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2022年2月11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國務院早前印發關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 [2021] 29號),表示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中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有關內容包括:
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
- 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協同推進千兆光纖網絡和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提高物聯網在工業製造、農業生產、公共服務、應急管理等領域的覆蓋水平。
- 推進雲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區布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數據中心集群,結合應用、產業等發展需求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
- 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加快推進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物流、環保等領域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推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和建築智能化水平。
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
- 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統籌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推動基礎公共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台和開發利用端口,提升公共數據開放水平,釋放數據紅利。
- 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鼓勵市場主體探索數據資產定價機制,推動形成數據資產目錄,逐步完善數據定價體系。規範數據交易管理,培育規範的數據交易平台和市場主體,建立健全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提升數據交易效率。嚴厲打擊數據黑市交易,營造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
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 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中小企業從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的環節入手,加快推進線上營銷、遠程協作、數字化辦公、智能生產線等應用。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推動企業上雲、上平台,降低技術和資金壁壘,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 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依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統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建立各類產業集群跨區域、跨平台協同新機制,促進創新要素整合共享,構建創新協同、錯位互補、供需聯動的區域數字化發展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能力。
推動數字產業化
- 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關鍵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鼓勵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企業創新聯合體等新型創新主體,打造多元化參與、網絡化協同、市場化運作的創新生態體系。
- 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完善5G、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
- 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引導支持平台企業加強數據、產品、內容等資源整合共享,擴大協同辦公、互聯網醫療等在線服務覆蓋面。發展基於數字技術的智能經濟,加快優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運營,培育智慧銷售、無人配送、智能製造、反向訂製等新增長點。
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 加快貿易數字化發展:引進全球服務業跨國公司在華設立運營總部、研發設計中心、採購物流中心、結算中心,積極引進優質外資企業和創業團隊,加強國際創新資源「引進來」。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針對跨境寄遞物流、跨境支付和供應鏈管理等典型場景,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國際化數據信息專用通道。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積極鼓勵各業務環節探索創新,培育壯大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海外倉領軍企業和優秀產業園區,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
- 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加強統籌謀劃,高質量推動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中國-中東歐數字經濟合作。統籌開展境外數字基礎設施合作,結合當地需求和條件, 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跨境光纜建設合作,保障網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資料來源:國務院
- 科技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