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早前於網誌表示,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不需要太多用地或勞動力的先進製造業,有助推動本港經濟多元發展。
每個項目資助上限1,500萬元
薛永恒指,近日應邀參觀金門建築,了解該建築工程團隊在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引進的多項智能建築的數碼建造方案,包括共享建築信息模擬的數碼模型支援設計協作、協助監管工地施工狀況的數碼方案Inspecto,還有在廠房預製超過2,000 件的混凝土結構組件及將70%的機電組件模組化,從而提升工程效率及施工安全。
先進製造業中心項目本身是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的旗艦項目,項目建築工程更率先體現建造業的「工業4.0」與香政府推行的「建造業2.0」。「我喜見各行各業都積極擁抱創科,藉此提升效率與競爭力,同時加速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薛永恒稱,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是透過配對資助,政府與企業以1:2的出資比例,鼓勵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線,每個項目的資助上限為1,500萬元,受惠對象不限行業。計劃在去年7月底起接受申請,至今剛好一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業界對計劃仍然反應不俗,截至今年7月底,共收到21宗申請。計劃的評審委員會已審核18宗申請,原則上同意支持申請的有16宗,涉及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建造、印刷、醫療器材及納米纖維材料等行業,總資助額約為1.08億元,其餘三宗申請正在處理。
薛永恒指,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不需要太多用地或勞動力的先進製造業。在香港發展高端生產有助推動本港經濟多元發展,減少對服務業的依賴,帶動研發需求,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並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亦可重振「香港製造」的品牌。正因如此,政府一直循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方面為「再工業化」製造有利條件,加速進程。
推動創科 為港經濟注入動力
就基建而言,薛永恒稱,政府近幾年合共投放超過90億元興建四項專項設施,提供不少特別設計的空間和設施配套以推動高科技智能生產,配合對生產設施有一定要求的智能生產線。除了已投入服務的大埔工業邨精密製造中心,能悉數租出予精密工程及組裝、新物料製造和環保紗線等企業外,另有三項設施會在未來一、兩年相繼落成,共可提供逾16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分別是將於今年落成的大埔工業邨醫療用品製造中心、明年落成的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以及將於2023年落成的元朗工業邨微電子中心。
先進製造業中心為不同企業提供可擴展、高效率及具專屬物流服務的生產空間,透過先進的生產和檢測流程實現技術創新、高增值、小批量、定制的生產模式。中心提供全面的運輸、倉存、試作原型、小批量組裝和無塵室空間等服務。微電子中心配置潔淨室、危險品儲存倉庫和廢料處理等專項設施,切合生產微電子產品及相關產業(例如先進物料)的製造商。
在人才培訓方面,薛永恒提到,政府於2018年推出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2(政府):1(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科技培訓,尤其是與「工業4.0」有關的培訓。截至今年7月底,計劃提供超過6,900次高端科技培訓,資助總額超過4,680萬元。相關培訓涉及不同範疇,例如「工業4.0」流程、自動化生產線等。
薛永恒認為,香港未來要做到產業科技化及科技產業化,既要運用科技令傳統產業繼續發展,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亦要將科研成果商品化,為香港未來發展增添動力。香港科研實力雄厚,具備國際化及市場化的優勢,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龐大發展機遇,香港創科發展正值黃金時代。特區政府會繼續與業界、學術界及研發機構同行共創,促進產學研合作,積極推動創科及再工業化的工作,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