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前景:愛爾蘭
2021年9月15日
陳永健
2020年2月29日,愛爾蘭衛生防護監測中心錄得該國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至今已有18個月。在全球疫情爆發的第一年,愛爾蘭是極少數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歐洲國家之一,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錄得令人羨慕的3.4%增幅,與歐盟各國平均收縮超過6%形成鮮明對比。事實上,受到疫情影響,當地失業率超過20%,為歷來新高;政府也實施堪稱歐洲最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各行各業幾乎無一不受影響,工作場所和企業關閉的時間也比歐洲其他國家長得多。在這背景下,該國經濟仍有增長,實屬難得。
愛爾蘭的經濟表現令人鼓舞,主要原因是製藥業和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的出口,在先進免疫藥和零部件生產的帶動下大幅增長,前者有默克(Merck,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稱為默沙東(MSD))的抗癌藥Keytruda (pembrolizumab),以及楊森生物科技(Janssen Biotech)的銀屑病藥Stelara (Ustekinumab)等,而這兩家公司最近都擴大了在愛爾蘭的產能。同時,市場對各種抗疫產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例如霧化器、呼吸機和其他治療及防護設備。同時,強制居家措施也帶動了智能產品和家用設備等各類電子產品的需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愛爾蘭是全球第五大新冠病毒相關產品出口國,佔全球供應量的7%。
愛爾蘭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高德朗(David Costello)
陳:愛爾蘭的疫苗接種進度如何?政府有沒有時間表或路線圖,希望在某個限期前達到為大部分人口接種的目標?
高:愛爾蘭科學家一直站在新冠病毒相關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希望可找出徹底扭轉疫情發展的應對方法,如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Michael Ryan博士、歐洲藥品管理局執行主任Emer Cooke,以及兩位參與研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教授Adrian Hill和Teresa Lambe。
因此,自疫情爆發至今,愛爾蘭一直相信科學,最顯著有力的證據就是我們的疫苗接種工作。
愛爾蘭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協調下,於2020年12月29日展開疫苗接種計劃。截至2021年9月初,全國已接種超過700萬劑疫苗,92%的成年人已接種至少1劑,逾88%已完成接種。就疫苗接種而言,以人口超過300,000的地區計,愛爾蘭躋身世界前15位。考慮到國內有五分之一人口為15歲以下,目前並不符合接種疫苗的年齡規定,有此成績可謂相當驕人。
疫苗接種計劃分階段進行,以年齡及易受感染程度為主要考慮原則,優先接種者為最容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例如在長期護理院舍居住的65歲或以上長者,以及前線醫護人員。上述安排成效顯著,現時70歲以上人士已100%完成接種,60至69歲組別的接種率超過98%,50至59歲則逾96%。有見及此,總理以電視直播的形式向全國講話,公布愛爾蘭全面重開的路線圖。為此,我們將推行疫苗加強劑接種計劃,這是個關鍵因素,讓我們能夠放寬剩餘的限制措施,趕及在政府設定的期限即10月22日全面解封。
資料來源:歐洲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ECDC)
陳:在政府於疫情期間提供的支援措施下,愛爾蘭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你預期在疫苗接種計劃的推動下,經濟會在甚麼時候開始復甦?
