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十四五」規劃邁向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2021年6月21日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6月9日發布《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深圳市於「十四五」期間的詳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2035年發展遠景目標。包括到2025年,要把深圳市建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成為法治城市示範,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範法治社會,營商環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體系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成為城市文明典範,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特徵更加鮮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顯,時尚創意引領全球;成為民生幸福標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市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此外,深圳市於「十四五」期間的具體發展目標包括:
- 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新經濟發展國際領先,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
- 創新能級顯著提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躋身世界一流,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左右,原始創新能力實現較大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
- 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開放多元、兼容並蓄、創新創意、現代時尚的城市文化特質更加鮮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文化產業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建成一批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形成更具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殷實、更安康、更舒適。
- 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以先行示範標準推動碳達峰邁出堅實步伐,大氣、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持續提升,PM2.5年均濃度低於20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地表水Ⅳ類以上,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市更美麗。
- 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能,努力成為超大型城市現代化治理的典範。
資料來源: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