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發布「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
2022年1月12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早前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工信部聯規 [2021] 200號),目標促進中小企業人均營業收入增長18%以上;規模以上小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0%以上,專利申請數年均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數年均增長15%以上;市場准入制度更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稅費負擔進一步減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規劃》有關內容包括:
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
- 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體系:研究制定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標準和流程,構建「全網上、一站式」企業自主評價機制,從創新能力、發展活力、經營效益等方面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客觀評價
- 建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機制,引導各類創新創業服務載體加大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孵化產業化、企業服務專業化水平,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精準化、智能化服務。
- 加強中小企業人才培養: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加強國際人才交流,提升企業家在制定企業戰略、完善治理機制、把握創新方向、融資引智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年輕一代企業家培養,引導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企業代際穩健傳承。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提升工程
- 聚焦細分領域補短板、鍛長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關係國家安全和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點領域,針對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方面細分需求多、產品差異大的特點。
- 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在智慧城市、商貿流通、健康養老、家政服務、文體旅遊等方面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發展。
- 加速產學研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共建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將科研儀器、實驗設施、中試小試基地、數據庫知識庫模型庫等創新資源向中小企業開放。
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工程
- 提高間接融資供給質量: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資金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和中長期貸款,推廣隨借隨還貸款。
- 促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完善和發揮好上海、深圳、北京3個證券交易所功能和作用,拓寬優質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工程
- 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對中小企業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保護,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通過源頭追溯、實時監測、在線識別等方式,提升打擊侵犯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行為的力度和精準度。
- 開展中小企業維權援助服務:落實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加大對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交通物流、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商業銀行等領域不合理收費問題的監督查處力度。
- 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統一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放開競爭性業務准入,推動取消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深入推進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改革。
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
- 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推進智能製造,促進中小企業生產過程柔性化及系統服務集成化,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
- 推動中小企業數字產業化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積極融入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支持互聯網、軟件等領域數字化創業,引導平台服務型中小企業加強數據、產品和內容等的資源整合共享,擴大在線教育、協同辦公、互聯網醫療、在線文旅等在線服務覆蓋面。
中小企業國際化促進工程
- 完善國際合作機制建設: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點國家在中小企業領域的雙多邊合作機制,深化與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合作機制,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
- 開發利用好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平台:繼續辦好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中小企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發揮APEC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一帶一路」合作服務平台等機構機制的作用,加大中小企業海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為中小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國際化服務。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