高:愛爾蘭的GDP於2020年整體實現正增長。最近的數據顯示,愛爾蘭的GDP在今年第一季增長8.7%後,第二季再上升6.3%,整體經濟按年擴增22%,主要是受跨國公司主導的出口業帶動。由於我們與英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所以在這段時期我們其實要面對疫情和英國脱歐造成的雙重打擊。雖然我們的經修正國內需求(MDD,衡量個人、政府和投資支出的數據)在2020年實際下降5.4%,但是在2021年上半年卻增加了8.4%。
在2020和2021年,政府就疫情提供的相關支援已達380億歐元。其中,我們於2020年7月23日公布74億歐元的就業刺激計劃,用於支援企業、工人、培訓、技能訓練和重啟經濟。在2021年的預算案,我們額外撥出近120億歐元,用於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這些措施為受各級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個人和企業提供重要幫助。
然而,國內經濟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衝擊,其中旅遊、款待(酒店和餐廳)、娛樂和航空業在2021年初仍然面對嚴峻挑戰。於是,在歐盟支持下,愛爾蘭政府公布36億歐元的國家經濟復甦計劃,加大力度幫助並支持民眾和企業,試圖減少疫情對愛爾蘭造成的「傷疤」或永久性影響。該項計劃圍繞三大優先領域:推進綠色轉型;加速並擴展數碼化改革和轉型;以及推動社會和經濟復甦、創造就業機會。
現時,歐盟設有總額達1.2萬億歐元的2021-2027年長期預算,以及8,070億歐元[1]的「下一代歐盟」臨時復甦計劃。愛爾蘭作為受惠國之一,預計2021和2022年可在「下一代歐盟」的最大組成部分—復甦和復原計劃下獲得9.15億歐元的資助,以彌補疫情造成的直接損害,並為疫後更綠色、更數碼化和更具抗逆力的未來作好準備。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
現時,我們正處於夏天旅遊旺季,越來越多行業重新開業,包括住宿服務、電影院、劇院、健身中心、休閒中心和體育賽事等。這些場所和活動都會限制人數,以確保符合社交距離要求。
愛爾蘭作為「重新開放歐盟」(Re-Open EU)倡議一員,同意引入相互認可的歐盟新冠數碼證書,以便民眾在歐盟、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境內安全旅行和自由流動。證書確認持有人:(1)已接種新冠疫苗,(2)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或(3)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後現已康復,因而可免除隔離等旅行限制。
在疫情爆發前,愛爾蘭曾經每年吸引多達1,160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到訪,比全國人口總數還要高得多。2019年,我們招收的國際學生中,以中國內地和香港學生人數最多。這些人際交流是愛爾蘭發展全球關係的核心,在符合必要的安全規程和公共衛生指引下,我們非常期待再次向世界各地的朋友敞開大門。
莫赫懸崖是愛爾蘭最著名的懸崖。相片來源:愛爾蘭旅遊局
卡舍爾岩是標誌性的教會遺址,也是愛爾蘭的主要景點之一。相片來源:愛爾蘭旅遊局
喬治街拱廊是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第一個購物中心,也是歐洲最古老的購物中心之一。相片來源:愛爾蘭旅遊局
陳: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都轉戰電子商貿市場,人們也習慣了在家工作、學習和做運動。自疫情爆發以來,愛爾蘭在數碼化轉型方面有甚麼發展?這些行為變化會對愛爾蘭的疫後消費和產業格局帶來甚麼影響?
高:疫情已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在疫情過後,我們仍要繼續適應「新常態」下的生活。自疫情爆發以來,愛爾蘭不同行業的數碼化進程都呈現指數級加速。
愛爾蘭是電子商貿的先行者,2017至2019年的網上零售增長達到160%,是類似研究所得的平均年增長率的5倍。據估計,2020年,多達三分之二的愛爾蘭網上零售商錄得超過100萬歐元銷售額,而在疫情之前只有41%的業者有此成績。[2]
在長期實施封城措施下,愛爾蘭許多機構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支援團隊都推出了簡便有效的遙距工作規程,加上全國數據架構穩健,令社會得以廣泛地轉向採取在家工作安排。
疫情期間,愛爾蘭公司紛紛建立新的數碼商業模式、工作模式和創收策略,而客戶的態度和行為也發生變化。以雲端為基礎、通過數碼形式實時交付的商業資訊服務越來越廣被接受,推動企業提供更多更佳的數碼化解決方案。
鄉郊居民方面,最近一項以年輕農民和鄉郊青年為對象的調查顯示,超過47%受訪者表示對目前能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感到滿意,53%表示希望疫後可以在家或遙距工作中心工作。畢馬威愛爾蘭(KPMG Ireland)的另一項研究也顯示,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分別有高達84%和80%的行政總裁認為,遙距工作不會減少可用的人才,反而有助擴大人才庫。許多愛爾蘭公民還提到,網上提供各種各樣的工具和資源,促使他們在疫情期間投入更多時間遙距學習新技能。
陳:去年全球貿易和投資飽受疫情打擊,許多旅行和商業計劃都要擱置或推遲。展望2021年及以後,你認為以愛爾蘭與香港的合作而言,哪些行業或領域最有可為?
