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布隆受馬來西亞及文萊灣阻隔,與文萊其他地區分隔開來。淡布隆大橋主要路段的興建工程已於1月底完成, 預期年底前通車,屆時會連接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Bandar Seri Begawan),紓緩人車往來的壓力,推動該國整體發展。
陸上通道不設關卡 可望年內通車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Geoff de Freitas 於斯里巴加灣報道,淡布隆大橋是文萊一項規劃已久的項目,全長30公里,造價17億美元(約132億港元),落成後將會成為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遠超目前的紀錄保持者,即馬來西亞全長24公里的檳城第二大橋(Second Penang Bridge)。
淡布隆大橋於2014年動工,已完成97%工程,有望於年內通車。文萊政府對大橋寄予厚望,預期大橋建成後可以帶來長遠經濟效益,而該國早已向民眾承諾在首都斯里巴加灣與淡布隆之間建立一條不設關卡的陸上通道,大橋建成後將可兌現這項諾言。
文萊全國面積僅5,765平方公里,其中文萊摩拉(Brunei-Muara)與淡布隆兩縣被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state of Sarawak)分隔。現時,當地民眾以陸路往來兩縣時,必須通過兩國邊境的四個出入境檢查站,令檢查站經常出現人龍,非常擠塞。
採用「釣魚法」興建 保護動植物
大橋於2014年由文萊發展部委託興建,以促進該國經濟發展。大橋被視為兩個獨立工程項目,即一條貫穿Labu森林保護區的11.6公里長陸上高架橋以及另一條橫跨文萊灣的18公里長大橋,其中高架橋由中國建築集團承建,而跨海大橋興建合同則由韓國的大林產業(Daelim)奪得。
中國建築集團於2015年10月展開興建工程,當時天氣悶熱和潮濕,加上電力和淡水供應不穩,為早期施工階段增添障礙。此外,當地稀有的紅樹林及野生動物受到法例保護,也為興建工程帶來挑戰,中國建築集團最終採用「釣魚法」興建高架橋的主要路段,令重型設備不會觸碰地面,也不會傷害當地動植物。
景點受惠 刺激旅遊款待業投資
大橋通車後,文萊政府預期會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文萊旅遊局指出,該國旅遊點烏魯淡布隆國家公園(Ulu Temburong National Park)佔地50,000公頃,擁有熱帶雨林,是當地最重要的自然風景,而園內既有低地,也有山谷森林,生態系統多樣化,獨特的動植物物種十分豐富,加上匯聚該國許多傳統的長屋社區,預期公園將會成為大橋通車後的主要受惠單位,並可刺激當地旅遊款待業的投資。
另一方面,淡布隆首個豪華生態度假村亦正在動工,在 Kampung Perdayan區共建30間河邊別墅,預計今年內竣工。此外,當地正興建一座全新的河流服務中心,為駛往烏魯淡布隆國家公園的遊船提供服務。
為促進當地旅遊業,文萊積極進行相關舉措,以吸引更多中國內地旅客。例如該國國家航空公司文萊皇家航空(Royal Brunei Airlines)開辦往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直航航班。
2018年,文萊的入境航空旅客達278,000人次,中國旅客佔23.6%。短期內,該國的入境航空旅客料將增至450,000人次。此外,兩國政府宣布2020年為「中國文萊旅遊年」。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