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索大灣區初創:審時度勢
轉戰出口跨境電商
專訪廣州市嘉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何昌
2021年12月9日
曾詩韻
過去幾年,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如火如荼。何昌於2016年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始從事國內貿易,憑著對市場的敏銳觸覺,在2018年由國內貿易轉型從事出口跨境電商。其後為更好地配合業務發展,何昌於2020年創立廣州市嘉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在成都設立分公司及在深圳設有辦事處。何昌分享了在廣州創立服裝出口跨境業務的經過,以及如何善用廣州供應鏈配套和香港國際物流運輸的優勢,在疫情期間業務持續增長。
把握大灣區創業機遇
從事國內貿易業務的何昌,在2018年發現跨境電商貿易增長非常快。於是立即研究跨境電商的發展潛力,以及以「中國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的商機。為把握機遇,何昌於2020年4月在廣州市創立嘉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樂公司」),定位發展為一家服裝出口跨境電商公司。原本在福州市發展的何昌,為甚麼會到大灣區創業呢?何昌認為大灣區的各項政策包括稅收補貼、創業補貼、房租補貼、孵化器場地補助等,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加上中央政府鼓勵跨境電商發展,因此對在大灣區創業充滿信心。
廣州市嘉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何昌。
內地大灣區九市中,為甚麼揀選廣州呢?何昌表示感受到廣州這個城市在服裝跨境貿易領域的活躍、創業環境優良,於是到廣州重整旗鼓。他說:「選擇在廣州做全球貿易的切入點,是因為我們認為服裝行業在廣州的供應鏈及配套等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對我們來說,企業人才是可以培養的,但是生產供應鏈只能由當地市場主導。」他進一步分析廣州的優勢:「服裝領域很注重產業環境,政府對服裝行業的扶持以及配套措施都很重要1。在廣州,服裝的面料及輔料供應、加工廠配置等各個環節比其他城市更成熟、效率更高,一件服裝生產製作大約2至3天便完成。第二,我們看重人才,員工的專業性、對整個行業的瞭解程度和工作經驗等都很重要。廣州在這方面的人才較充裕。」不過,何昌表示作為初創公司也遇到資金不足的難題。他說:「短短1年多,我們的團隊由40人發展到100人,如果有資金支持的話,業務增長可能會更快。但現時的投資機構更注重投資規模較大的公司,以尋求更高回報,我覺得目前融資還是比較難。」
目前,嘉樂公司總部設在廣州,並分別於成都及深圳設有分公司及辦事處。何昌說明整體業務布局的因由。他說:「成都有不少高校,當地大學生就業選擇比較少,在成都可以招聘能力較強的畢業生。成都分公司負責網站搭建、服裝採購以及投放銷售等。深圳辦事處主要負責新媒體業務,由於深圳的網紅和推廣人才較多,因此我們把宣傳推廣的團隊設在深圳。」
跨境電商:新興貿易業態
嘉樂公司業務以歐美市場為主,並已覆蓋東南亞部分國家及地區。服裝產品涵蓋男女裝,除了一般上班服及休閒服外,更會因應市場需求提供當地潮流服飾。何昌舉例:「我們也提供美國流行街頭文化服飾及長青牛仔褲系列。我們的專業團隊每天從海外社交平台、時裝周等瞭解當前潮流趨勢。在服裝領域,歐美市場、東盟市場與中國市場不太一樣,消費者喜歡的服裝款式也不同,因此我們會根據每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風格去調整設計。」
服裝市場競爭激烈,初創企業如何成功突圍呢?何昌說:「企業要有品牌使命,為客戶、社會創造價值。我們正努力打造公司的品牌,鞏固品牌定位和增加客戶的忠誠度。因應海外市場,我們在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及抖音都有做宣傳。我們也有邀請外國的朋友做品牌推廣、網上帶貨。例如試穿我們的衣服、拍照、寫文案,然後上載到社交媒體宣傳。另外,我們也加入外國服裝行業的紅人聯盟,大家一起做推廣。針對特定市場,例如美國、德國等地,我們會做精細化營運、小語種2營運等。」
為了更好地發展網上銷售和善用數據資源,嘉樂公司已經在銷售廣告端應用大數據輔助,包括雲端存儲、智能系統等各方面。何昌說:「我們正不斷加强大數據對銷售的幫助,例如智能化廣告銷售、個性化推薦、用戶畫像分析等,做到更細緻的精準營銷。另外,跨境電商的訂單往往都是急單,而且服裝業的特徵是尺碼多、顏色多、款式多,因此我們通過科技創新管理生產設施,利用智能供應鏈製造生產、智能化倉儲等,進一步提升生產及管理系統。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的進出口貿易額不降反升。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6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增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何昌由國內貿易轉戰出口跨境電商貿易,可說是站在風口上。他表示:「盲目追求GMV3 (一定時間段內的成交總額) 不能為投資者及整個行業帶來很大回報。我們覺得提升品牌價值、得到消費者認同,以及建立與別不同的平台,才能帶來最理想的投資回報。」
