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貿易數據分析香港在國家雙循環國際物流中的功能和角色
2021年10月21日
潘焯匡
香港是亞洲區內重要的物流樞紐,不少商家通過香港將商品運送到中國內地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將會推動發展高科技產業、擴大內需,以及持續深化全球貿易網絡。香港作為區內重要的物流樞紐,在雙循環發展格局的供應鏈中將有不少機遇,可以藉此鞏固香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地位。此文將分析2010-2020年的香港貿易數據,通過分析香港進出口商品的種類和運輸方式,剖析香港於區內供應鏈中的功能、角色及優勢,以便更有效籌劃未來香港貿易及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1. 進出香港商品變化
下表展示2010-2020年香港進出口商品貿易額變化:
2010-2020年香港首20位進口商品類別 (按香港貨物協調制度2位編號分類) (百萬港元) | |||||
商品種類 (2位編號及分類名稱) |
2010 |
2015 |
2019 |
2020 |
2010-2020年均增長 |
進口總額 |
3,364,840 |
4,046,420 |
4,415,440 |
4,269,752 |
2.4% |
85 電動機械、設備及其零件 |
1,469,365 |
2,061,305 |
2,409,998 |
2,495,273 |
5.4% |
84 機械及機械用具 |
448,893 |
479,624 |
519,691 |
521,648 |
1.5% |
71 珠寶及貴金屬 |
195,677 |
284,832 |
309,103 |
248,972 |
2.4% |
90 儀器及器具 |
107,176 |
115,509 |
138,434 |
138,562 |
2.6% |
27 礦物燃料和油 |
119,270 |
93,817 |
112,566 |
68,641 |
-5.4% |
33 香水及化妝品 |
16,808 |
30,983 |
50,057 |
66,364 |
14.7% |
39 塑料 |
116,427 |
92,050 |
64,598 |
55,342 |
-7.2% |
91 鐘錶 |
57,711 |
73,661 |
62,778 |
47,880 |
-1.9% |
02 肉類 |
32,956 |
40,965 |
42,362 |
40,876 |
2.2% |
08 水果和堅果 |
19,387 |
29,059 |
35,759 |
31,259 |
4.9% |
42 皮革製品 |
39,341 |
41,066 |
38,490 |
28,658 |
-3.1% |
61 針織服裝 |
68,385 |
56,644 |
41,226 |
28,306 |
-8.4% |
62 非針織服裝 |
53,663 |
51,717 |
40,717 |
27,839 |
-6.4% |
95 玩具 |
75,900 |
44,568 |
32,696 |
27,784 |
-9.6% |
97 藝術品及古董 |
6,080 |
18,741 |
38,283 |
22,414 |
13.9% |
87 汽車 |
29,109 |
37,733 |
28,990 |
22,333 |
-2.6% |
30 藥用產品 |
15,608 |
18,395 |
21,831 |
22,242 |
3.6% |
03 海產 |
21,331 |
24,342 |
23,451 |
20,064 |
-0.6% |
22 飲料、酒及醋 |
15,547 |
22,393 |
22,329 |
19,340 |
2.2% |
70 玻璃製品 |
12,144 |
15,490 |
16,494 |
19,291 |
4.7%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
註1:商品種類名稱經簡化處理,有關香港貨物協調制度編號的貨物詳細名稱及分類,請參閱政府統計處網頁。 | |||||
註2:為了讓讀者參考新冠疫情前的進口狀況,因此列出2019年的數據。 |
2010-2020年香港首20位出口商品類別 (按香港貨物協調制度2位編號分類) (百萬港元) | |||||
商品種類(2位編號及分類名稱) |
2010 |
2015 |
2019 |
2020 |
2010-2020年均增長 |
出口總額 |
3,031,019 |
3,605,279 |
3,988,685 |
3,927,517 |
2.6% |
85 電動機械、設備及其零件 |
1,405,385 |
1,930,431 |
2,355,155 |
2,417,041 |
5.6% |
84 機械及機械用具 |
427,815 |
502,051 |
551,473 |
579,913 |
3.1% |
71 珠寶及貴金屬 |
163,192 |
225,256 |
219,559 |
196,757 |
1.9% |
90 儀器及器具 |
109,042 |
113,235 |
140,482 |
142,879 |
2.7% |
