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童裝轉售市場茁壯成長
專訪Retykle行政總裁Sarah Garner
2021年11月8日
文美琪
轉售是減少碳排放並實現全球環保目標的重要工具,其業務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的3R原則,即再用(Re-use)、回收(Recycle)和減量(Reduce)如出一轍。在香港,轉售大體上仍屬非正式行業,交易主要以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的方式進行,不過也有少數例外,例如汽車、婚紗和裙褂等高價商品便是。今時今日,由於人們在商業投資和決策過程中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和管治(簡稱ESG)因素,加上消費者環保意識日高、新冠疫情下電子商貿蓬勃興旺,即使轉售價格較低的物品在商業上也變得可行。因此,環保意識深厚的企業家已嘗試把轉售的概念推展至其他領域,包括時裝。
轉售平台
Sarah Garner從事高檔時裝採購多年,熟悉物流業務,自2016年起便把她的綠色願景付諸行動,創辦童裝和孕婦裝網上轉售平台Retykle,讓用戶寄售和購買二手名牌童裝和孕婦裝,享受方便順暢的一站式體驗。
經過近6年時間,Retykle的用戶人數已增長至350,000,許多都是這個轉售平台上的買家兼賣家。在今年初成功籌集一輪種子資金後,Garner計劃把公司的ESG足跡擴展到其他亞太市場,包括新加坡和澳洲,把她在香港建立的成功模式引進當地。
時裝業佔全球碳排放量的10%[1],因此這個行業加強可持續發展,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至關重要。由於大眾喜愛時裝,據估計,工廠每秒產生的紡織廢料可裝滿一輛垃圾車,可是目前只有不到1%的服裝被回收利用。因此,越來越多經濟體在其工業減碳計劃中強調時裝業的重要角色。
歐盟是個突出的例子。今年初,歐盟發布路線圖,概述可持續紡織業策略[2]。發展轉售渠道等循環商業模式,以扭轉「速食」時裝帶來的危害及難以持續的消費模式,已成為該行業減少碳排放行動的關鍵部分。
減省麻煩
Retykle是亞洲第一個買賣二手高檔嬰童和孕婦服裝的網上轉售平台。Garner憶述該平台建立前的市場情況:「那時候,基本上沒有正式的二手嬰童和孕婦時裝市場。由於沒有正式渠道,家長和準媽媽主要依靠社交媒體或討論區來購買二手服裝,更要處理整個買賣和交收過程。」孩子快高長大,每當他們要更換新衣時,家長應該耗費時間轉售還是內疚地丟棄完好如新的衣物?身為兩孩之母的Garner決定為其他家長解決這個兩難問題。
Garner成立Retykle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簡單方便的一站式平台,寄售他們的二手童裝和孕婦裝。為減省轉售過程的麻煩,該平台承擔賣家的所有責任,從收貨到定價及交貨,收取約為標價一半的佣金。平台提供品質保證服務,以降低損壞、出錯或假冒的風險。
Retykle致力為二手時裝買賣提供方便順暢的體驗。
Garner表示,Retykle的轉售模式在商業上行之有效,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他們確立服務範圍,只接受高檔童裝和孕婦裝。這類產品在二手市場上備受家長追捧,而且這些高檔時尚產品來自知名品牌,品質有保證,轉售價值因此最高。Garner從事高檔時裝業多年,經驗豐富,十分欣賞這類服裝的優越品質。她指出,設計師品牌或奢華品牌普遍對產品設定非常高的標準。
Retykle會檢查每件寄售物品的真偽和品質。資料來源:Retykle
為進軍這個市場,Retykle組建了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對平台接收並上架的每件物品進行真偽和品質檢查。他們首先根據品牌的目測特徵檢視每件物品,而系統會自動標記較常遭假冒的品牌,以便人員進行更仔細的檢查。他們會徹底檢查每件物品的品質,確保完好,符合「全新未剪牌」、「完好如新」或「狀況良好」其中一項預定標準。只有經證實為真貨而且品質過關的物品,才會在平台放售。
借助自動化優化業務流程。資料來源:Retykle
善用自動化
Retykle初步做出成績後,Garner和她的團隊便借助自動化的力量,優化整個業務流程,從而提高效率及擴大轉售平台的處理能力。物流方面,Garner創辦Retykle之初,須單人匹馬到處取件,後來才把取件預約系統與網上平台整合起來,並建立內部物流團隊。至於產品如何定價及上架,現時每項物品會根據若干標準自動定價,例如產品狀況和當前零售價等。產品的詳細資料,例如名稱和產品說明,則是根據產品圖像由視覺搜尋工具自動生成。
Garner表示,他們嘗試推行自動化時,盡職調查是最具挑戰性的業務流程之一,不過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要實現自動化也不無可能。以二手品牌手袋為例,現有的人工智能監察器已經可以從品牌官網和其他可信的參考網站提取圖像,與二手手袋的圖像比較,從而評估其真偽。
消費者具環保意識
