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前景:印尼
專訪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經濟領事Slamet Noegroho
2022年1月17日
薛冠楠
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經濟領事Slamet Noegroho。
(相片由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提供)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當地社會文化多元,經濟充滿活力。憑藉人口紅利、近年營商環境改善以及出口行業的拓展,印尼經濟發展不俗,2010至2019年平均增長率達4.8%。
然而,新冠疫情打亂了印尼的增長勢頭,使該國經濟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2020年年中,當地失業率一度超過7%,貧窮率攀升至10%以上。
隨著近期疫情逐漸受控,該國經濟活動已經恢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印尼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溫和增長3.2%。
香港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薛冠楠於2021年10月專訪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經濟領事Slamet Noegroho,討論印尼如何抵禦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該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展望和發展前景。
薛:可否簡述一下印尼的疫情和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度?
Noegroho:
印尼於2020年3月出現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後在2021年1月和7月兩度面對疫情高峰期。最近數月,國內的情況逐步改善,10月期間每日新增確診個案已降至1,000宗以下。不過,我們對新變種病毒株保持警惕,尤其是可能更具傳染性的 Mu變種。目前,我們預計疫情在12月可能出現另一高峰,正積極作好準備以應對疫情。
自疫情爆發後,印尼政府迅速採取三管齊下的應對策略,通過控制、檢測和疫苗接種來遏止疫情蔓延。控制策略的重點包括實施社交距離措施,並限制病毒傳播情況嚴重地區的公眾活動。就此,政府頒布了《大規模社交限制政策》(LSSR),為實施限制措施提供整體法律框架。
2021年初,印尼進一步實施《社區活動限制令》(CARE),根據每周確診個案數字和其他量化指標,制訂一個清晰的四級應對方案,以便在疫情嚴重的城市和地區採取必要的強制性行動,限制當地活動和居民出行,藉此遏制病毒傳播。
第二項策略是密集檢測。現時,我們的每日檢測量超過200,000次,目標是提高至400,000次。同時,我們還會主動追蹤,每月收集1,000個樣本,以監測國內的病毒傳播情況和新的病毒變異。
中爪哇蘇科哈佐(Sukoharjo)的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 (資料來源: Afi Hermatova/Shutterstock.com)
推動疫苗接種已成為印尼政府控制疫情的首要舉措。根據衛生部的資料,截至2021年7月,我國已獲得近1.2億劑疫苗,其中超過1億劑來自科興。目前為止,全國有超過4,680萬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2,010萬人已接種兩劑。
印尼正致力把每日的疫苗接種數目增至200萬劑,且已提高接種目標,希望在2022年4月底前為超過2.08億的12 歲以上人口接種首劑疫苗。
目前,印尼的主要疫苗接種計劃Vaksinasi Program大致由政府資助,並覆蓋部分在印尼工作的外國人。當局又設立互助疫苗接種計劃(Vaksinasi Gotong Royong, VGR),允許私營和國有企業為員工和員工家屬購買疫苗,以加快接種進度。另外,政府還推出不同舉措,希望進一步鼓勵疫苗接種,例如為長者提供接送或上門接種服務等。
正如衛生部長Sadikin所說,印尼目前面對的問題是疫苗供應。我們很幸運能夠得到足夠的疫苗來達成接種目標,包括供應商已交付和承諾交付的疫苗。同時,我們正致力增加本地疫苗生產。其中,國有製藥公司PT Bio Farma現時負責將散裝科興疫苗包裝成個別針劑,並分發各地。
長遠而言,我們正研製本地疫苗,以確保疫苗長期供應不輟。目前,國內共有7款候選疫苗,當中兩款進展較佳,分別由Eijkman Institute與PT. Bio Farma,以及埃爾朗卡大學(Airlangga University)與PT. Biotis合作研製。
薛:新冠疫情對印尼經濟造成甚麼影響?印尼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印尼政府採取哪些措施支持企業和經濟?
Noegroho:
新冠疫情對印尼經濟造成沉重打擊。2020年,印尼的實質GDP收縮2.1%,是20年來首次出現衰退。雖然限制措施對控制病毒傳播至關重要,但卻無可避免令製造業和服務業大受影響,除面對外部需求下跌外,在工廠和商店一度關閉下,供應鏈及商業活動更陷入中斷。
印尼政府的一大關注焦點,是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和貧困問題。疫情期間,全國有200萬人失業,導致失業率上升1個百分點,250萬人陷入貧困。有見及此,印尼政府採取了強而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措施,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支援企業和人民。
根據財政部的資料,在2020年,國家經濟復甦計劃(PEN)提供的財政支援總額達到576萬億印尼盾(約410億美元),包括為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所得稅豁免、增值稅和進口稅退稅,以及行業支援計劃等,並增加醫護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多幫助。就2021年來說,PEN計劃總額增加近30%,預算達775萬億印尼盾,並將擴大支援範圍,以期加快經濟復甦,支持創造就業。
貨幣政策方面,我們的央行印尼銀行已先後多次減息,藉此提高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2021年國家經濟復甦計劃的重點政策。
(資料來源:《財政和經濟快訊—2021年9月》,印尼財政部
Fiscal & Economic Updates-September 2021, Ministry of Finance, Indonesia)
隨著近期的確診數字持續下降,大多數地區的社區活動限制應對級別已從最高的四級下調至二或三級,而生產和商業活動也在8至9月陸續恢復。因此,我們對2021年的經濟增長和就業情況感到樂觀。現時,印尼的GDP已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此,財政部預測2021年的實質GDP增長介乎3.7%至4.5%。
薛:印尼在疫後有甚麼發展重點,以支持經濟長期增長?香港企業應關注哪些重點領域?
