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康彰榮於台北報道,近10年台灣的傳統個人電腦產業因智能手機普及而進入了市場萎縮周期,但去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意外令這個產業重新發展,第三季整體出貨量更創單季新高。當中筆記型電腦的銷情最佳,其高需求亦使零組件供應緊張。
流動通訊設備擠壓個人電腦市場
事實上,早在1980年代後期,個人電腦在全球市場推出後迅速普及,當時台灣的科技產業鏈已基本構建完整,趕上了這股科技熱潮。不管是桌上型電腦或是隨後成為主流產品的筆記型電腦,台灣都是全球重要生產基地。在龐大的市場商機帶動下,台灣除了發展出眾多的組裝廠和配套廠外,還孕育了宏碁(Acer)、華碩(ASUS)等全球知名個人電腦品牌。
進入千禧年之後,受到勞工短缺和工資上漲等因素影響,台灣許多科技廠商選擇到中國內地設廠,但基本上仍將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留在台灣,並採取「台灣接單,內地生產」的經營模式,因此個人電腦產業仍是推動台灣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此階段,表現特別超卓的大廠除了宏碁外,還有華碩、廣達、仁寶、明基、鴻海等,這五家企業也被業界稱為「電子五哥」。
不過,隨着流動通訊設備面世,並逐步從按鍵式功能型手機升級至觸控式智能手機,加上平板電腦也開始廣泛流行,壓縮了傳統的個人電腦市場,相關廠商也紛紛轉型投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研發和生產,傳統個人電腦產業進入了市場萎縮的周期。
根據市場機構IDC的數據,2010年全球傳統個人電腦裝置(包括桌機、筆電和工作站)出貨量為3.46億台,按年增長13.6%,市佔率前五名分別為惠普(HP)、戴爾(Dell)、宏碁、聯想(Lenovo)、東芝(Toshiba)。2011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增速放緩至年增1.7%,之後進入衰退期,直至2019年才因為微軟(Microsoft)推出新作業系統Windows 10,市場湧現換機潮,才結束個人電腦產業連續七年的負增長。
疫情刺激個人電腦銷量 筆記型電腦受捧
去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意外令個人電腦產業重新發展的機會。隨着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相繼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許多政府機構、企業和學校都不得不實施居家辦公和遙距教學。另外,疫情加速改變民眾消費行為,從線下實體轉向線上電商,同時網上遊戲、電競、影視平台的用戶人數和使用時間也大幅提升,這些都刺激了個人電腦銷量。IDC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二季之後,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開始出現明顯反彈,第二季整體出貨量達7,230萬台,較2019年同期增長11.2%,第三季的年增率更進一步躍升至14.6%,達8,130萬台,創單季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另一家市調機構Gartner調查,若從各品牌的第三季出貨量增速來比較,台灣「雙A」宏碁和華碩分居冠、亞軍,分別達29.5%和12.9%。
從產品種類看,筆記型電腦的銷售情況最佳。根據台灣拓墣產業研究院去年12月公佈的分析報告,2016年至201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年銷售量約為1.61億至1.64億台,去年銷量達2億台,創近10年新高,預估今年可再增長8%至2.16億台。
IDC的報告預估,這股傳統個人電腦裝置的旺盛需求將延續至今年上半年,且至今年第一季的年增速將達兩位數。
筆記型電腦的零組件供應緊張
對於台灣個人電腦產業而言,去年是豐收年。台灣早期的「電子五哥」中,雖然有多家近年涉足智能手機、智能音箱等流動終端產品的生產,但在傳統個人電腦代工領域依舊保存雄厚實力,仍在行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除了宏碁與華碩等品牌廠商業績亮麗之外,其他的組裝代工廠和配套廠在去年都交出不錯的成績表。
例如,鴻海(富士康)近年雖以蘋果iPhone手機的主要組裝廠商著稱,但實際上也是蘋果筆記型電腦產品MacBook和多家個人電腦品牌的重要組裝廠。受惠於這一股個人電腦銷售熱潮,加上蘋果新手機iPhone 12銷情暢旺,鴻海去年11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6,813億元新台幣(約1,887億港元),按年增長13.1%。
下游組裝大廠業績理想,中、上游的配套廠商也雨露均霑,如晶圓代工的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以及被動元件大廠國巨、華新科、台達電等,自去年下半年後業績紛傳捷報。隨着市場看好今年個人電腦銷售前景,相關的產業集群預料將持續受惠。
不過,今年個人電腦產業也存在一些隱憂,其中最急迫的是零組件缺貨問題。拓墣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筆記型電腦的高需求使零組件供應緊張,其中又以面板、電源IC與面板驅動IC等關鍵零組件缺貨最嚴重,預期問題將於今年持續。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