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搶抓智慧城市發展新機遇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佈的《中國智慧城市ICT 市場預測,2024–2028》,去年中國智慧城市ICT 市場投資規模逾9,300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到2028年,該投資規模將達12,325.4億元,2023–2028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7.1%。去年11月,深圳市於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從64個國家和地區等429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城市大獎」,此獎項每年全球只有一座城市獲得,足證中國在相關科技實力上已領先國際,及香港與深圳在智慧城市的聯動發展方面成果顯著。

今年初,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已批出第十八批共兩個項目,涉及總資助金額約2,370萬元,其中一項涉及應科院申請的「兼容多制式網聯自動駕駛巴士」計劃,提供可兼容內地及香港不同交通系統制式的自動駕駛巴士,並計劃在落馬洲河套區進行測試。另一項是理工大學申請的「基於視覺─語言模型的智能駕駛助手」項目,透過實時分析環境和司機的需求並提供適當建議,從而提升司機的駕駛安全和便利性。隨著香港的科研成果及創科初創不斷湧現,相信可推動大灣區以至内地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發展向更高維度前進。

智能技術已成為新質發展動力,物聯網(IoT)、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及新能源等技術,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智慧廢物處理系統

智慧廢物處理系統通過配備裝有智能傳感器的垃圾箱,既提高了垃圾收集效率,還對減少環境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關於垃圾數據的分析幫助城市管理者更準確地掌握垃圾的產生模式和趨勢,進而制訂更精確的垃圾分類和回收政策。深圳市鹽田區依靠建設全鏈條智慧化管理系統,利用物聯網(IoT)、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實現了從垃圾源頭投放到處理的全流程智能管理,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50%以上,廚餘垃圾分出率則達到26%以上,顯著降低了管理成本,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中的難題,有力地推動了城區垃圾分類的精細化管理和人居環境的高質量發展。

  • 智慧照明解決方案

智慧照明解決方案在應對城市管理與節能減排的挑戰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廣泛覆蓋高效、環保的智能照明成為當務之急。根據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城市照明行業發展趨勢調研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4-2030年)》,中國照明能源耗佔全國電力生產總量的10%至20%,其中城市公共照明佔比高達30%。近年來,各省市已投資數億元用於智慧路燈網的鋪設,根據住建部數據,全國城市道路照明路燈數量由2013年的2,199.5萬盞增加至2023年的3,500萬盞,顯示出各地對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視,力求以加速智慧路燈網覆蓋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 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率先成為構建「低碳」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石之一,其核心理念在於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的妥善保護以及污染的顯著降低,旨在營造既健康又高效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據友綠智庫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綠色建築面積約118.5億平方米,獲得綠色建築標識項目累計2.7萬餘個,2023年新建綠色建築面積佔城鎮新建建築面積的94%。

在實踐操作層面,實現綠色建築的措施並不局限於太陽能板、節能窗戶類手段,它還緊密關聯於:借助改善自然光照等手段實現關注居住者的健康,以合理規劃無障礙設施等措施實現資源合理優化應用,以及憑藉增設防洪系統等方式增強社會韌性,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綜合性評估體系(ESG)框架下協同構建可持續未來。

在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將繼續作為核心目標,引領城市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此,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大,包括集成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廣泛普及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顯著降低碳排放。

而在綠色建築方面,將採用更高效的節能技術和環保材料,以優化建築設計和運營,來大幅降低建築物在整個生命週期內的能源消耗和碳足跡。這一進程中,循環經濟的概念將在智慧城市中得到全面推廣。

在通過推廣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回收的同時,城市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填埋量,將原本被視為廢物的物品被轉化為新的資源或產品,既可減輕環境壓力,又能挖掘全新經濟價值。例如,回收的金屬可被重新加工成新的建築材料,廢舊電子產品中的稀有金屬則可以被提取並再利用於新設備的生產,有機垃圾則可利用生物降解轉化為肥料或生物能源。

  • 智慧交通系統

智慧交通系統作為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基於IoT技術的應用,在多個方面優化城市交通管理,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出行體驗。智能信號燈依據實時流量算法調整綠燈時長,減少了約30%的擁堵和22%的溫室氣體排放。《智能停車新體驗,AI如何讓找車變得輕鬆》中同樣提及,某大型商業綜合體在引入AI智能停車系統後,利用傳感器和移動應用,將車位利用率上升了30%,減少了無效行駛里程。

在公共交通方面,智慧交通技術支持實時路線規劃與車況更新,乘客可用手機應用獲取準確的到達時間預測,如據人民交通網2024年報道,以北京市公交車為例,應用智能公交系統後其準點率提高了15%以上,乘客滿意度也隨之提升。車輛監控與安全管理方面,GPS定位、視頻監控和數據分析實現了對車輛狀態的全面監測,可大幅縮短了應急反應時間,讓駕駛員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交通安全隱患,將道路事故率降低了約10%,增強了道路安全性。

總結

智慧城市借助融合大數據、AI和IoT及新能源等先進技術,不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在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從智慧廢物處理到智能照明,再到綠色建築與智慧交通,科技的應用正在重塑城市生活的各個維度。未來,智慧城市將繼續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構建包容、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確保所有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與福祉。經歷不斷創新和發展,智慧城市將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加智能、環保、宜居的未來。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ITIB)及香港貿發局合辦的「香港國際創科展 InnoEX將於2025年4月13至16日在香港舉行,活動雲集全球新世代智慧解決方案、尖端技術及顛覆性創新科技。InnoEX 作為亞洲地區年度創科盛事之一,是促進區域與跨行業合作的理想平台。


閱讀更多

訂閱每週免費電郵通訊

亞洲商貿資訊,最快最新
多媒體方式展示市場先機
簡易介面,讓你隨時隨地輕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