39 塑料 |
109,405 |
95,327 |
70,769 |
62,002 |
-5.5% |
91 鐘錶 |
57,608 |
76,721 |
64,223 |
46,386 |
-2.1% |
33 香水及化妝品 |
8,020 |
14,858 |
31,369 |
38,149 |
16.9% |
95 玩具 |
87,449 |
57,142 |
42,846 |
35,628 |
-8.6% |
61 針織服裝 |
96,931 |
70,963 |
48,250 |
32,934 |
-10.2% |
62 非針織服裝 |
80,855 |
64,153 |
43,075 |
27,851 |
-10.1% |
42 皮革製品 |
46,739 |
41,352 |
34,493 |
27,304 |
-5.2% |
70 玻璃製品 |
7,553 |
18,519 |
24,440 |
25,500 |
12.9% |
08 水果和堅果 |
8,544 |
14,676 |
24,080 |
21,255 |
9.5% |
38 雜項化學產品 |
10,505 |
10,549 |
11,164 |
19,684 |
6.5% |
64 鞋履 |
43,328 |
30,315 |
23,220 |
16,479 |
-9.2% |
97 藝術品及古董 |
2,263 |
5,569 |
20,212 |
11,186 |
17.3% |
30 藥用產品 |
12,129 |
11,321 |
11,276 |
10,991 |
-1.0% |
74 銅及其製品 |
20,986 |
10,810 |
13,529 |
10,756 |
-6.5% |
49 印刷書本和報紙 |
14,743 |
14,718 |
13,058 |
10,719 |
-3.1% |
60 針織物 |
19,596 |
18,532 |
13,508 |
10,338 |
-6.2%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
註1:商品種類名稱經簡化處理,有關香港貨物協調制度編號的貨物詳細名稱及分類,請參閱政府統計處網頁。 | |||||
註2:為了讓讀者參考新冠疫情前的出口狀況,因此列出2019年的數據。 |
以上進出口數據顯示,貿易數據較年均增長率(進口年均增長率2.4%,出口年均增長率2.6%)高的貨物種類包括「85 電動機械、設備及其零件」(進口年均增長5.4%,出口年均增長5.6%)、「90 儀器及器具」(進口年均增長2.6%,出口年均增長2.7%)、「33 香水及化妝品」(進口年均增長14.7%,出口年均增長16.9%)和「97 藝術品及古董」(進口年均增長13.9%,出口年均增長17.3%)。
貿易數據較年均增長率低的貨物種類包括「39 塑料」(進口年均增長 -7.2%,出口年均增長 -5.5%)、「95 玩具」(進口年均增長 -9.6%,出口年均增長 -8.6%)、「61 針織服裝」(進口年均增長 -8.4%,出口年均增長 -10.2%)和「62 非針織服裝」(進口年均增長 -6.4%,出口年均增長 -10.1%)。
從以上數據可以初步推斷,現時經香港進出口的商品越趨集中於一些高增值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可以分成兩類:第一種是保安和運輸包裝及環境要求(如運輸時的溫度和濕度)較高的商品,例如珠寶和藝術品。第二種是貨值較高,而且需要進行暫存、分裝和中轉等工序的商品,例如電子零件、精密儀器零部件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對大部分商品不徵收進口關稅,企業可以自由安排零件,在香港進行整合,然後才整批運到位於內地或其他地區的工廠,降低成本之餘也能提升供應鏈效率。過去10年的貿易數據顯示,企業對香港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務及「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充分信任。
反觀一些加工程序較為簡單的商品(例如玩具和服裝),可以在同一地區完成所有製造流程,然後便直接將製成品運到消費市場所在地,運輸模式及路線比較直接。加上近年亞洲多地(尤其內地)物流設施漸趨完善,多個港口都已和世界各地建立穩定的航班及航線。相信因為以上原因,更多企業選擇將商品由生產地的港口直接出口,減省經香港轉運的成本,也因此香港此類商品貿易額近年呈現下滑的趨勢。
|
2020年進口額 |
2020年出口額 |
進口方式(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進/出口總額 |
4,269,752 |
3,927,517 |
48% |
12% |
38% |
1% |
1% |
37% |
13% |
48% |
2% |
0% |
但是,每一種商品實際採用哪種運輸方式? 不同商品的供應鏈有甚麼差別?上文的首20位進出口貨物類別表中共有25種商品,下表通過分析運輸方式進出口的貨值比率,簡要地分析這些商品的運輸方式;不過也需指出,貿易貨值與貿易量沒有必然對等關係:
機電產品及儀器
|
2020年 |
2020年 |
