口也有增长。分散生产则不是一件今天说,明天做到的事,对中小企而言更是一项大投资。在新市场方面,我们接触比较多,企业可以透过贸发局在开发新市场、搬厂、转移生产基地方面寻求协助。"新兴市场已成为港商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基地,关家明指出,其庞大的内销市场也带来新的销售机遇,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做好转化过程,"‘一带一路’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坐拥全球大半人口、东盟人口逾6.4亿、大湾区则超过7,000万人口,全都是香港中小企不能忽视的替代市场,港商既在这里生产,也对当地的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掌握,如果能转化得好,实际上很多产品也不需要到美国或海外寻找市场,就近已可以找到比较好的替代市场。"关家明特别指出,中国内地本身的消费已直追美国,但是中国内销市场的特色是消费品仍以本地供应为主,进口比例相对少,建议港商把握背靠内地的优势,以独特的"香港品牌"打开内销市场,藉此与全球建立更紧密的商贸连系。"香港品牌多年来以专业化和国际化,让海外买家‘信得过’,加上香港企业熟悉市场所需,能够在生产、质量、货运等方面上把关整个采购过程,这都为香港品牌带来独有的附加值。"
"抱团出海"进驻工业园区 贸发局支援港商立足新产地
中美贸易纠纷让全球关注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关家明强调,贸易保护主义难以在短期内消失,企业要走更长远的路,分散生产线是可行方法之一。他指出,香港去年在东盟的直接投资是100亿美元以上,增加了超过八成,从数字上看已经看到港商转移生产线的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内地企业在全球各地共设有100多个工业园区或境外经贸合作区,香港与内地企业可以"抱团出海",互利共赢,"这些获国家商务部认可的工业园区,于资金、园区营运者等方面已达到一定要求,相对未认可的工业园区提供了更好的支援和营商保障,内地有个说法是‘抱团出海’,即聚集一班比较相熟的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互相支持。"然而,分散生产线耗资费时,关家明提醒企业在事前必须作仔细规划和步署,"我们听过一些情况,有部分急着搬的企业在搬完部分工序后,发现产地来源仍然在中国内地,因为产地来源规例并不一定是简单地把最后生产步骤当作生产地,所以贸发局针对这类疑难,透过研讨会、考察团等模式,为港商提供更多资讯,协助他们一起找寻理想的新产地。"
内容合作伙伴: 信报财经新闻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