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生产线是应对中美贸易纠纷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专家们认为需从投资角度出发,考虑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策略,适宜物色合作伙伴,把生产线外判或分租厂房,又或把高增值生产回流香港,保持"香港制造"优势。
回流香港制造高增值产品
讲者之一的香港晶体有限公司科研集团行政总裁李锦雄强调,受中美贸易纠纷影响,美国已分阶段及类别向中国制商品征收关税,促使不少厂商寻求"避税"方案,其中包括把中国内地的生产线转移至其他生产基地。他举例指,其公司生产的汽车用安全气袋(air bag)属高端电子零件,已有计划把厂房搬回香港。他透露,该公司今年生意按年下跌约40%,"与中美贸易战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是受短期经济波动、英国脱欧等事件影响,加上全球供应过剩,令市场萎缩。"他强调,厂商在考虑是否迁厂时,应先衡量营运成本,会否得不偿失。"李锦雄指出,有同业迁厂至越南,首先面对在当地兴建厂房的问题;另外当地的人均工资目前约2,000元人民币,并正在攀升,预料升势将会持续;其他营运成本,如管理层宿舍、运输成本等都受当地政府政策影响,加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经常出现变动,因此他建议厂商"不宜短视"。李锦雄以该公司业务为例指出,由于汽车安全气袋相对轻巧,而且客户做生意分秒必争,必须选取空运,所以最后决定把生产线设于香港。"在成本没有调低的空间下,首先我们采用更多自动化工序,减少人手成本,其次面向要求高质的欧美市场,其三发展新产品以应对新技术,例如用于汽车自动导航的高端零件等,亦同时保持香港制造的品牌优势。"他同时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港小量生产用于5G及汽车市场之相关高档产品,由于涉及员工数目不多,即使工资高于内地,但因可节省关税支出,故仍具一定吸引力。
申请产地内源证以获优惠关税待遇
工业贸易署首席贸易主任(工厂登记及产地来源证科)谢嘉碧指出,如厂商计划申请香港产地来源证,需向工业贸易署作工厂登记,并向工业贸易署或五家政府认可的来源证签发机构,包括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以及香港印度商会申领;而港商可于工业贸易署网站了解详情,例如不同产品可按香港协调制度编号的产地来源标准及相关主要制造工序。谢嘉碧说,香港已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新西兰、格鲁吉亚及东盟成员国,企业若有产品出口至这些国家,可申请"优惠产地来源证",以享有优惠关税待遇。
迁厂东南亚宜谨慎
金宝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副总裁易嘉礼引述熟悉美国法律的律师建议,指出应对中美贸易纠纷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产品豁免(Exclusion)、"关税工程(tariff engineering)、生产转移(operation engineering)以及首次销售原则(First Sale)。然而,易嘉礼指出,成功申请豁免关税的机率不高,"除非买家在美国聘请庞大律师团队,否则胜数不大。"至于"关税工程"则是检视产品采用另一种分类的可能性,或通过设计修改令产品归入不受关税影响的类目,但他同样认为,成功机率不高。论及按首次销售原则(first sale rule)以降低商品进口至美国完税价格,他提到,或需要厂商绕过中介人,直接面向入口商,以降低完税售价,从而减省需缴付关税,但要考虑所涉及市场销售效率的情况。易嘉礼又说,通过改变组件来源或将工序移到另一个国家,以转移产品的生产地,相对较为可行。他举例指,牙刷分牙刷柄及刷毛两个部分,可以组件拆开进口;或者安排电子产品在中国内地以外组装,有机会因为产地改变而能够成功避开关税。他强调,在内地生产成本难以下调的情况下,到海外设立生产线不失为长远策略,但建议先找合作伙伴,把生产线外判或分租厂房,以便先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他以东南亚国家为例,指出其工资虽尚处于低水平,但工人生产效率不及内地,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他并建议厂商留意当地政府对外商的优惠政策,例如马来西亚政府邻近港口设有工业园,另一方面,当地厂商生产电脑,或因电子周期波动而更愿意出租厂房。
电子产品销往东盟需符认证要求
天祥公证行有限公司(电气部)副总裁何彦名指出,企业若迁厂到东盟国家并把产品在当地销售,产品需要作认证测试,以符合不同国家的产品安全标准。他举例说,东盟10国对不同产品均有不同测试及认证要求,企业在计划迁厂时需要考虑,并宜了解清楚相关法规。他补充说,概括而言,东盟对电子产品的监管范畴主要围绕产品安全、电磁频率、标签、能源效益、环保、个人资料等方面。
留意时局变化 考虑长远发展
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助理首席经济师陈永健说,在内地设厂的港商,可考虑把部分高增值、高科技成分、小批次的产品外移,包括回流香港生产,以避开美国海关征收关税。他又说,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鼓励创科发展,港商回流作高增值生产,可望获得相关科研基金支持。他又提醒企业在决定搬离生产线前,应先了解在"301条款"下,对产地来源的要求:"搬走不一定就可以符合美国海关的要求,而顺利获豁免关税。"陈永健指,企业应作长远考量,平衡各种利弊,并建议企业可参考贸发局"经贸研究"的资讯,多参与该局活动如研讨会及考察团,从而作出适当的决定。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