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色金融兴起,粤港澳大湾区也积极推动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全力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
去年香港绿色金融集资额达760亿元人民币
绿色经济热潮席卷全球,中国内地政府多次提出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2016年,于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绿色金融正是议程中的重点讨论内容,并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从制度和市场出发,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排除障碍。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中国内地的绿色债券于过去两三年的发行量均是全球数一数二,发行绿色债券更是全球趋势,去年香港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集资额达760亿元人民币,是2017年的三倍,反映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向好。陈茂波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于今年第二季发行1,000亿港元(约88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并推出税务优惠,藉此鼓励更多机构来港发债。"香港特区政府透过绿色债券集资,用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工务项目。为了鼓励机构来港发债,港府已提供个人及公司买卖债券利润免税;利息收入亦会免税,希望吸引更多机构来港发债,带动这方面的业务。"
汇丰:冀大湾区绿色金融认证与全球接轨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亚太区顾问梁兆基指出,绿色金融结合了核心金融业务及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而内地是绿色债券的全球第二大发行国。他认为香港可以配合内地发展国际绿债平台,在股票及外汇市场以外,为金融市场揭开新一页。"全球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警惕相当大,所以企业在有关方面的责任不可或缺,愈来愈多企业趋向发行绿债,如果香港能抓紧机遇,伙拍内地这个全球第二大绿债发行国,加上香港自身的国际金融平台,香港建立一个绿色债市可行性相当高。"梁兆基认同,以税务优惠可吸引企业发行绿债,期望粤港澳大湾区也可在绿色金融认证上与全球接轨,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并能在法律规例等方面提供协助,缔结聚沙成塔效应。"初期市场小,加上成本高,较少人愿意发债,但当有税务优惠或法律规例上的要求,企业除了有需要,也有诱因去参与。当市场形成规模,大市场、多投资者、集资容易等优势,自然可吸引更多机构发债,但这个聚沙成塔效应需要政府推动。"
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促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
《规划纲要》同时提到,要推进深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要求城市间的高度融合,并提升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加快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于早前表示,深圳和香港特区政府正探索兴建一条新跨境铁路,连接深圳前海及香港洪水桥,并有意建设前海口岸,在交通上与香港连接,深化两地合作。为吸引港澳青年到前海实习、就业和创业,管理局同时推出了36条优惠政策,包括提供风险补偿,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与当地民众的同等待遇,容许他们申请租住前海人才住房,又会参照深圳市,向港澳青年发放租房补贴等。《规划纲要》另一重点是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粤港澳深化工业设计及影视合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开放,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并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服务业迈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贸发局:带领企业考察大湾区发掘商机
香港位处亚洲中心位置,对外航空联系完善,加上是一个自由港,参展商及买家进入香港均非常方便,香港不但是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的理想地点,也是亚洲区内首要的会议展览中心。据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的调查数据,2017年有超过7.2万家参展商在香港参展,增长率为5.2%;年度的展览访客人次逾240万,同期增长11.8%,反映香港是亚洲重要的交易平台和"亚洲商贸展览之都"。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国浩表示,每年都有不少海外企业来港参加展览及论坛,未来将带领更多企业到大湾区考察,了解大湾区各城市的特色。"大湾区城市各有优势及工业特色,因此当海外企业到香港参加展览及论坛时,我们会顺道带他们到大湾区作商务考察及对接,让这些海外企业亲身考察大湾区发展,深入了解大湾区优势。"梁国浩表示,该局将向美国及菲律宾等地推广大湾区的整体优势,吸引更多东盟国家企业透过香港,开拓大湾区发展机会。
(资讯由香港商业电台提供)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