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廣東省內已有超過6,500間高技術產業企業,佔全國五分之一,數量位居全國之冠,,已經成為內地重要的創科基地。事實上,不少香港科技公司多年前已經進軍廣東,運用內地的優勢推動自身發展。
內地設立科企 可享政府優惠政策
《規劃綱要》提出,要更好地發揮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的作用,推動香港和澳門融入國家的創新體系,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柏安美創新科技公司經營鋁染料產品,主要生產染色金屬產品。該公司董事長陳國良表示,公司於1993年在香港成立,當時中國內地對鋁染料產品需求上升,但仍未掌握相關技術,因此帶領公司進軍內地,2009年在廣州註冊公司,2016年將公司實驗室由東莞遷往廣州華南新材料創新園。
該公司行政部經理林家強表示,內地經營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受惠於國家、省、市政府的優惠政策,例如公司在園區可以獲得企業設備共享服務平台、投融資服務、市場營銷服務,以及創業及政策諮詢輔導等。他又認為,在內地設立科研及生產基地另一個好處,是更容易符合當地的環保要求。
林家強指,公司的化工產品過往主要經香港出口,但近年規管收緊令出口變得困難,公司需將產品改經內地出口。
港檢測認證水平高 助提升產品價值
除了將科研工作轉移至內地外,亦有創科公司選擇不同方式到內地發展。以魚胚胎進行毒理測試的初創公司「水中銀」,在香港以檢測認證技術起家,去年初獲廣東省政府邀請成為「廣東質量提升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繼而積極進軍內地。不過,該公司的檢測實驗室及魚胚胎生產設施仍設在科技園。
水中銀創辦人陳子翔說,本港檢測認證水平在國際及內地均具有權威,因此實驗室設於香港對公司檢測的認受性有好處。他認為,大灣區對公司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超過7,000萬人口的龐大市場,隨着區內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亦日增,因此公司成立「小魚親測」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為不同企業客戶的產品進行品質認證,再協助推廣,提升產品價值。
陳子翔舉例指出:「我們其中一位奶粉商客戶於2017年的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約57億港元),經過我們的檢測認證後,該奶粉品牌的質量媲美售價貴一倍的國際品牌,再經消費平台推廣後,這位客戶的銷售額在年內增長一倍。」
港府採購初創產品 有助企業建聲譽
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會長郭振邦認為,除了創科企業外,本港其他中小企亦有很多機會,借助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擴展業務。他舉例指,本港專業服務公司可以配合內地創科公司,提供銷售、法律等專業服務,一同併船出海。
郭振邦建議,本港中小企如希望爭取在大灣區或其他地區發展,可以多運用香港特區政府的資源升級轉型,例如申請「科技券」,運用創新科技更新營運模式,亦可以申請工業貿易署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Fund),主動拓展海外市場。
提到本港對企業支援等配套方面,陳子翔與林家強均認為,香港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追趕。陳子翔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資助創科企業的模式,將資金用於採購初創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幫助初創開拓市場,此舉比資助初創經營更具成效。
政府成為初創企業的客戶,有助初創更容易推廣業務,以至吸引創投基金投資,初創企業亦可以用更多資金吸納人才擴張經營,最終達致「一元補貼產生十元收益」的效果。
[資料由香港商業電台提供]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