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營困局,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升級轉型及開拓新市場,以提高競爭力,但同時面對資金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直提供各項資助基金,供業界申請,最近亦因應企業經營情況,提升資助金額上限,包括在8月公佈,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再注資10億港元。
「逆全球化」風潮 香港有挑戰有機遇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說,經歷過二次大戰後約70年的全球化進程,現時環球正經歷一股「逆全球化」風潮,預料全球會面臨貿易、金融、經濟、政治、軍事等秩序的重組,對香港來說有挑戰亦有機遇:「香港角色獨特,雖然現時很多人較悲觀,但根據過往經驗,每次香港出現經濟飛躍,都是在困難時激發出來,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史無前例。如果管理得不好,會出現很多矛盾、很多損傷,但如果管理得好,受益亦不小。」
BUD專項基金 助中小企進軍海外
外圍環境風高浪急,本港中小企亦難以穩坐釣魚船。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巢國明說,外圍環境不明朗,加上6月起本港的社會事件,令港商遭遇「屋漏兼逢夜雨」:「港商現時面對外憂內患兩重困難,包括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加上近月本港社會狀況,令零售業急速惡化,過去外圍環境只影響經營出入口的中小企,但現時全部企業受到不同影響。」
巢國明認為,逆境下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跟買家維持關係至關重要,而企業提高競爭力、發展自家品牌可以免受買家操控,過程中可以尋找外界資助,例如申請政府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這基金協助我們升級轉型內銷,現時經已擴展至東盟國家,我們可以發展自己品牌及尋找貨源。政府會推動基金的覆蓋範圍至其他與本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有助中小企打進海外市場。」
申請程序變簡易 成功率達七至八成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是BUD專項基金的支援機構,該局總裁畢堅文觀察到BUD專項基金過往數季申請顯著增加,申請程序亦變得簡易,令申請成功率達七至八成,企業可將基金用於展覽、推廣產品及舉辦不同活動,應用範圍廣泛。
畢堅文說,生產力局於9月16至17日舉行「中小企資助基金推廣日」,介紹40個來自香港以至大灣區其他地方政府及法定機構的資助基金資訊,讓中小企及初創企業簡單直接地掌握不同基金背景或申請程序。畢堅文說,不少中小企因申請基金手續繁複而卻步:「很多中小企朋友反映擔心申請手續繁複,這問題的確存在,希望通過『推廣日』不同攤位與業界的互動,增加他們成功申請的機會。」
BUD專項基金旨為香港企業提供資助,協助企業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特區政府在去年8月將專項基金的資助地域範圍,由內地擴大至東盟市場,每個項目的資助上限為100萬港元,每家企業在內地及東盟市場的獲資助項目上限分別為10個。特區政府亦在8月公佈,打算向BUD專項基金再注資10億港元,並把資助地域範圍擴展至所有與香港簽署自貿協定的經濟體,屆時會再向基金注資10億港元,亦會在內地計劃之下,每家企業的資助倍增至200萬港元。
政府擬加強宣傳 按需要加碼
除了BUD專項基金外,政府亦有「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出口推廣活動,擴展香港境外市場,每間企業的申請以40萬港元為上限,政府打算將來倍增至80萬港元;香港按證保險公司亦會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開設新的信貸擔保產品,由政府為核准貸款提供九成的信貸擔保,協助有意創業的人士取得資金。
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承認,政府需要再加強宣傳各項資助基金:「企業未必知道現行的資助計劃有多闊、有多深,其實在現時的艱難時期,各種政府資助可謂五花八門,企業可以領取科技券,可以升級轉型購買機器、招聘員工、參展開拓市場、參加香港貿發局外訪團、可以找生產力局推行工業4.0 轉型等,這些例子都涵蓋在政府40多個針對中小企的支援基金內,其金額超過350億港元,亦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對一配對,甚至多於一個,所有基金都建基於一個信念,若企業要繼續經營,不但要逆境求存,甚至要升級。有關拆牆鬆綁方面,如果可以簡化,我們都會做,如果需求大,政府樂意加碼。」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認為,中小企應多留意各種資助,但政府亦要簡化申請手續:「主要問題並非中小企不知道有這些資助,有部份認為資助較瑣碎,不過現時情況是『多得一蚊得一蚊』,政府應盡量放寬申請手續限制。現時的資助基金分兩大類,包括市場推廣及升級轉型,但對於搬廠房、買機器等投資性活動,政府可以有更多支援,以鼓勵廠商拓展市場、提高產品質量。」關家明又說,香港貿發局亦可以多辦展覽會和訪問團,協助港商了解更多海外市場和生產地。
內容合作夥伴:香港商業電台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