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9WKZD

經貿研究
已保存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東盟市場概況

2019年11月27日

主要經濟指標

表: 主要經濟指標(東盟)

表: 主要經濟指標(東盟)表: 主要經濟指標(東盟)

最新發展

  • 2018年,東盟十國[1] 的區內生產總值(GDP)實質增長為5.1%,主要由強勁的內部需求所帶動。亞洲開發銀行預期,2019年東盟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8%。
  • 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創造單一市場,便利區內產品、服務、投資、資金及人員流動。
  • 2017年11月,香港與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相關的投資協定。此外,香港與老撾、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等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生效。
  • 2019年首9個月,香港對東盟的總出口為296億美元,按年增加2.6%;同期,從東盟進口的產品總值為657億美元,按年減少9.9%。

經濟現況

東盟是亞洲發展迅速的貿易區,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東盟總人口逾6.49億,於2018年的整體經濟規模逾2.9萬億美元。

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創造單一市場,便利區內產品、服務、投資、資金及人員流動,為區域經濟融合奠下重要里程碑。AEC正式成立,並非意味成員國完成了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文化方面的深化融合。2015年11月,東盟各國領袖採納「AEC發展藍圖2025」(AEC Blueprint 2025),透過5方面的策略性措施,擘劃AEC由2016至2025年的發展大方向。

若視AEC為單一經濟體,根據2017年的數據,AEC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全球排名第五,跟隨美國、中國、日本及德國之後。不過,AEC成員國的收入水平十分參差,人均收入由最低約1,400美元(緬甸)至超過60,000美元(新加坡)不等,平均約為4,600美元。

2018年,東盟整體經濟增長達5.1%,但2019年增長預期放緩至4.8%,主要原因是一些成員國的投資及出口增長有所減慢。

流入東盟的外商直接投資額由2017年的1,450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1,550億美元,增幅達5.3%。各成員國吸納外商直接投資的表現不一,於2018年流入泰國、越南及柬埔寨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長強勁,馬來西亞及緬甸則有所減少。

過去數年,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東盟經濟體卻大致保持蓬勃,這和區內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擴展有關。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大部分涉及出口相關生產活動所需的零件、部件、原材料及機器等,但近年消費品的比重正在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亞洲區內貿易在最終消費品的角色日漸吃重,加上東盟的內部市場龐大,無疑加強了東盟的承受能力,抵抗全球需求波動帶來的衝擊。

東盟國家的中產階層正在擴大,估計佔東盟總人口逾四分之一,是推動消費市場及有組織零售渠道發展的生力軍。東盟國家中,印尼的中產人口最多,越南的中產人口雖然少得多,但是近年增長速度最快。

2018年,東盟經濟體的總出口為14,320億美元,上升8.2%。東盟國家是東盟本身的最大出口市場,佔區內總出口24.1%,隨後為中國內地(13.9%)、歐盟(11.2%)、美國(11.2%)、日本(7.9%)及香港(7.0%)。

表: 2018年東盟主要出口項目

表: 2018年東盟主要出口項目表: 2018年東盟主要出口項目

東盟國家本身是東盟最大的供應來源,2018年,東盟國家佔東盟總進口的21.8%,其他進口產品來源地依序為中國內地(20.5%)、歐盟(9.2%)、日本(8.4%)、美國(7.4%)、韓國(7.3%)、台灣(5.6%)及馬來西亞(5.5%)。

表: 2018年東盟主要進口項目

表: 2018年東盟主要進口項目表: 2018年東盟主要進口項目

貿易政策

1990年代,東盟國家建立了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目的是消除或減少成員國之間的關稅與非關稅障礙,藉此提高東盟作為生產基地的競爭力,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東盟自由貿易區通過並實施《共同有效普惠關稅協定》(CEPT),各成員國逐步削減關稅,到2010年將關稅下調至零至5%,而東盟秘書處獲授權監察有關措施的遵行情況。雖然東盟自由貿易區實施了《共同有效普惠關稅協定》,但對於從貿易區外進口的產品,各成員國卻是根據本身的關稅表徵收進口關稅,並沒有訂立共同對外關稅制度。