Noegroho:
新冠疫情對經濟和社會造成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同時也突顯我們有必要繼續推行結構性改革,並為經濟帶來新機遇。疫情過後,印尼將致力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及吸引外商投資,冀能在短期內推動就業,並著手實現總統維多多提出的長遠目標,到2030年成為全球十大經濟體之一,2045年進一步躋身五大之列。
疫情期間,由於封城措施限制了日常活動,印尼的數碼經濟因而加快發展。舉例來說,根據谷歌(Google)的一項調查,從2019到2020年,電子商貿和網上媒體的商品交易總額分別增長超過50%和24%。此外,抗疫期間,印尼政府還推廣使用數碼服務,尤以醫護領域為然,例如使用遙距醫療和追蹤應用程式來協助控制疫情。
通訊及資訊科技部正致力加快國家數碼化轉型,其中有五大重點,包括將高速互聯網基建發展擴展到12,000多條村莊、建設國家數據中心、支持數碼領域的人力資源發展、為中小微企業和數碼初創企業提供電子商貿支援,以及為網上企業制訂個人資料保護法。
數碼經濟繼續為商業合作提供大量機會,以疫後來說,電子商貿、門戶網站建設和電訊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機遇將尤其豐厚。印尼期待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企業合作,由他們提供先進的技術產品和服務。
2021年基礎設施產出目標。(資料來源:《2021年國家預算案》,印尼投資部)
基礎設施是印尼疫後經濟發展的重點,預計可提供大量職位,改善就業情況,並讓民眾享有更優質的生活。在2021年,基礎設施預算達到432萬億印尼盾,發展目標涵蓋基本服務、運輸連接、能源和電力供應,以及資訊科技等領域。印尼還已制訂計劃,進一步促進國內採用再生能源。
另外,印尼政府又推出「印尼製造4.0」(Making Indonesia 4.0)計劃,以提高國內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就此,當局已認定7個必要產業,包括食品及飲料、紡織及服裝、汽車、電子、化工,以及製藥和醫療器械這兩個新增產業。政府預料到2030年,這些行業最多可帶動每年實質GDP增長提高兩個百分點,並創造超過1,000萬個就業機會。
薛:印尼有甚麼舉措支持海外公司,例如香港企業到當地投資和經營?
Noegroho:
印尼政府將外商投資視為推動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在2020年11月通過《創造就業綜合法》(通稱《綜合法》),希望進一步開放外商投資制度,支持經濟發展及就業。
《綜合法》涵蓋多個與促進印尼民眾就業有關的事項。外商投資制度方面,最顯著的修改是從負面清單轉為正面清單,開放新的領域,包括運輸、能源、分銷、建築服務、媒體和電訊等。
共有245類行業獲指定為優先行業,外國投資者可以享受各種優惠,包括免稅期、免稅額、進口關稅豁免及/或非財政優惠,例如更易取得營業執照、工作許可證、配套基礎設施,以及能源或原材料供應得到保證等。
印尼投資部已設立一個門戶網站,為有意在該國投資的外商提供相關資訊。
印尼還設有不同類型的經濟園區,共有48個工業園區、15個經濟特區、4個自由貿易區和10個旅遊區。這些園區配合不同行業的需求,為在園區內經營的企業提供額外優惠,例如企業所得稅減免、進口關稅豁免和增值稅退稅。
印尼15個經濟特區。(資料來源:印尼投資部)
薛:印尼有一些「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例如高速鐵路。疫情對這些項目有何影響?
雅加達-萬隆高鐵項目隧道。(相片來源:《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
Noegroho:
印尼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一帶一路」是一項重要倡議,有助印尼為急需的基礎設施融資。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以及卡揚河(Kayan River)水電站都是印尼「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例子。雖然疫情影響了一些項目的進度,原因是封城期間缺乏勞工,而暫停國際旅行也令海外工程師難以前往印尼,不過疫情的影響大體受控。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與第三大城市萬隆的高鐵預計於2022年底完工,較原先計劃的完工日期延遲大約1年。
薛:你對疫後印尼與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經濟關係有甚麼看法?印尼公司如何把握大灣區提供的機遇?
Noegroho:
香港一直是印尼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香港是印尼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2021年首6個月達23億美元。香港長期以來是印尼前5名的外商投資來源地,目前由香港公司投資的營運中項目超過1,100個。
目前印尼有許多行業需要投資,例如基礎設施、金屬、水和能源,以及資訊科技。近年有一些香港企業在印尼投資的成功個案。最引人注目的個案是香港長和集團與卡塔爾Ooredoo集團合併旗下的印尼電訊業務,成立印尼第二大電訊公司,總交易額達60億美元,也是迄今為止東盟區內最大宗的交易之一。
印尼傳統草本飲料jamu 汁。
印尼有很多產品可以滿足香港市場的需求。近期,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大力推動印尼食品出口。例如,我們相信印尼傳統草本飲料jamu汁是一種理想的產品,會廣受注重健康的本地消費者歡迎。
我們期待與香港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合作,進一步探索香港和大灣區的機遇。
- 金融及投資
- 醫療用品及醫藥
- 建造服務
- 東盟
- 東南亞
-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