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TDC.com關於香港貿發局My HKTDC

登入 / 登記

商貿活動
視訊
首頁
市場機遇科技及創新創業新聲可持續發展時尚創意貿發局消息


我的資訊

科技及創新

AI技術助紓緩醫療負荷 提升視障人士生活品質

醫療用品及醫藥人工智能眼鏡及配件

隨着人口老化,各項醫療服務需求越見殷切,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眼科輪候時間為所有專科中最嚴峻之一。人工智能(AI)科技無遠弗屆,近年更涉足眼科,協助醫學界提升診症速度,也為視障人士帶來更多生活便利。

收聽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香港國際眼鏡展」早前圓滿結束,共吸引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家參展商參展,眾多展商帶來了嶄新的眼鏡製造技術,其中智能眼鏡成為焦點之一。於展覽期間舉行的第21「香港國際視光學會議」則聚焦探討智能眼鏡的發展情況。

會議邀得來自中國內地、美國、澳洲、英國及香港的專家講者,於會議上分享了人工智能與遠端治療最近的發展,怎樣透過科技為視障人士「開眼」、減輕基層醫療的人手壓力,以及討論會否導致視光師失業等議題。

「現在是一個振奮時刻,很多適合視障者的科技,通過應用程式就可以用到。」美國Marshall B. Ketchum大學教授Patrick D. Yoshinaga指出,多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手機應用程式,通過辨認大量相片,逐步發展出認知物件的能力。用家只要舉起手機,鏡頭朝外,就能即時聽到語音,講解眼前的物件或文字。

他以微軟Seeing AI為例,指出相關技術在六年前,用家點擊屏幕後仍需等候數秒,但現在已不用再等。他更舉例,曾有一名失明的雙職母親,能在公司使用程式閱讀文件、辨認開會地點;在家則可以協助女兒挑選及配襯不同顏色的衣服,甚至掌握環境光暗,為入睡女兒關燈。

除了以手機輔助,視障人士現在更可以直接戴上已加入語言模型GPT-4的人工智能眼鏡,利用其對話功能,例如用家只要望向菜單,眼鏡除了會讀出菜單內容,用家更可以問「有什麼素食選擇?」。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早年獲澳洲政府撥款,與當地大學、醫療科技公司等合作,研究人工智能技術檢查眼疾,以及技術如何在社區實踐。他在2018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可檢查常見眼疾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DR)、青光眼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當中的準確度高達九成或以上,及後開發了一套應用於視光學的人工智能系統,。

並在本港診所進行安裝。使用驗眼機檢查後,「眼底相」即時傳送至人工智能系統分析,只需二至三分鐘,即可取得報告。

何明光教授說,當時考慮到診所資源,因此把系統設計成毋須上網的情況下也能如常運作;他的團隊也設計了簡易版的自行驗眼機,成本低至約10,000港元。他正計劃將這些先進的技術逐步應用在香港的「智慧診所」計劃,預計可惠及逾20萬基層人士。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徐仲鍈教授進一步解釋,指出透過人工智能擷取視網膜圖像,可分別預測病人中風及認知健康的風險,讓他們及早改善生活習慣;此概念同時也可應用在視力檢查,長遠減輕社會的醫療負擔。


Priya Morjaria博士表示,及早診斷是保障視力至關重要的工作。

有參與英國護眼社企Peek Vision的Priya Morjaria博士指出,數據顯示如果能及時檢查或協助,高達九成個案的視力可不受折損,所以該社企致力提供驗眼軟件技術,協助護眼服務不足的國家,以驗眼為起點,並把個案分流、安排配眼鏡、施手術都有記錄在案,減少有需要的眼患人士不獲跟進。


閱讀更多

訂閱每週免費電郵通訊

亞洲商貿資訊,最快最新
多媒體方式展示市場先機
簡易介面,讓你隨時隨地輕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