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前景:西班牙
2021年6月23日
陳永健
2020年2月25日,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的Virgen del Rocío醫院錄得該國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隨後,這個歐盟第四大經濟體實施居家令、限聚令和出行禁令等措施,以致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西班牙是最多旅客到訪的國家之一,在2019年接待了約8,400萬名旅客,排名僅次於法國。然而疫情使西班牙的旅遊和酒店業遭受重創,預計到2022年才能回復正常。在全球爆發疫情的第一年,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GDP)大跌10.8%,跌幅為歐洲最大。
西班牙駐香港及澳門高級商務專員兼副總領事(經濟及商務)Cristina Teijelo
西班牙的疫苗接種計劃開始時遇上阻滯,其後逐漸改善,截至2021年6月中,該國已接種超過3,300萬劑疫苗。雖然變種病毒株構成的風險令人擔憂,不過隨著廣泛實施的禁足令逐步放寬,備受疫情打擊的西班牙經濟可望強勁復甦。
西班牙政府推出保就業及支援企業的短期紓困措施,將得到歐盟新融資工具的輔助,尤其是「下一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計劃。在2021至2026年期間,西班牙最多可獲得1,400億歐元補助和貸款,預料將為其經濟轉型提供新動力。該國於1986年加入歐洲共同體,此後發展迅速。今天,西班牙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數碼化,類似的復興景況有望再現。預計西班牙GDP在2021年可增長5.9%,2022年將增長6.8%。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專訪西班牙駐香港及澳門高級商務專員兼副總領事(經濟及商務)Cristina Teijelo,以瞭解西班牙及其企業如何作好準備,在疫後與香港夥伴合作拓展亞洲市場。
陳:西班牙的疫苗接種進度如何?政府有沒有時間表或路線圖,希望在某個限期前達到為大部分人口接種的目標?
Teijelo:西班牙的疫苗接種策略與歐盟的建議一致,由西班牙藥品及醫療器械管理局(AEMPS)負責全國17個自治區和50個省的疫苗購買和分發工作。
資料來源:西班牙衛生部
自歐洲初期出現的疫苗生產、運輸和分發問題得到解決後,西班牙的疫苗接種計劃已加快步伐,每周增至可為350萬人接種。截至2021年6月15日,在全國4,670萬人中,已有2,140多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佔人口超過45%,而27%即逾1,280萬人已完成接種。我們的目標是到7月19日的一周,能有2,500萬人完成接種。到8月底,應該可以做到70%的成年人口群體免疫。
陳:在政府於疫情期間提供的支援措施下,西班牙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你預期在疫苗接種計劃的推動下,經濟會在甚麼時候開始復甦?
Teijelo: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之大,前所未有,我們必須果斷及時地應對。因此,西班牙政府推出紓困方案,包括由財政預算直接提供支援以及流動資金措施,總額相當於GDP的20.5%,以減輕疫情對經濟的直接損害。這些措施應可奠下堅實基礎,讓經濟從2020年的急劇收縮中反彈回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估計,西班牙有望在2021年和2022年強勁復甦,經濟增長率約為6-7%,是發達經濟體中最高的增幅。
西班牙政府的復甦計劃圍繞4個關鍵領域,即數碼轉型、持續發展、性別平等和包容共融。我們將利用來自「下一代歐盟」融資工具的資源,通過「『西班牙做得到』(España Puede)復甦、轉型和復原計劃」,推出1,400億歐元的公共投資,並期望帶動私營部門另外投資5,000億歐元。除了提供救助計劃,推動西班牙GDP於2022年底重返升軌外,包含170項改革的方案將有助國家產業結構更新換代,提高長遠增長潛力,幅度相當於GDP的2%。
西班牙已於6月7日重開邊境,容許已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包括來自香港的旅客,以配合歐盟早前就推出歐盟數碼新冠病毒證書所達成的協議。該證書將於7月1日正式推出,讓已完成接種疫苗、在早前感染後康復,或檢測屬陰性的歐盟公民可在歐盟內部自由流動。這些是重要的舉措,讓包括西班牙在內的成員國得以減輕疫情對旅遊零售、酒店住宿等重要行業造成的壓力。
陳: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都轉戰電子商貿市場,人們也習慣了在家工作、學習和做運動。自疫情爆發以來,西班牙推行數碼化轉型的情況如何? 你認為這些行為變化會對西班牙的消費和產業格局帶來甚麼改變?
