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發布智能製造「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2年1月21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加快推動智能製造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早前聯合發布《「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的通知(工信部聯規 [2021] 207號),表示目標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構建適應智能製造發展的標準體系和網絡基礎設施,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規劃》的重點任務包括:
加快系統創新,增強融合發展新動能
- 聚焦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全過程,突破設計仿真、混合建模、協同優化等基礎技術,開發應用增材製造、超精密加工等先進工藝技術,攻克智能感知、人機協作、供應鏈協同等共性技術,研發人工智能、5G、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在工業領域的適用性技術。
- 圍繞關鍵工藝、工業母機、數字孿生、工業智能等重點領域,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業建設一批製造業創新載體。鼓勵研發機構創新發展機制,加強數據共享和平台共建,開展協同創新。
深化推廣應用,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
- 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雲化等改造,推動中小企業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依託數字化服務商,提供數字化諮詢診斷、智能化改造、上雲用雲等服務。
- 針對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原材料、消費品等領域細分行業特點和痛點,制定智能製造實施路線圖,分步驟、分階段推進。
- 推動跨地區開展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創新、供需對接、人才培養等合作。鼓勵地方、行業組織、龍頭企業等聯合推廣先進技術、裝備、標準和解決方案,加快智能製造進園區,提升產業集群智能化水平。
加強自主供給,壯大產業體系新優勢
- 推動先進工藝、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深度融合,通過智能車間/工廠建設,帶動通用、專用智能製造裝備加速研製和疊代升級。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研製一批國際先進的新型智能製造裝備。
- 推動裝備製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用戶企業、軟件企業強化協同,聯合開發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和製造全過程的核心軟件,研發嵌入式工業軟件及集成開發環境,研製面向細分行業的集成化工業軟件平台。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和架構開源化,加快推進工業軟件雲化部署。
夯實基礎支撐,構築智能製造新保障
- 加快標準的貫徹執行,支持企業依託標準開展智能車間/工廠建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推動技術成熟度高的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同步發展。
- 加快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鼓勵企業開展內外網升級改造,提升現場感知和數據傳輸能力。加強工業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支持大型集團企業、工業園區,圍繞內部資源整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產業鏈供應鏈協同、中小企業服務、工業數據處理分析,建立各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數據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 加強智能製造安全風險研判,同步推進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功能安全,推動密碼技術深入應用。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 科技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