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遇

中小企拓產業遷移機遇 貿發局當帶路人助外闖

2019年12月17日


中美貿易摩擦衝擊環球經濟,對香港製造業而言,既要短期內開拓新市場,以降低貿易風險,長遠而言更需轉移生產線,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商貿全接觸》與多家媒體合作,連續兩個月刊出一系列報道,協助港商全方位掌握貿戰下的營商策略。

產業遷移

香港知名髮飾企業訓修實業早年已把生產線從內地遷移至孟加拉,避免業務受貿易戰衝擊。該公司主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張有滄表示,港商遷移生產線的首要挑戰是選址,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來說,可以由香港貿易發展局充當「帶路人」,透過參與不同的展覽、考察團、研討會等活動,為「走出去」作好準備。

港商選址孟加拉 與內地廠房互補

張有滄說,目前仍有超過八成訂單來自美國,他認為對任何企業來說,遷移生產線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公司選址孟加拉北部開發區設廠,目前在當地聘用約18,000名員工。因應孟加拉廠房的漸走向成熟,該公司亦為內地廠房升級轉型,再配合香港總部的營運指揮,確立了香港總部、內地廠房及孟加拉生產基地的定位,互補不足,提高競爭優勢。

張有滄表示,中美貿易戰對製造業的衝擊尤其明顯,對於有意到新興市場發展或設廠的港商來說,開發區的設施及支援配套較完善,是理想的起步點,港商同時可以尋求香港貿發局的支援,包括參與不同的展覽、考察團、研討會等活動,省卻前期功夫,令遷廠事半功倍。

考察團
香港貿發局再度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於10月30至11月2日舉辦「香港製造業合作和投資機遇」考察團,帶領約20名來自電子、科技等界別的香港企業代表訪問印尼雅加達,深化兩地製造業的合作。

選定東盟工業園區 助港企拓新市場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指出:「中美貿易長遠前景仍未見明朗,生產力及需求下降、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也窒礙貿易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將令香港在金融、貿易、創新、科技等領域的多項優勢更為突出,亦讓香港在國際資產及風險管理、科技成果商業化等方面發揮影響力,正好為港商帶來開拓新市場及新生產基地的機遇。」

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目前中國企業在全球已參與建設100多個工業園區或境外經貿合作區,供世界各地生產商設廠生產,劉會平說:「這100多個工業園區中,約35個位於東盟和已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地區。為了讓香港企業把握當中的機遇,我們與中國商務部及國資委曾商討內地和香港如何合作,將香港中小企引進到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投資的工業園區共同發展,同時開放內地的內銷市場予本港中小企。」

「香港貿發局亦選定了五個工業園區作重點推廣,包括泰中羅勇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以及華夏幸福印尼卡拉旺產業園,協助香港企業在當地尋找新機遇。」

劉會平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指出,中美貿易長遠前景未見明朗,生產力及需求下降、保護主義抬頭等窒礙貿易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將令香港在金融、貿易、創新、科技等領域的多項優勢更為突出。

貿發局辦商貿考察團 推動香港製造業出口

劉會平表示,香港貿發局自1966年成立以來,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推動香港製造業出口,該局每年在成熟市場及新興市場舉辦超過100項製造業推廣活動,包括商貿洽談會、商貿代表團、香港產品展覽會、百貨店及商場路演、櫥窗展示等。

他說:「每年數以千計的香港中小企業透過我們的推廣活動,得以把產品帶到國際買家的家門口,並建立高效的商業聯繫。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內地企業紛紛到海外投資,香港作為雙向投資平台,既可提供世界級專業服務的支援,也可夥拍內地企業進軍『一帶一路』市場,互利共贏。」

今年7月,香港貿發局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香港智能製造業合作和投資機遇」考察團,率領23家香港企業及機構共42名代表,訪問泰國曼谷及春武里,讓香港企業代表透過與當地政府官員及工商組織會面、參觀當地工業園及企業拜訪等,進一步掌握泰國各行業的製造技術、經濟概況及各種優惠政策,全面掌握泰國的營商環境及工廠營運實況。

劉會平表示:「我們於10月底再度與生產力局合作,舉辦『香港製造業合作和投資機遇』考察團,帶領約20名來自電子、科技等界別的香港企業代表訪問印尼雅加達,深化兩地製造業的合作。」

東盟
東盟人口逾6.4億,龐大的年輕人口釋放的消費能力,劉會平認為港商除了可以進軍當地工業園區,也可同時開拓當地的內銷市場。

「抱團出海」 聚焦國家認可工業園區

中美貿易戰的重點在於關稅,港商除了要善用報關策略,例如申請關稅豁免、檢視貨物的分類及估值等,在考慮轉移生產地時確定轉移後能否避開301條款關稅亦是關鍵。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有部份急於搬廠的企業在遷移之後,才發現產品仍被視為生產於中國內地,因為美國的產地來源規例並不是簡單地把最後生產步驟當作生產地。貿發局會針對這類疑難,透過研討會、考察團等模式,為港商提供更多資訊,協助他們一起找尋理想的新產地。」

關家明指出,去年香港在東盟的直接投資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以上,增加超過八成,從數字上已可看到港商轉移生產線的趨勢。除各地的開發區外,目前獲國家商務部認可、位於東南亞、中亞、南亞、中東歐等地的近百個工業園區,亦值得港商的關注。「獲國家認可的工業園區由於在資金、園區營運者等方面都達到一定要求,這方面相對較未認可的好。內地有『抱團出海』的說法,即聚集一班比較相熟的企業,在開拓新市場時互相支持。」

關家明認為,港商的強項在於國際化,工業園區既能成為港商的新生產地,亦為本港專業服務業帶來支援園區內地企業的商機。

研討會
訓修實業集團主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張有滄早前於香港貿發局「外地設廠投資:踏足孟加拉」研討會上,分享投資孟加拉開發區的成功經驗。

內容合作夥伴:香港經濟日報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

訂閱每週免費電郵通訊

亞洲商貿資訊,最快最新
多媒體方式展示市場先機
簡易介面,讓你隨時隨地輕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