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0日
香港作為ESG 產品及服務樞紐,科研水平領先國際,人才輩出。本局除了透過國際及本地展覽會及會議,展示本港企業的最新創科成果及解決方案,促進綠色金融外,亦就市場趨勢進行不同的市場調研,讓業界掌握市況、早作部署。本局全新推出的「香港貿發局ESG指數」顯示環球商界公認香港為領先的可持續發展商業樞紐。
香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有統計顯示,香港平均每日就產生3,302公噸廚餘,為了推廣「惜食」文化及減少浪費,有初創研發出惜食配對平台(APP),可讓餐廳在該平台出售剩餘的食物,有助推動綠色生活。該公司憑藉創新的的商業意念及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成為香港貿發局「創業快綫 2024」的十家優勝初創之一。
2019年,印尼政府宣布遷都計劃,香港貿發局自此致力提供支持,協助遷都計劃順利推進,包括舉辦不同的活動以推介當地的商貿及投資機會,及聯繫國際潛在合作夥伴及投資者,促進共贏合作。在去年9月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印尼國營企業與香港科技創投及深圳農業科技初創,就投資智能蛋雞養殖場項目簽署諒解備忘錄,透過引入農業科技推動新首都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經濟開辟了長遠發展的新路徑,內地正推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此,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投資於綠色轉型,而香港可發揮其在環保技術應用和綠色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為內地企業提供相關專業服務,把握迎來的機遇。
全球各地正致力推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的發展及爭取實現淨零碳排。綠色建築既有助建設環保社區,也為業界開創可持續發展的商機。有香港玻璃建材商透過參與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經團隊引薦成功獲得業界認可的 ESG標章,展示公司對實踐ESG的承諾,提升商譽,為開拓海外市場鋪路。T-box以沙盒為概念,在品牌升級、數碼轉型、市場開拓、ESG和生產及供應鏈方案等範疇給予支援,提升企業競爭力。
為推動香港邁向綠色轉型,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公布氫能發展策略,提出按照完善法規、制訂標準、配合市場和審慎推進四大策略以應對六項技術挑戰,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理事會)早前在香港舉行第二次會議,聚焦討論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數碼轉型、可持續發展和包容等商界關注的議題。
隨着香港特區政府已制定《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和目標,氫能源的應用已日漸普及,將鼓勵技術創新和研發,並帶來新機遇。
現今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和生活,來自斯里蘭卡的保健食品商看準香港面向國際的優勢,選址香港設立總部,以線上線下方式把「斯里蘭卡製造」的產品帶到香港。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的重要力量,有香港玩具商致力研發環保玩具,並為業界提供一站式綠色供應鏈解決方案,從環保玩具為孩子、為經濟構建綠色未來。
隨着可持續發展越趨重要,大灣區企業亦愈來愈積極實踐與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 (ESG)相關的策略,這將為業界開啓新商機。
隨着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顯著下降,尤其是為數不少的地區提供相關補貼,太陽能和風能已成為全球最便宜的能源。
為了鼓勵社會大眾參與ESG,有本港初創企業由房地產科技走向社區,利用其最新的Zero2遊戲化應用程式,鼓勵市民記錄自身的減碳行動,以換取商戶回贈,推動再生經濟。
隨着大企業把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融入業務中,作為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亦需緊隨步伐,由內部管理以至供應鏈及採購全面推行ESG,為公司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