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业近年成为当局在经济政策上重点发展的领域,除了通过各种旅游奖励措施,鼓励台湾民众留台旅游和消费,同时也积极向海外旅客推介台湾,海外游客人数持续上升。
去年访台境外旅客逾1,107万人次 年增长3.05%
台湾多山靠海,风景秀丽,拥有太鲁阁、阿里山、日月潭、垦丁等知名景点,旅游资源丰富。在人文方面,也汇聚许多文化财产,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南赤崁楼、安平古堡等。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康彰荣于台北引述台湾观光局统计数据,去年访台的境外旅客逾1,107万人次,较2017年增长3.05%,为连续第四年突破千万人次。如何让台湾观光业保持持续增长,也成为当局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出外旅游热潮依旧,惟境内旅游却有降温的趋势。为吸引更多台湾民众留台旅游,并提高境外的"回头客"人数,台湾观光部门和业者近年持续规划更多元的深度和主题式旅游,借此充实既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在配套的硬体建设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都会区和景区的星级观光饭店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近年来推动台湾观光产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颁布《民宿管理办法》 商业模式有法可依
台湾在2001年颁布《民宿管理办法》,让逐渐流行的民宿家庭为旅客提供有偿住宿、类似于欧美B&B(Bed and Breakfast)的民宿商业模式有了法源依据,自此可合法经营。事实上,相关办法出台后,台湾民宿业者数量不断增长,据台湾观光局统计,台湾的合法民宿在2003年2月仅65家,大幅增长逾130倍至2019年的8,555家;房间数目也由280间增至35,525间。在民宿的分布方面,以观光资源较为丰富的东部县市最多。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民宿最多的前三名县市分别为花莲、宜兰和台东,分别有超过1,000家合法民宿。
修正办法与时俱进 民宿规定大幅松绑
根据《民宿管理办法》的定义,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该办法同时对于民宿的房间数目、面积以及可设立地点均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办法规定了每家民宿的房间数目最多5间,客房总面积不超过150平方公尺(约13.9平方米)。《民宿管理办法》于2001年颁布之际,正值台湾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台湾农业市场对外大幅开放,对当地农民造成较大冲击,台湾于此时设立此办法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鼓励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农业观光经济。该办法限制民宿必须设立于风景特定区、观光地区、国家公园区、原住民族地区、偏远或离岛地区,或者非都市土地。不过,在该办法颁布10多年后,台湾各地的城乡风貌也出现了不少变化,而在这段期间,互连网等新兴科技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为配合时代变迁,业界对修订《民宿管理办法》的呼声高涨。2017年11月,台湾交通部公告修正《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规定大幅松绑。重点包括:客房总楼地板面积规定,从旧法的5间、150平方公尺(约13.9平方米)以下,提高至8间、240平方公尺(约22.3平方米)以下。 另外,鉴于旧法条款容易引起都市土地不得设置民宿的误解,也是台北市等都会区民宿偏少的重要原因。经修法后,具文化资产保存价值区域也可设置民宿。
民宿主人推广周边观光 为地方产业创富促发展
自从开放民宿合法经营以来,台湾民宿业逐渐出现质变,从早期单纯提供投宿过夜的硬体需求,到今天开设了愈来愈多设计美观、颇具地方风情的民宿,且搭配民宿主人别出心裁的特色导览活动,成为受欢迎民宿的必备条件。在业者百花齐放之下,民宿已成为台湾旅游业的重要一环,不仅成为许多台湾民众在当地旅游的首选,由于声名远播,愈来愈多海外旅客在台湾旅游时也选择入住民宿。台湾旅游业专家分析民宿的特色,认为大部分民宿业者不仅是提供服务、照护客人的主人,同时也是地方观光的经理人,透过解说、体验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担任中介的角色,向游客推荐其他地方产业的特色,使更多地方产业有机会与游客频繁互动,共享观光业带来的财富。不过,伴随民宿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令人诟病之处。台湾民宿协会前理事长陈智夫曾经指出,台湾民宿业者良莠不齐,致使安排旅行团行程的旅行社难以配合。加上一些民宿的房价过高,房间不足以满足旅行团的需求,正是目前大部分民宿经营的困境。也有许多民宿经营及服务人员并未具备专业经营及服务能力,相关认可资格及训练制度不够完善,这些仍有待主管部门的推动和辅导。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