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營商指數錄得53.0,按季上升2.8個百分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則由54.1躍升至62.7,而所有八個子指數均在60以上。
生產訂單利潤趨樂觀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是由渣打銀行與貿發局合作進行的一項季度調查所編制,每季度訪問至少1,000家大灣區各城市主要行業的企業,了解其當前經營及信貸狀況,以及對下一季度的展望。據指數顯示,今年首季區內營商信心不俗, 經營活動的「現狀指數」升至53,高於中性值50,反映即使在農曆新年前後,工廠出現季節性放緩,以及疫情之下內地加強了防疫措施,但整體營商環境仍然有所改善。
八個子指數中有六個按季度上升,表明新訂單、產能利用率、投資和融資等活動有所改善。「成品和服務價格」表現尤為強勁,躍升9.4 點至63.8,與需求改善相符,但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零部件短缺的情況下,成本壓力不斷加劇令利潤子指數按季度下降(下降2.1點)。
此外,具有前瞻性的預期指數亦從之前的54.1 躍升至62.7,或反映了隨着全球廣泛接種疫苗,增強了企業對未來的營商信心。在國內外強勁需求的支撐下,預期「生產/銷售」(上升11.2點)和「新訂單」(上升12.7點)有大幅增長。全球通貨再膨脹,加上全球廣泛接種疫苗以及美國即將出台的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均有助提升需求刺激新出口訂單增長。
金融狀況保持中性 人民幣國際化升溫
另外,信用現狀指數為49.8,較之前的49.6並無太大變化,金融狀況總體保持中性。借款成本觸底(銀行和非銀行子指數進一步跌破50)與現金流壓力緩解(反映在銀行借貸意願、盈餘現金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子指數提高)之間的對立力量基本上被抵消,使總體信用指數保持在接近中性值 50的水準(圖3)。
信用預期指數從之前的50.8 反彈至53.7,表明企業第二季現金流轉向穩健(特別是「盈餘現金」預期子指數躍升至60.4),遠遠抵消了融資成本可能繼續回升所帶來的影響。製造和金融受訪者預期第二季度借款成本明顯上升,而零售和技術受訪者則預期自身現金狀況將大幅改善。
被問到今年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的計劃,21%的受 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該比例超過全國範圍內的官方數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商品貿易總額約有15%是以人民幣結算。在這21%的受訪者中,超過一半預期今年人民幣使用率將會增加,其餘大多數人則預期不會有變化。另有16%的受訪者目前未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但計劃在2021年開始使用。
製造及貿易表現強勁 零售業努力追趕
在各個行業中,製造和貿易表現強勁,零售業則努力追趕。「製造和貿易」再次明顯領先,其現狀(54.0)和預期(63.9)數字均位列第一(圖4)。對比其他行業,製造和貿易業受訪者最為樂觀,在多個現狀子指數和預期子指數均位居榜首,包括「生產/ 銷售」、「新訂單」、「固定資產投資」和「利潤」等。
另外,「零售和批發」現狀子指數和預期子指數按季度增長強勁 (分別上升7.5點及11.4點),其優秀表現在調查的行業類別中排名第二,超越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務。
深圳和廣州領跑 香港經濟開始改善
在城市方面,深圳和廣州重新領跑。深圳和廣州上一次總體得分領先其他大灣區城市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也是首次推出指數之時(圖6)。兩個城市重回榜首,除了因為在製造和技術方面具備優勢以外,其發達的服務業亦不容忽視。
相比之下,佛山去年第四季度表現強勁後開始走軟。佛山政府最近宣佈,將為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資金支援(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獲得高達人民幣2,000萬元的資金),吸引鄰近的大灣區城市的人才,以提升競力。
與此同時,香港表現回升。儘管暫仍落後其他大灣區城市,香港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從之前 的38.3躍升至50.7。報告認為,香港經濟正在緩慢復蘇,即使失業率仍在上升,下半年復蘇勢頭會更明顯。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是市場首個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營商景氣進行的前瞻性季度調查,以分析區內營商氣氛及跨城市、跨行業之間的協同效應,每季訪問大灣區各城市主要行業的企業,了解他們當前經營及信貸狀況,以及對來季的展望。
相關網頁:
-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報告
- 渣打銀行香港
-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專題 – 粵港澳大灣區
- 粵港澳大灣區統計數字
- 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及挑戰
- 大灣區企業利用國際接軌服務應對外部挑戰
- 大灣區內地九市消費市場的商機(語音廣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