高:最近幾個月,我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員進行了非常有建設性的對話,包括行政長官、財政司司長、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愛爾蘭各界最關注的問題是雙方如何找到一個可行辦法,使愛爾蘭與香港之間的旅行風險評估常規化,並認可愛爾蘭在應對疫情方面的卓越成效。就此,愛爾蘭商家入境香港時,須遵守的檢疫要求應與歐盟同業看齊,這點非常重要,且將有助於以公平對等的方式恢復面對面的商務交流和國際旅行。
正當全球都聚焦推動疫後復甦時,愛爾蘭也很關注英國脫歐的問題。就愛爾蘭與香港的貿易關係來說,英國脫歐是另一個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英國脫歐後,在歐洲國家之中,愛爾蘭現在應該是最大的普通法及英語國家。以優質營商地點來說,愛爾蘭和香港一直得到很高的評級,因此愛爾蘭顯然是理想的合作夥伴,可協助港商到歐盟貿易投資。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某些行業的潛力甚佳,尤其是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製藥和醫療科技、農業綜合企業和航空等,這些行業或可發揮帶頭作用,引領社會逐步有序地恢復正常。
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
疫情期間,愛爾蘭的金融服務業充分展現其抗逆及適應能力。根據愛爾蘭金融服務公會(Financial Services Ireland)在2020年7至8 月進行的一項調查,在其155個成員中,80%認為愛爾蘭將繼續是具吸引力的金融服務類外商直接投資地點。即使在愛爾蘭政府實施的防疫限制下,9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然可以迅速應對,並繼續為當地和全球客戶提供服務。
愛爾蘭金融服務和相關金融科技業務的增長空間龐大,因此是兩地合作最有可為的領域之一。我們於2019年4月和9月分別在愛爾蘭和香港宣布推出「愛爾蘭金融」(Ireland for Finance)策略,繼續支持這個行業在國內進一步發展。策略的目標是令愛爾蘭於2025年成為專業國際金融服務的全球首選地點之一,並加強與香港等重要金融中心的聯繫和合作。
該策略的一大支柱是將愛爾蘭發展成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愛爾蘭企業局(Enterprise Ireland)是愛爾蘭的國家貿易和投資機構,也是全球最活躍的金融科技種子投資者之一,致力推動愛爾蘭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該機構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已超過18年,在香港的金融生態系統中推廣愛爾蘭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過去3年,愛爾蘭都派出全場最大的國際代表團參加香港金融科技周。
在金融科技世界眾多不同領域中,愛爾蘭被視為監管科技(regtech)的全球領導者之一。愛爾蘭的監管科技公司在解決亞洲各地迅速出現的風險和合規問題方面經驗豐富。愛爾蘭企業局在《亞太地區監管科技狀況報告》中,曾詳細分析香港何以成為亞太地區其中一個監管需求激增的主要市場。
多家愛爾蘭監管科技公司都積極在香港發展業務。Fenergo是愛爾蘭監管科技界的「獨角獸」,在業內也是金融機構客戶生命周期管理軟件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最近,該公司在香港開設辦事處,並為主要銀行提供監管新客開戶方面的支援。MCO (MyComplianceOffice)與亞太地區各地的金融企業合作,通過自動化行為風險管理,應對與日俱增的監管、執法和合規壓力。Know Your Customer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設有辦事處,致力加強企業符合「瞭解你的客戶」(KYC)和「瞭解你的業務」(KYB)規定的能力,提供簡化新客開戶程序的解決方案,在這方面聲譽鵲起。
