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最近,美國國會議員提出多項針對中國的法案,當中兩項將限制資金流進中國內地或從中國內地流入,另一項則訂立若干軟件下載限制。 閱讀文章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歡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包括對該局增加撥款,以推動經濟復蘇及協助中小企應對疫情反覆及經濟下行帶來的挑戰。 閱讀文章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一直是本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佔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GDP)21.3%,提供約273,000份職位。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第五,並建立了在內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 閱讀文章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Ronald Hee於新加坡報道,雖然新加坡於11月公佈的第三季經濟增幅達9.2%,但估計去年全年收縮5.8%,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不過,現在全球各地陸續讓民眾接種疫苗,假如疫情沒有死灰復燃,新加坡經濟今年也許能夠實現4%至6%的增長。 閱讀文章
《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自2019年6月起陸續生效,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和技術合作、爭端解決機制和其他相關範疇。兩份協定為香港企業提供法律保障和更佳的市場准入條件,也有助降低營商門檻、擴大商機,為香港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閱讀文章
香港資金自由流動,是能夠發展多樣的離岸人民幣交易產品和金融服務業務的原因之一。澳門大豐銀行大灣區戰略團隊認為香港可以推動澳門在離岸人民幣服務方面業務的發展,鼓勵港澳間的資金流動、促進港澳金融業的發展並穩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閱讀文章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該局近日推行的T-box(Transformation Sandbox)計劃能幫助中小企轉型升級,參與T-box計劃的港商可以透過該局的支援服務,開拓新市場,提升服務及產品,或穩步轉向數碼化。 閱讀文章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5日消息,為加強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澳門金融管理局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監管合作,確保試點有效運行、風險可控,各方經平等友好協商簽署了《關於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以建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監管機構之間的健全監管合作安排和聯絡協商機制,為「跨境理財通」的暢順運作及投資者保障奠下良好基礎。 閱讀文章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Luke O’Neill於悉尼報道,澳洲經濟於去年第二季下跌7%,大多數分析師預期第三季最多增長3%,如今錄得3.3%增幅,勝過預期。其他指標也顯示經濟好轉,平均家庭開支增長近8%,全國一般工時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澳洲不少州份和領地都放寬貿易限制以及社交距離措施。 閱讀文章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局方將會成為集訓練學院、營銷平台、交易促進者於一身的推廣機構,助港商立足香港、進軍內地、面向全球,掌握疫後新常態帶來的商機。局方正積極籌備全面提升貿發局深圳辦事處的功能與服務,設立「T-box大灣區服務中心」,協助港企融入大灣區的經濟生態。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