進口方式 (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 (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85 電動機械、 |
2,495,273 |
2,417,041 |
55% |
3% |
41% |
1% |
0% |
35% |
8% |
56% |
1% |
0% |
84 機械及機械用具 |
521,648 |
579,913 |
37% |
11% |
51% |
1% |
0% |
40% |
14% |
45% |
2% |
0% |
90 儀器及器具 |
138,562 |
142,879 |
38% |
12% |
50% |
1% |
0% |
46% |
12% |
40% |
1% |
0% |
87 汽車 |
22,333 |
8,356 |
7% |
71% |
20% |
1% |
0% |
8% |
60% |
7% |
25% |
0%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機電產品及儀器的運輸方式特點,在於空運和陸運運輸的貨值比率較高,海運的貨值比率較低(「87汽車」除外)。機電產品及儀器進出口貨值中的陸運貨值比率較高,顯示不少機電產品及儀器經香港以陸路方式往來中國內地南部省份。此類商品比較常見的運輸方式是經空運進口到香港,然後陸運出口到中國內地;或者經陸運由中國內地進口,再經香港空運出口到世界各地。部分機電產品及儀器也會經海運進出口,但相信其單價貨值普遍較低,或者體積較龐大。
如上文所說,「85 電動機械、設備及其零件」是10年來進出口貨值增幅較年均增長率高的商品之一,2019年廣東省規模以上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工業總產值是2010年的2.2倍(名義計算),佔廣東省總工業總產值比率由2010年的22%上升至2019年的28%4,某程度上可以反映為何此類商品是香港貿易額最多的類別,以及為何其貿易額能持續增長。
「87汽車」以海運運輸較多,主要是因為汽車及其零件大多體積龐大,而且並不是季節性商品,時效性不高,所以海運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運輸方法。
名貴消費品
|
2020年進口額 |
2020年出口額 |
進口方式 (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 (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71 珠寶及貴金屬 |
248,972 |
196,757 |
81% |
2% |
15% |
1% |
2% |
73% |
12% |
13% |
1% |
1% |
33 香水及化妝品 |
66,364 |
38,149 |
61% |
31% |
7% |
1% |
0% |
11% |
17% |
49% |
23% |
0% |
91 鐘錶 |
47,880 |
46,386 |
69% |
2% |
25% |
3% |
1% |
71% |
10% |
13% |
5% |
2% |
22 飲料、酒及醋 |
19,340 |
5,066 |
16% |
52% |
4% |
5% |
23% |
4% |
38% |
37% |
21% |
0% |
97 藝術品及古董 |
22,414 |
11,186 |
96% |
2% |
1% |
0% |
0% |
95% |
3% |
2% |
1% |
0%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名貴消費品的進出口方式以空運為主,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保安考慮,使用空運能減少運輸時間,間接地降低運輸風險;第二是時效性,這些名貴消費品不少是季節性商品(例如香水、化妝品、節慶飾物等),企業需要準時將商品運到消費市場。「33 香水及化妝品」的出口額中,多達49%是經陸路出口,顯示香港是內地重要的國際品牌香水及化妝品分撥中心之一。
值得留意的是,河運分別佔「33 香水及化妝品」和「22 飲料、酒及醋」出口貨值23%及21%。這是因為在香港統計分類中,經水路運輸到澳門的貨物按河運計算。2020年,香港出口到澳門的「33 香水及化妝品」和「22 飲料、酒及醋」分別佔該商品種類出口總額23%及24%5,顯示香港是澳門發展旅遊及消費市場的重要物流夥伴。
一般消費品
|
2020年進口額 |
2020年出口額 |
進口方式 (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 (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42 皮革製品 |
28,658 |
27,304 |
66% |
7% |
23% |
3% |
0% |
52% |
32% |
8% |
8% |
0% |
61 針織服裝 |
28,306 |
32,934 |
32% |
15% |
48% |
6% |
0% |
38% |
52% |
6% |
4% |
0% |
62 非針織服裝 |
27,839 |
27,851 |
32% |
13% |
39% |