上述策略還在我們制訂和實施可持續金融政策,以及轉型成氣候中和經濟體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愛爾蘭是最先從全球化石燃料公司撤資的國家之一。2018年,愛爾蘭通過《2018年化石燃料撤資法案》,當時我們的主權發展基金—愛爾蘭策略投資基金完成從38家全球化石燃料公司撤資6,800萬歐元的工作。2021年首4個月,在都柏林泛歐交易所(Euronext Dublin)上市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債券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317%,發行額達到202億歐元,而去年的數字為49億歐元。截至2021年4月底,該交易所的ESG債券累計發行額已超過930億歐元。
愛爾蘭在可持續金融領域資歷深厚,ESG債券市場的發展也令人鼓舞。香港方面,金融管理局於2021年5月就為期3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公布指引。該計劃由「債券資助先導計劃」與「綠色債券資助計劃」整合而成,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於4月份發布經修訂的綠色投資指引,並更新綠色債券發行規則。這些舉措料可鼓勵更大規模的債券發行,並吸引現時一些對可持續發展事業持觀望態度的投資者。
我出任愛爾蘭駐香港總領事初期,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在2018年10月見證愛爾蘭可持續金融組織(Sustainable Finance Ireland)與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簽署諒解備忘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為香港設定目標,要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令香港在可持續金融和低碳經濟轉型方面進行跨司法管轄區合作的範圍更清晰明確,尤以香港與愛爾蘭之間的合作為然。
製藥和醫療科技
愛爾蘭是全球製藥和醫療科技中心之一,輝瑞(Pfizer)、強生(Johnson & Johnson)、羅氏(Roche)和艾伯維(AbbVie)等全球知名的業界龍頭均於我國設立基地。預料在2021年以至未來多年,愛爾蘭經濟將繼續受惠於醫療儀器和藥品出口的持續增長。
從這場疫情可見,企業對市場需求靈活敏捷地作出回應十分重要。許多愛爾蘭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轉向開發與款待行業有關的解決方案,涵蓋接觸者追蹤、旅客安全和衛生透明度等領域。愛爾蘭與德國、美國、瑞士和中國並列為全球五大醫療科技樞紐,已經加快生產醫療儀器和醫療用品,盡力滿足全球對霧化器、呼吸機和其他治療和防護設備的殷切需求。
例如,全球最大的獨立運作醫療儀器製造商美敦力(Medtronic),已經把人手增加1倍有多,並轉為全天候生產呼吸機;Aerogen也擴大產能,製造更多通過呼吸機向危重和深切治療病人提供噴霧藥物的產品。此外,為醫療科技用家生產呼吸機、霧化器和醫療監測設備的M&M Qualtech,報稱其產能需求比疫情前高3至5倍。
除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大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外,我們也希望得到來自增長市場的投資,其中中國內地可能是最重要的投資來源。舉例來說,我們爭取到一家中國公司在歐洲進行最大規模的生命科學綠地(創建)投資。此外,無錫藥明生物技術在都柏林與貝爾法斯特中間的城鎮敦多克(Dundalk)建設了一所大型生產設施。
許多愛爾蘭公司運用其創新能力,想出緩解疫情的辦法。軟件開發公司NearForm與愛爾蘭公共醫療保健系統Health Service Executive合作開發全國新冠病毒追蹤(Covid Tracker)應用程式,現時不僅在愛爾蘭使用,還獲北愛爾蘭、直布羅陀、蘇格蘭以及美國特拉華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地採用。駐香港總領事館的場所內,也採用了Novaerus的產品,該公司使用納米技術開發便攜式空氣消毒設備,以滅活空氣中的微生物,恢復並維持室內空氣質素,提供防禦病毒和細菌的一線保護,確保顧客和市民得到最先進的防護,不易受到空氣傳播的病毒感染 。
其他在疫情期間開發解決方案的創新者還有:
- Swiftqueue,提供新冠病毒緊急檢測中心優化預約軟件;