如今,Retykle的用戶已增至350,000名,平台上架的寄售商品數量超過150,000件,平均庫存周期不到30天。Garner認為,平台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公司的業務模式日益成熟,還在於香港和亞太其他地區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日增。
Garner承認,在她創辦Retykle時,購買二手商品在許多市場往往被視為有失顏面,只有法國和英國等少數地方除外。正因如此,在Retykle開業首兩年,顧客大多是在港工作和居住的法國和英國人。然而,隨著社會加強環保教育,加上疫情推動各界更重視ESG因素,Garner發現越來越多時裝消費者轉向奉行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逐漸接受購買二手商品。Retykle的顧客調查也顯示,在2020年,ESG已取代品牌因素,成為該轉售平台用戶購買二手貨的首要動機,反映綠色消費主義正在香港興起。
Retykle向消費者說明轉售模式的環保效益。資料來源:Retykle
Garner認為,新冠疫情大大促進全球邁向可持續發展,喚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責任感。為保持領先地位,她與團隊加大力度吸引新顧客,包括於2021年7月在香港主要購物區設立一家快閃店,宣揚Retykle的ESG理念,同時展開更多數碼營銷攻勢。由於購買二手貨比正貨便宜得多,對疫情下前途難測、收入下降的消費者來說,Retykle不啻是個福音。在這些因素帶動下,Retykle在充滿挑戰的一年裡把營業額翻了一番。
Retykle在銅鑼灣開設快閃店。資料來源:Retykle
環保品牌
Garner表示,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消費者,都越來越留意那些自稱支持環保的品牌和產品是否言行一致。她鼓勵品牌採取行動,優化業務營運,以符合新常態下公眾普遍對ESG抱持的期望。例如,Retykle與致力減少全球碳排放的非牟利組織「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合作,並於今年較早時取得「氣候中和認證」。Garner與團隊花了數月完成認證過程,其中包括衡量每項業務流程的碳足跡,選擇並資助一個碳信用項目以抵銷碳足跡,以及為來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制訂策略。
Retykle已取得「氣候中和認證」。資料來源:Retykle
除使用環保包裝和其他廣泛採用的減碳方法外,Garner還主張採用The Billie System等服裝升級再造技術,令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循環不息。The Billie System由龍達紡織(Novetex)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合作研發,能回收報廢存貨,以及一些不宜捐贈但也不應丟棄的物品所含的紡織廢料。
Garner又談到Retykle如何讓用戶瞭解平台取得的ESG成果。除投入時間和致力追求碳中和外,她還與碳中寶(Carbonbase)合作,向用戶顯示減碳資訊圖,目的是幫助買賣雙方明瞭,通過該平台買賣二手時裝,代替丟棄舊衣或購買新品,能讓他們減少了多少碳足跡。事實證明這項功能十分有效,能加強用戶在購買時裝時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決心。碳中寶是一家本地初創公司,專門提供氣候變化軟件,致力宣揚採取有效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性。
Retykle的減碳資訊圖讓購物者看到自己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資料來源:Retykle
從供應方面來看,Garner認為,任何品牌在疫後擴大規模及策劃新舉措時,都應致力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談到公司將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她說:「Retykle即將拓展國際市場。我們計劃盡可能在當地建立供應鏈,而非跨境銷售。我們相信這樣最能減少碳排放。」
[1] The impact of textile production and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歐洲議會,2021年3月3日。
[2] Roadmap of EU Strategy for Textiles Published,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2021年1月12日。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嬰兒產品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