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小企服務中心舉辦工作坊,由香港知識產權顧問有限公司(IPAS)合夥人劉帥賢博士講解在多個新興市場申請知識產權的策略。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亦到場,了解中小企當前面對營商挑戰,以及向他們推介「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開拓東盟市場。
按《專利合作條約》申請專利 程序簡便
劉帥賢說,中小企要在營商的國家和地區成功註冊知識產權,才可打擊侵權行爲。一般而言,知識產權分爲商標權、專利權及版權(又稱著作權)三大類別,它們屬資產性質,可作轉讓或授權之用,令擁有者從中獲利,甚至用作為貸款的抵押品。
劉帥賢指,一款產品包含各類知識產權,例如汽水瓶上印有的品牌名稱、飲料配方和瓶子的外觀設計,可分別歸類為商標權、專利權,以及版權;一部手機亦涉及多項知識產權,例如開機發出的聲響屬聲音商標,每件組件亦各自有專利權。換言之,中小企每當開拓新銷售市場,便會牽涉多項知識產權的註冊申請。
由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受地域所限,而現時沒有一個國家或司法管轄區能批出國際認可的通用知識產權證書,所以中小企須按目標市場逐一提出申請。不過,若中小企只向少數國家申請專利,則可依照《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簡稱PCT)向締約國提交專利申請。
該條約提供專利申請的統一程序,一般被稱爲「國際申請」或「PCT申請」,好處是可簡化程序,讓申請人在同一時間向多個締約國申請專利,令費用大減,亦省去循國家途徑向締約國逐一申請專利的程序。不過,劉帥賢提醒中小企:「PCT申請的門檻雖然較低,但經初審獲批後,便進入實審階段,所涉及的費用成本很高。如沒需要,中小企不必向每個締約國提交專利申請。」
馬德里體系 簡化商標註冊程序
若涉及商標國際註冊,中小企則可根據馬德里體系的程序提出國際申請。劉帥賢表示,馬德里體系受《馬德里協定》及《馬德里議定書》兩項國際條約規管,旨在簡化在多個國家或司法管轄區尋求商標保護的程序,申請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請,繳納一組費用,便可在不同的成員國中註冊商標。不過,申請人必須是馬德里體系成員國的國民。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資料指,目前馬德里體系共有106個成員國,覆蓋122個國家或地區,當中包括中國內地、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澳洲、法國、德國等地。據了解,現時不屬於馬德里體系的知名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加拿大、台灣、印尼、阿根廷和巴西。
劉帥賢又提到俄羅斯、馬來西亞和緬甸知識產權法的差異性。他指,俄羅斯只接受視覺商標的申請,並不受理氣味商標、聲音商標和味覺商標的申請。商標持有人要在商標有效期的最後一年之前提出續期申請,並可同時提出修改現有商標的個別元素,但不得改變顯著性的設計。
至於馬來西亞,則容許商標持有人在商標有效期屆滿後一年內提出續期申請,但要同時提供誠信使用的證明,顯示持有人在有效期屆滿前兩年內,有實質使用商標。此外,馬來西亞的實用革新專利相等於中國内地的實用新型專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實用革新不必具備創造性條件。
緬甸方面,其《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於2021年後生效。現時,緬甸政府並未設有獨立的知識產權部門,相關工作交由教育科技部暫時處理。
申請BUD專項基金 助攻東盟市場
中小企進攻「一帶一路」市場,除了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外,還需投入資源策動一系列推廣活動。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BUD專項基金新增「東盟計劃」,以資助方式協助香港中小企把握《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商機。該基金亦把適用範圍擴展至其他與香港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邱騰華又說,BUD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轄下科技券計劃,以及其他政府基金將簡化申請程序,而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再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推出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為中小企提供最多600萬港元的貸款,還款期長達五年,並豁免申請者須具最少一年營運經驗的要求,從而改善中小企的資金周轉。
此外,邱騰華稱,由10月1日起,政府把工業貿易署、香港貿發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及香港科技園公司旗下各個中小企服務中心整合起來,設立「四合一」一站式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提供意見及援助。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