16% |
0% |
38% |
53% |
5% |
4% |
0% |
95 玩具 |
27,784 |
35,628 |
10% |
10% |
66% |
14% |
0% |
16% |
72% |
10% |
2% |
0% |
30 藥用產品 |
22,242 |
10,991 |
63% |
32% |
4% |
1% |
0% |
24% |
33% |
22% |
20% |
1% |
70 玻璃製品 |
19,291 |
25,500 |
10% |
31% |
60% |
0% |
0% |
6% |
6% |
87% |
1% |
0% |
64 鞋履 |
17,090 |
16,479 |
34% |
20% |
38% |
8% |
0% |
34% |
42% |
17% |
7% |
0% |
60 針織物 |
9,966 |
10,338 |
3% |
11% |
81% |
5% |
0% |
7% |
77% |
14% |
3% |
0% |
49 印刷書本和報紙 |
7,917 |
10,719 |
12% |
7% |
59% |
23% |
0% |
9% |
71% |
17% |
2% |
1%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一般消費品中,除了「42 皮革製品」主要以空運進出口,以及「30 藥用產品」主要以空運進口外,其他大部分普通消費品的進口貨值以陸運較多,出口貨值以海運較多。這顯示位於內地的製造業企業會將製成品以陸路方式運到香港,然後通過香港港口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消費市場。海運運輸成本一般較低,適合運送單價普遍較低的商品,如服裝、玩具、鞋履等。
「70 玻璃製品」進出口貿易中,陸運貨值分別佔60%及87%,顯示香港是中國內地玻璃聚集地之一。來自內地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玻璃製品會於香港聚集,然後經陸路運到內地。
食品
|
2020年進口額 |
2020年出口額 |
進口方式 (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 (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02 肉類 |
40,876 |
3,091 |
6% |
86% |
8% |
0% |
0% |
0% |
76% |
0% |
24% |
0% |
08 水果和堅果 |
31,259 |
21,255 |
8% |
88% |
4% |
0% |
0% |
0% |
6% |
92% |
2% |
0% |
03 海產 |
20,064 |
2,481 |
39% |
36% |
26% |
0% |
0% |
15% |
61% |
9% |
15% |
0%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食品中,「02 肉類」和「03 海產」的進出口貿易額差距較大,顯示大部分進口的肉類和海產應該屬於本地消耗。由於部分消費者對海產新鮮要求較高(如進食日式刺身),這些海產需盡快從產地運到香港,所以有一定比率海產經空運進口。大部分出口的水果和堅果是經陸運出口(92%),顯示現時香港已成為內地進口水果和堅果消費市場的其中一個主要物流中轉站。
工業用品
|
2020年進口額< |
2020年出口額 |
進口方式 (貨值比率) |
出口方式 (貨值比率) |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空運 |
海運 |
陸運 |
河運 |
其他 | |||
27 礦物燃料和油 |
68,641 |
3,681 |
0% |
69% |
0% |
1% |
29% |
0% |
88% |
3% |
10% |
0% |
39 塑料 |
55,342 |
62,002 |
9% |
57% |
30% |
4% |
0% |
12% |
25% |
56% |
7% |
0% |
38 雜項化學產品 |
16,809 |
19,684 |
40% |
26% |
33% |
1% |
0% |
40% |
16% |
42% |
2% |
0% |
74 銅及其製品 |
8,799 |
10,756 |
19% |
56% |
24% |
1% |
0% |
3% |
28% |
51% |
17% |
0%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工業用品中,「39 塑料」及「74 銅及其製品」主要以海運進口,陸運出口,由此可以判斷這兩類商品主要運送至中國內地工廠作工業原料之用,而這兩類商品主要以海運進口的原因是貨物體積較大,海運較符合成本效益。「38 雜項化學產品」進出口貿易中,空運和陸運貨值比率較高,顯示香港是連接海外國家與地區及中國內地的化學產品中轉站。「27 礦物燃料和油」的進出口貿易額差距較大,顯示香港進口的礦物燃料和油主要用於本地市場。
3. 具體商品分析
儘管在上文的論述中,香港作為亞洲高增值物流中心的觀念逐漸成形,但只從香港貨物協調制度2位編號分析並不足夠。下表列出2010-2020年間,在上文提及的25個香港貨物協調制度2位編號商品種類中,部分出口額錄得大幅增長(超過200%增長)的香港貨物協調制度8位編號商品種類。
