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发展局目前在东盟共设六个办事处,分别位于泰国曼谷、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吉隆坡、菲律宾马尼拉以及新加坡,致力协助企业进军当地市场。
马来西亚迎网购热潮 线上线下创协同效应
香港贸发局马来西亚代表何淦杏表示,马来西亚电商甚具创意,就连一手房也可网购,有发展商更提供 5%的房价折扣优惠,有兴趣的买家只需上网缴付订金,即可获安排参观示范单位,买家更可在线上完成整个买卖交易。何淦杏指出,当地不少品牌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推广策略,即网店会开设"期间限定店" (popup store),而实体店则设网店,两者互补不足,缔造协同效应。马来西亚网红Vivy Yosof的时尚伊斯兰穿着打扮,广受网民欢迎,她至今在社交网站Instagram 拥有170万支持者。Vivy每次展示新款衣饰的帖文,相关的服装能在15分钟内售罄,以平均每套衣饰约200港元计算,消费者平均选购四至五件,Vivy同时凭个人知名度创立了自家时装及化妆品牌Duck,足见其在市场的影响力。
了解宗教与文化特色 海外品牌凭尊重致胜
对于有意开拓马来西亚市场的企业来说,何淦杏认为,企业必须留意及尊重当地的宗教及文化,例如不能销售含有猪肉的食物、化妆品不能含有酒精,以及不能以猪皮制作鞋履等。她以时装品牌佐丹奴为例子,指出该公司在马来西亚成功突围的原因,正是深谙当地文化,并推出合适产品和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例如因应不少马来西亚人信奉回教,推出设计较保守的长袖衬衫、长裙等;由于当地人在外出玩乐时,喜欢一家大小穿着同款同色的T恤,所以品牌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不同颜色和尺码的Polo 恤等,品牌产品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何淦杏又以中式点心餐厅添好运为例,指出该餐厅在刚开业时生意非常好,但热潮减退后,由于饮食文化差距的因素,添好运要暂时退出市场。例如该店以快餐及套餐路线作定位,提供的点心款式较少,有违当地人对港式点心款式多、味道佳的期望。
菲印越年轻人口主导消费市场发展
香港贸发局印尼代表梁君豪表示,印尼拥有庞大的年轻消费人口,他们追捧进口服饰、电子产品等,为香港中小企带来机遇。随着当地流行网购、电子钱包以及小额贷款(micro financing)的消费模式,尽管是低价货品,商户也乐于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或延后还款计画,进一步刺激销情。然而当地法规经常变更,也存在不少灰色地带,梁君豪建议企业在进军当地时,应寻找可靠的业务伙伴。香港贸发局马尼拉顾问Maribeth Barros提到,菲律宾经济年均增长介乎6%至8%,加上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多项基建项目也先后上马,缔造庞大商机。此外,拥有高达一亿人口的菲律宾,消费市场庞大。由于菲律宾消费者较喜欢到百货公司或商店购物,也钟情国际及进口品牌,企业可以通过中介代理,把品牌打进当地市场。香港贸发局中南半岛代表潘礼贞表示,香港是越南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不少企业在当地设厂。一如其他东盟国家,越南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而网购热潮也成为未来的消费新趋势。值得留意是,当地消费者一向追捧日本及泰国货,并认为香港品牌较内地产品优质,香港企业可以在品牌和质量上加入香港特色,吸引消费者购买。
泰国与新加坡实体店网罗国际零售品牌
香港贸发局泰国及南亚代表周佑生提到,泰国楼市正显着上扬,在财富效应下,消费市场也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当地零售市场因三大集团鼎足,营商相对简单,中小企只要透过集团分销,其商品已可遍及全泰国。周佑生指出,由于泰国营商透明度相对较低,外资企业应找寻可靠的代理合作,从而大大提高成功率。香港贸发局新加坡代表徐庆龄表示,新加坡民众已习惯在网上购买超市杂货,网上平台RedMart人气高企,其母公司Lazada更是当地第二大电商。徐庆龄同时指出,新加坡营商成本高昂,不少国际品牌都选择在大型购物商场开设实体店,目的是利用橱窗陈列的宣传作用提升品牌知名度,为往后开拓东盟市场铺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