- Daon,提供幫助乘客和員工重返機場的生物辨識和身份證明解決方案;
- Taoglas,提供協助實行人群管制以保持社交距離的解決方案;
- SilverCloud Health,幫助用戶應對新冠疫情對精神的影響的開放平台;
- NewsWhip,提供新聞報道跟進和社交媒體分析服務;
- Aerospace Software Developments,提供飛機座椅套的清潔監控服務;
- Edgescan,提供遙距工作的網絡安全服務;以及
- Kastus,提供適用於觸屏或其他表面的全天候抗菌專利塗層技術。
香港是全球醫療服務樞紐,也是世界領先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再者,全港第一家智慧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現已投入服務,該院在護理及醫院管理各方面,充分利用流動技術、物聯網以及無紙化護理模式的最新進展。這些因素對愛爾蘭與香港進行合作十分有利。
農業綜合企業
全球對愛爾蘭食品飲料的需求日益強勁,在香港也許較少人注意到這一點,但是當中的商機確實不容忽視。人們對食品的期望越來越高,要求這些產品安全衛生及符合環保之道,在全球爆發疫情之後尤其如此。在這趨勢下,愛爾蘭的優質食品勢必備受注目。預料我國的乳製品將繼續供不應求,而市場對豬肉和羊肉出口的需求,將繼續為愛爾蘭的肉類生產商提供支持,尤以亞洲、非洲和中東市場為然。
由於長達10年的多元化策略和 Origin Green 計劃取得成果,現時愛爾蘭農產品已出口到超過180個國家。如今該計劃與超過53,000個農場和 324 家愛爾蘭食品飲料公司合作,負責全國約 90% 的食品飲料出口。愛爾蘭食品飲料業的成功,從該國減少依賴英國市場可見一斑,特別是在2016 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後,尤為顯著。自英國舉行公投決定脫歐以來,愛爾蘭的食品飲料出口增長16%,達到19億歐元,其中亞洲市場增長14%,達到14億歐元。
愛爾蘭威士忌馳名世界,釀製威士忌的歷史也比其他地方更為悠久。我們認為,隨著香港人日益欣賞愛爾蘭威士忌的深度和多樣性,愛爾蘭威士忌在港的銷路也會節節上升。
隨著全球經濟恢復增長,愛爾蘭食品委員會(Bord Bia)為2021年及以後制訂的行動計劃、方案和優先事項,將聚焦於為整條供應鏈,從農場到餐桌等不同環節創造價值。香港是個自由港,世界各地的食品飲料薈萃於此,大有條件協助初涉亞洲市場的愛爾蘭公司推廣旗下美食。
航空
至於航空業,包括飛機租賃和融資方面,有一點令人相當驚訝,就是在全球多達27,000架飛機的商業機隊中,有 8,000架是由設於愛爾蘭的公司管理,即使我作為愛爾蘭總領事也頗感意外。全球有超過50家航空租賃公司以愛爾蘭為基地,在15大租賃公司中就有14家設於愛爾蘭,管理全球63%的租賃機隊,資產總值超過1,590億歐元。這主要歸功於我們擁有穩健的法律和監管架構,包括多達70多項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此外,我們
還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力資源。舉例來說,我們提供歐洲首個航空金融碩士課程,以培育相關人才。
瑞安航空(Ryanair)於1984 年成立,總部設於都柏林,目前是歐洲最大的航空集團,以乘客人數計是全球第五大,以機隊規模計是第八大。在正常的航空年度,每兩秒便有1架由愛爾蘭公司租賃的飛機起飛,每10 架飛機中就有 3 架在愛爾蘭註冊。
當然,2020年和2021年的情況遠非正常,全球有30%的機隊仍處於停航狀態。不過我們認為,有充分理由保持樂觀。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繼續表明,需求有明顯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數地區都有不少飛機重新啟用。
資料來源:瑞安航空
現時約有120家航空公司使用香港國際機場,航班飛往全球約220 個目的地。香港國際機場將繼續擔當航空客運樞紐的角色,便利休閒和商務旅客往返愛爾蘭及亞洲各地。此外,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航空樞紐,也將創造更多雙邊協同效應。
- 金融及投資
- 醫療用品及醫藥
- 食品及飲料
- 香港
- 西歐
- 愛爾蘭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