2010-2020年間部分錄得超過200%出口額增長的香港貨物協調制度8位編號商品種類 (百萬港元) | |||||
編號 |
商品名稱 |
2010 |
2019 |
2020 |
2010-2020增長 |
85171200 |
蜂巢式網絡或其他無線網絡的電話 |
51,850 |
240,116 |
212,971 |
310.7% |
84718090 |
自動資料處理機的其他部件,未列明或未包括在其他編號 |
11,597 |
34,702 |
52,501 |
352.7% |
84111200 |
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超過25千牛頓 |
7,708 |
47,272 |
50,230 |
551.7% |
84713010 |
手提式自動資料處理機,筆記簿型 |
7,692 |
36,737 |
44,320 |
476.2% |
33049990 |
美容、化妝及護膚用品(藥物除外),未列明或未包括在其他編號 |
2,310 |
20,036 |
27,815 |
1104.3% |
85299014 |
非特種用途的取像模塊 |
4,872 |
20,158 |
25,269 |
418.6% |
84715000 |
除分項8471 41或8471 49外的處理部件,無論是否在同一機座上裝有下列一種或兩種部件:儲存部件、輸入部件、輸出部件 |
5,542 |
24,781 |
23,491 |
323.9% |
70031900 |
非夾絲玻璃片,鑄製及軋製,未加工,未列明或未包括在其他編號 |
19 |
16,010 |
17,946 |
93872.0% |
97011000 |
油畫、圖畫及粉畫,全由人手繪製,但4906項內的繪圖或帶有手工繪製或手工裝飾的製品除外 |
1,050 |
15,518 |
7,591 |
622.7% |
38220090 |
其他診斷或實驗試劑及經核證參考材料,但3002及3006除外 |
1,731 |
2,211 |
7,474 |
331.7% |
91012100 |
自動上弦的腕錶,非電動,無論是否裝有秒錶設施,外殼用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金屬製 |
1,570 |
7,335 |
5,691 |
262.4% |
71102100 |
鈀,未鍛造或粉末狀 |
878 |
817 |
4,620 |
426.5% |
08106000 |
榴槤,新鮮 |
678 |
3,569 |
4,542 |
570.1% |
90132000 |
激光器,但激光二極管除外 |
587 |
3,114 |
4,148 |
606.6% |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
註:為了讓讀者參考新冠疫情前的出口狀況,因此列出2019年的數據。 |
歸納上表列出的商品種類,可以觀察到以下要點:第一,部分商品價值較昂貴之餘也是危險品。手提電話(編號85171200)及手提電腦(編號84713010)因為內置鋰電池,在運輸此類商品時要以危險品的方法處理,以免在運輸途中短路起火。香港有完善的空運貨物檢查機制,且自2021年7月起實施出口貨物百分百安檢安排。通過使用X光設備檢查貨物,可以減低危險品未經妥善處理便登上貨機的機會。香港全球空運網絡廣闊,加上安檢制度完善,相信是不少商家採用香港出口商品的原因。
第二,不少出口額錄得大幅增長的貨物是原料和半製成品。取像模塊(編號85299014)、鈀金屬(編號71102100)及激光器(編號90132000)是精密電子工業所需的原料和零件。近年,香港原料及半製成品佔香港轉口貿易比率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35.0%上升至2020年的44.1%6。由此可見,香港是亞洲區內重要的工業原料及零件中轉站。
第三,不少商品需要特別處理,例如榴槤(編號08106000)需使用冷鏈保鮮處理、非夾絲玻璃片(編號70031900)需要防碎處理、名貴腕錶(編號91012100)需加強保安等。企業選擇通過香港運輸此種商品,除了是因為市場需求大及香港擁有便利的進出口制度外,還相信是因為香港物流設施具國際化水平,以及物流企業能提供適切的物流服務,確保貨物能妥善送達目的地。
渦輪噴氣發動機(編號84111200)出口增長顯著,相信是因為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近年穩健發展。2015年香港分別進口及出口206及234部渦輪噴氣發動機、2020年的進出口量分別上升至602及553部(2019年進出口數據分別為509及542部)。在2020年香港進口的602部渦輪噴氣發動機中,有236部來自中國內地7。根據國際貿易中心貿易地圖(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Trade Map),2020年香港是全球第四大渦輪噴氣發動機出口地(貿易額計),佔全球該商品出口額14.6%。由此可見,香港發展成為亞洲航空樞紐,不單促進了空運物流發展,還帶動了飛機維修服務發展。
4. 小結