東盟成員國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是繼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後另一個更宏大的計劃,也是「東盟2020遠景規劃」的一部分。AEC有四大目標,包括成為(1)單一的市場和生產基地;(2)具有強勁競爭力的經濟區;(3)經濟發展均衡的區域;(4)與全球經濟全面融合的區域。AEC的成立,能便利區內的產品、服務、投資、資金和人員流動。

在AEC之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盟成員國,即新加坡、泰國、印尼、文萊、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於2015年底大致上已實現零關稅,其餘4個成員國,即柬埔寨、老撾、緬甸及越南,於2018年前在下調進口關稅方面可有較大彈性。截至2018年底,柬埔寨、老撾、緬甸及越南已撤銷約97.7%的進口關稅。

除了東盟成員國各自締結的自由貿易協定外,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也積極謀求與東盟以外的國家實施自由貿易及區域經濟融合,並已達成多項自由貿易區及經濟合作安排,其中包括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東盟與印度自由貿易協定、東盟與日本全面性經濟夥伴協定(AJCEP)以及東盟與韓國自由貿易協定。此外,東盟正與6個已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即澳洲、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以及新西蘭,商討締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參與RCEP磋商的國家佔全球GDP約30%及環球出口逾四分之一。

2017年11月,東盟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相關的投資協定,涵蓋6個領域,即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和技術合作、知識產權及爭端解決機制。此外,香港與老撾、緬甸、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等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已於2019年6月生效,而與馬來西亞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也於2019年10月13日生效。

香港與東盟的貿易

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內地。東盟同時也是香港的第四大出口市場,跟隨中國內地、歐盟及美國之後。

2019年首9個月,香港對東盟的總出口為296億美元,按年增加2.6%。期內,出口到東盟的產品主要有電訊設備及零件(佔整體出口22.3%)、半導體及電子管(14.5%)、供電路用的電力器具(4.8%),辦公室機器/電腦零部件及配件(4.5%),以及辦公室機器(3.4%)。

同期,香港從東盟的進口總值為657億美元,按年減少9.9%。主要進口產品有半導體及電子管(佔整體進口59.8%)、電訊設備及零件(6.1%)、電腦(4.0%)、石油(4.0%),以及辦公室機器/電腦零部件及配件(3.1%)。

自2009年以來,中國內地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預期內地與東盟兩大市場的貿易將繼續迅速發展,香港能為兩地處理轉口貿易,從中受惠。事實上,2019年首9個月,香港對東盟的出口有97.4%為轉口貨品,總值288億美元,其中70.2%源自中國內地,其次為台灣(3.6%)及美國(3.5%)。同期,越南是香港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出口市場,隨後為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

表: 香港與東盟的貿易

表: 香港與東盟的貿易表: 香港與東盟的貿易

表: 香港對東盟的出口

表: 香港對東盟的出口表: 香港對東盟的出口

東盟在香港的經濟活動

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香港有628家東盟企業,其中62家在本港設立地區總部、143家設立地區辦事處、423家設立本地辦事處,佔本港外國公司總數約6.9%。

截至2017年底,新加坡在香港的直接投資累計達3,830億港元,佔外商直接投資總額2.5%,在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中排第六位。

2019年首9個月,來自東盟其中6個成員國,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的訪港旅客合計有210萬人次,較2018年同期減少0.6%。


[1] 東盟包括10個成員國,即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東盟,
  • 東南亞,
  • 東盟經濟共同體,
  • 自由貿易區,
  •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
  • 東盟
  • 東南亞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東盟37802
東南亞36870
東盟經濟共同體83499
自由貿易區73697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98183

文章主題

東盟37802
東南亞36870
東盟經濟共同體83499
自由貿易區73697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98183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3月20日

律政司率團訪泰促合作 夥貿發局推廣調解服務

2021年3月11日

內地及中東電貿前景俏 跨境品牌網購需求龐大

2020年7月15日

老撾高鐵明年底前通車 連接中國助拓全球貿易

2020年6月23日

企業看好緬甸疫後前景 香港成最大外資來源地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4月19至21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2023

2023年4月25至28日

Hong Kong Pavilion at FHA–Food & Beverage, Singapore

2023年8月17至21日

香港貿發局家電 . 家居 . 博覽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