善用香港國際金融和航運優勢
香港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何昌表示,公司有部分跨境業務在香港結算,也是香港註冊公司,為拓展未來業務作準備。他說:「香港分公司未來將負責海外合作部分,包括與臉書及Instagram等外國社交媒體合作。相比內地,海外企業普遍較熟悉香港的商業環境,海外客戶通常毋須簽證也可以到香港,加上在香港可以用英語溝通;我們到香港也很方便,因此,香港是內地企業與海外市場聯繫的最佳橋樑。」
另一方面,香港是自由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並無設置任何貿易壁壘,進出香港的貨品毋須繳付關稅。這對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何昌說:「香港是國際物流樞紐,我們有逾60%貨物是經香港出口。一般從廣州倉庫打包發貨,運到深圳羅湖,再到香港機場,然後經空運運往不同國家。當然,貨物經港珠澳大橋到香港機場也很方便。總體上,香港機場的國際航班較內地機場頻密,出口企業較易配合。」
跨境電商業務發展蓬勃,何昌認為香港的國際貨運航班未來需要增加班次以應付需求。他說:「空運包裹的運輸成本高,比如包裹運費通常每公斤60至80元,在旺季或疫情期間升至150元,但包裹仍會因航班不足而滯留香港機場中轉站。雖然客機偶然也會帶貨,但帶貨量有限,於是很多物流企業包機運貨。不過,每家物流企業情況不同,難以協調各方需求,導致物流成本增加。因貨物延遲到達目的地,客戶投訴率和退款率也隨之上升。」
創業者宜放眼大灣區
何昌身為創業者,他希望香港有專業平台提供免費的法律、財務和其他相關政策諮詢。他說:「一些初創業人士未必熟悉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法律和財務相關政策,有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法律人士或財務人員協助。另外,希望可以放寬內地工作人員到香港工作的政策,包括延長逗留時間等,為企業提供彈性安排。最後,香港生活成本很高,希望香港政府能加強對內地創業者在香港的支援,例如租金減免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何昌希望香港青年能登高望遠,發掘在香港以外的機遇。例如,香港與內地的大學生應增加交流,以及兩地大學生能到彼此兩地的初創企業實習等,加深對大灣區發展的認識和瞭解。
展望將來,雖然疫情對很多企業都造成嚴重影響,但何昌認為疫情加速了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他說:「早期歐美、東南亞的客戶不習慣在網上購物,疫情改變了他們的購物方式,同時也促使我們在業務模式上做了很多升級和創新改進。我們正準備為公司構建SaaS平台4和大數據中心,讓公司的運作更系統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
備註 1:以上文章源自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與滙豐合作的調研項目:《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初創生態》。
備註 2:受訪者在深度訪談所發表之言論只為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或滙豐之立場。香港貿易發展局或滙豐對受訪者言論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及適時性概不負責,若因上述內容產生或引致任何損失,香港貿易發展局或滙豐亦毋須負上責任。
1 編者按:廣州市政府於2018年推出《增城區牛仔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扶持辦法》及2021年廣州市發改委發布《關於精準扶持時尚產業重點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等措施。
2 小語種在此文中是指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
3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4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 的縮寫,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實時運行的軟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