從以上分析可見,香港在全球物流領域的優勢在於高端物流服務。從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角度看,香港是中國企業(包括香港企業)出口高增值產品至世界的理想地點,原因包括香港與全球有緊密聯繫、便於進行暫存、分裝和中轉等工序,以及擁有具國際水平的物流企業和設施,可確保貨物得以安全運輸。同時,香港也通過良好的物流配套,助力國家發展高科技產業、消費升級和發展龐大內需市場。雖然近年內地不少地區積極發展物流設施和行業,但香港仍能憑藉制度、設施及人才供給等優勢,繼續成為中國連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因此,香港要鞏固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地位,可以從優化高端物流服務入手。近年全球物流發展進入轉型期,除了更廣泛應用科技外,行業也正朝更專業化方向邁進。冷鏈物流、危險品物流、貴重貨物物流、藥品物流等正在物流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香港只要作出加強人才培訓、增加物流設施建設、鼓勵科技應用(例如採用自動化物流及人工智能)等舉措,輔以本身的地理和「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便能與中國內地物流設施優勢互補,在積極參與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同時,鞏固其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地位。
附錄:香港與內地各省、市及自治區的貿易數據分析
上文的分析主要將中國內地看成一個整體,但其實中國內地共有31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幅員廣闊。由於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公開數據沒有顯示貨物來自至哪一個省、市及自治區,就算貨物是以陸運進口,也只能推斷貨物較大機會來自鄰近的廣東省。
為了更瞭解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關係,以下列表顯示內地各省、市及自治區與香港於2010及2019年的貿易數據。這些貿易數據取自各省2011年及2020年出版的統計年鑒,以及各省海關網頁。與香港的統計方式不同,經香港轉口至內地的貨物大部分不會算作來自香港的進口貨物。因此以下貿易數據只能從內地對香港出口貨物的角度作出分析,觀察2010及2019年各省、市及自治區出口貨物至香港的演變。而且,因為各種原因,部分省、市及自治區與香港貿易數據並沒有充足資料,所以以下貿易數據及分析僅作參考之用:
2010及2019年各省、市和自治區與香港的貿易額 | ||||||
|
2010貿易額 |
2019貿易額 |
2010出口額 |
2019出口額 |
2010進口額 |
2019進口額 |
廣東 |
15,875,900 |
15,940,200 |
15,278,600 |
15,640,800 |
597,400 |
299,400 |
上海 |
2,275,100 |
2,821,400 |
2,104,600 |
2,628,000 |
170,500 |
193,400 |
江蘇 |
1,854,944 |
2,688,575 |
1,794,679 |
2,660,497 |
60,265 |
28,077 |
北京 |
632,334 |
1,074,278 |
401,337 |
1,015,690 |
230,997 |
58,588 |
湖南 |
105,503 |
918,775 |
104,524 |
881,352 |
979 |
37,423 |
廣西 |
102,611 |
822,880 |
99,012 |
716,413 |
3,599 |
106,468 |
福建 |
471,928 |
738,013 |
455,702 |
727,439 |
16,226 |
10,574 |
陝西 |
61,215 |
500,735 |
57,596 |
500,218 |
3,619 |
517 |
浙江 |
669,764 |
470,873 |
644,393 |
394,226 |
25,371 |
76,646 |
江西 |
111,391 |
396,691 |
106,306 |
390,795 |
5,085 |
5,896 |
山東 |
沒有資料 |
384,132 |
沒有資料 |
365,553 |
沒有資料 |
18,579 |
湖北 |
132,979 |
362,591 |
125,849 |
360,494 |
7,130 |
2,097 |
河南 |
65,030 |
305,297 |
64,280 |
304,861 |
750 |
436 |
重慶 |
23,530 |
287,993 |
23,198 |
284,092 |
332 |
3,902 |
天津 |
266,867 |
262,975 |
202,393 |
251,567 |
64,474 |
11,407 |
雲南 |
22,316 |
254,835 |
21,742 |
