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發布十四五應對人口老齡化方案
2021年7月23日
為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擴大養老托育服務有效供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制定了《「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托育服務體系及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示範3個主要建設任務,目標到2025年,進一步改善養老、托育服務基礎設施條件,增加普惠性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托育服務水平等。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制定城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區分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對於基本養老服務,明確受益範圍和基礎標準,體現政府責任;對於非基本公共服務,提出發展目標,加大對社會力量的支持。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參與城市的政府將出台政策支持包,與參加主體簽訂合作協議,將政策支持包落實到城企聯動具體項目,保障參加主體享受到承諾的優惠政策,並明確參加主體責任。
政府遴選3個建設任務的項目時,會優先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並積極向脫貧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等重點地區傾斜。3個建設任務的項目內容包括:
養老服務體系
建設養老服務體系任務包括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新建或改擴建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護理能力和消防安全能力、強化對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並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支持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養老服務。此外,於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中,政府會通過措施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發展「社區、醫養、旅居、培療轉型養老」類項目,包括:
- 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養老服務設施和帶護理型床位的日間照料中心。支持連鎖化、綜合化、品牌化運營,增加家庭服務功能模塊,強化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等服務能力;
- 支持社會力量建設專業化、規模化、醫養結合能力突出的養老服務機構,完善長期照護服務的標準規範,加強專業護理人才培養儲備,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務水平,促進康復輔助器具推廣應用。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建設項目原則上床位數應在50張及以上,床均面積控制在30-50平方米之間;
- 支持普惠旅居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托育服務體系
建設托育服務體系任務包括新建或利用現有機構設施、空置場地等改擴建,建設一批公辦托育服務機構,支持承擔指導功能的示範性、綜合性托育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同時擴大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支持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服務機構,支持公辦機構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探索發展家庭育兒共享平台、家庭托育點等托育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於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中,政府會通過措施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建設,包括:
- 支持社會力量發展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和綜合托育服務機構。新建、改擴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連鎖化、專業化的托育服務設施,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普惠托育服務;
- 支持工業(產業)園區、用人單位等利用自有土地或設施新建、改擴建托育服務設施,普惠托位要向社會開放提供;
- 培育承擔一定指導功能的示範性托育服務機構,發展互聯網直播互動式家庭育兒服務,鼓勵開發嬰幼兒養育課程、父母課堂。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示範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示範任務包括支持兒童勞動教育、自然教育、課外實踐、科技體驗、素質拓展等校外活動場所設施建設;以及支持城市街區、道路、社區以及學校、醫療機構、公園、圖書館、綠地等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適兒化改造。政府將支持加強兒童校外活動場所設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適兒化改造。項目建成後應向所在地全體適齡兒童提供公益或普惠性服務,但營利性項目不納入支持範圍,單項投資較少的一般項目也不納入支持範圍。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