254,269 |
574 |
566 |
黑龍江 |
33,453 |
205,877 |
31,395 |
205,330 |
2,058 |
547 |
貴州 |
16,315 |
162,858 |
16,313 |
161,539 |
2 |
1,319 |
安徽 |
35,917 |
144,931 |
31,015 |
132,136 |
4,902 |
12,795 |
遼寧 |
292,175 |
133,752 |
281,236 |
128,155 |
10,939 |
5,596 |
河北 |
38,808 |
123,042 |
36,712 |
102,486 |
2,096 |
20,556 |
寧夏 |
沒有資料 |
60,768 |
沒有資料 |
31,284 |
沒有資料 |
29,485 |
海南 |
沒有資料 |
54,942 |
58,406 |
41,409 |
沒有資料 |
13,533 |
甘肅 |
8,200 |
32,633 |
7,863 |
32,149 |
337 |
484 |
山西 |
23,777 |
24,381 |
23,350 |
24,367 |
426 |
14 |
吉林 |
9,159 |
5,973 |
7,974 |
5,901 |
1,185 |
72 |
新疆 |
沒有資料 |
5,126 |
沒有資料 |
4,978 |
沒有資料 |
148 |
青海 |
3,325 |
沒有資料 |
3,322 |
833 |
3 |
沒有資料 |
內蒙古 |
沒有資料 | |||||
四川 |
沒有資料 | |||||
西藏 |
沒有資料 | |||||
資料來源:各省、市及自治區2011及2020年統計年鑒,以及各省海關網頁 | ||||||
註:部分省、市及自治區的貿易數據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提供的平均匯率。2010年1美元兌6.6227元人民幣,2019年1美元兌6.8985元人民幣 |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觀察到數個特徵:
第一,廣東省與香港的貿易額多年來一直大幅拋離其他省、市和自治區。這表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於雙循環供應鏈中最重要的功能和角色。
第二,香港與北京和長三角地區(浙江、上海、江蘇和安徽)貿易往來十分緊密,這顯示香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的供應鏈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
第三,中國西部省、市和自治區(如廣西、陝西、重慶、雲南和貴州)與香港貿易額9年來大幅增長。相信除了近年當地產業發展迅速外,還因為當地不少企業都更願意使用香港的設施和物流服務出口貨物至其他國家和地區。
因此,香港要深化與全國各省、市和自治區的商品貿易往來,首先可以優化高端物流服務,藉此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及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產業和消費升級的需要。
第二,香港可以與南部及西部省、市和自治區深化物流合作。2019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目的是通過強化中國西部多個省、市和自治區的海陸交通網絡,使中國西部的國內及國際貿易物流通道更順暢,助力國家經濟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規劃》中提及要「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在國際航空航線等方面的相互對接」,香港可以向西部省、市和自治區推介其於空運物流方面的優勢,成為該地區企業空運進出口貨物的首選。這樣,香港不單可以擴大物流客源,更可以深入參與國家西部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
1 資料來源:香港國際機場
2 資料來源:香港海運港口局
3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20年數據。
4 資料來源:《廣東統計年鑒2011》及《廣東統計年鑒2020》,根據國家統計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範圍於2007至2010年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從2011年開始,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5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6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7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