Teijelo:早在疫情爆發之前,西班牙的數碼化進程便已開展多年,且近年發展速度持續加快。據歐盟委員會研究,西班牙在部分數碼化指標上於歐盟內部排名很高, 95.4%的家庭可以在家上網,全國有93.2%人口自認經常使用互聯網。同時,我們的光纖網絡覆蓋範圍為歐洲最廣,流動網絡屬最先進之列,全國80%的人口可享用5G連接。
新冠疫情促使西班牙加快數碼化轉型的過程,無論是數碼視聽服務、遙距辦公還是網上教育都蔚然成風。去年,雖然高峰時段的電訊服務需求遠超以往,但我們的電訊網絡發展成熟,且展現出強大的處理能力,一直以穩定、可靠和安全的形式全力運作。在新常態下,這項資產是西班牙的一大競爭優勢。
隨著疫情蔓延、國際供應鏈斷裂,以及當局實施出行限制和社交距離等措施,西班牙的整體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大幅收縮,但網上銷售額按價值計卻較2019年同期增加了5.6%,而這段時期正是封城措施實施之時。2020年,有在網上銷售產品的公司佔比從19%增至25.4%;54%的西班牙消費者有在網上訂購商品和服務。
除網上購物外,在2020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曾經使用電子政府服務。超過70%的西班牙人定期使用網上銀行服務,而上網預約醫療服務者也超過40%,比例之高在歐盟排第二位。
這次疫情也揭示西班牙急需根據歐洲數碼策略推進數碼化轉型。2020年7月23日,政府提出「西班牙數碼2025議程」。該議程旨在為整個社會提供數碼途徑和技能,促進企業和業界的數碼化和研發,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為此,議程提出在2021年至2023年投資110億歐元。
西班牙大有條件充分把握新常態帶來的商機。舉例來說,西班牙擁有高效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包括50個機場,其中大部分有國際直航連接;歐盟最大的公路和高速公路網;世界第三大的高速鐵路網;以及46個海港,當中包括4個歐洲主要港口,分別是阿爾赫西拉斯(Algeciras)、瓦倫西亞(Valencia)、巴塞羅那(Barcelona)和畢爾巴鄂(Bilbao)。因此,西班牙就是一個現成的合作夥伴,可以與國際貿易商和物流業者攜手,為亞歐商路提供服務。
陳:全球貿易和投資飽受疫情打擊,去年許多旅行和商業計劃都要擱置或推遲。展望2021年及以後,你認為以西班牙與香港的合作而言,哪些領域最有可為?
Teijelo:我們建議在國外尋求商機的西班牙公司應考慮以香港為樞紐,通過跨境電子商貿方式把產品銷往中國內地和亞洲廣大地區。他們可以利用升級版「貿發網採購」等企業對企業(B2B)採購平台,以及這些平台的優質數據庫和全面的專業知識,有效地發掘潛在商機。
香港、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消費市場發展成熟且競爭激烈,西班牙的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要進入這些市場,殊不容易,不過網上分銷渠道可以助一臂之力。例如,在2020年,香港領先的本地網上購物平台HKTVMall錄得的收入增加了1倍有多,足見香港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加速改變。西班牙公司拓展香港市場時,也有考慮這些轉變。我們認為,西班牙公司最有可為的產品類別有雜貨、健康及美容產品、家庭用品,以及母嬰用品。
毫無疑問,全渠道銷售將是今後的發展大勢。因此,除了網上銷售外,我們認為線下市場也蘊含龐大潛力。西班牙號稱美食之國,因此我們期望有更多西班牙食品和飲料通過超級市場、專門店和款待行業等渠道,進入亞洲市場。我們的葡萄酒、啤酒、芝士、水果、肉類和海鮮特別受歡迎。同時,由於亞洲消費者的收入提高,品味要求日趨成熟,各種來自西班牙的消費品,例如珠寶、家居布置用品,以及專營皮具、服裝、香水和其他時尚配飾的知名品牌,無論是主攻奢華還是大眾市場,其實體零售業務預料也會增加。
西班牙與香港在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也有合作機會。例如,總部位於瓦倫西亞的Jeanologia是全球紡織業轉型的領導者,使用專業技術來提高生產力,減少用水和能源消耗,並消除有害的排放物和廢物。該公司最近在香港設立一家350平方米的創新中心,該設施既是進行高生態效益牛仔褲生產整染的微型工廠,也是培訓本地公司的專業技術分享中心。
另一例子是造紙業的全球先鋒Papel Aralar。近年,塑膠造成的污染問題備受關注,要求生產工序不用塑膠的呼聲日益高漲,而造紙業也因此呈現復興之勢。該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客戶出口卷筒紙,「說服」不少製造商在產品中轉用紙張來代替塑膠,一些成功例子包括一家全球快餐連鎖店的芝士漢堡黃色包裝紙,以及青島市一家啤酒廠使用的酒瓶標籤。
同時,基建公司Acciona則在制訂策略,準備在香港奠下的堅實基礎上,把業務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該公司於1993年來到香港,第一個項目是參與建設汀九橋。該橋長達1,177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斜拉橋之一,於1998年完工。2020年1月,由該公司擔任主要成員的聯營公司,獲水務署委任設計、建造、管理和維護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那是香港新建及最大的海水化淡設施。
最後,西班牙文化是世界上最豐富、古老及多元的文化之一,而在香港推廣西班牙文化和語言的機會甚多。現時全球有超過5.5億人說西班牙語,人數排行第二,僅次於漢語。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每年在香港舉行過千次西班牙語官方考試。該項考試由薩拉曼卡大學(University of Salamanca)設計及認可,並由塞萬提斯學院(Cervantes Institute)及其認可合作夥伴舉辦。前者於1218年成立,是西班牙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後者於 1991年由西班牙政府設立,是個全球性非牟利組織。
陳:你對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有甚麼看法?西班牙的公司,包括初創企業或和規模較大的企業,是否熱衷於參與大灣區或「一帶一路」項目?香港公司如何能提供最適切的幫助?
Teijelo:西班牙公司很清楚香港可作為大灣區的門戶,幫助他們在區內市場發掘商機。不少西班牙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已在香港建立亞洲據點,以便處理製造和採購事務,尤其是服裝、玩具和化工等行業。其他公司則以香港為便捷的營運基地,借助《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提供的優惠,在大灣區拓展商業活動。CEPA是內地與香港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以及經濟技術合作。
香港是自由港,擁有豐富的商貿經驗,善於處理各地複雜的報關事宜,又能靈活地整合存貨,配送到區內各地,因此大多數西班牙企業家都視香港為開展大灣區業務的理想平台。此外,香港的消費市場非常成熟,能為有意進入亞洲市場的新產品、營銷理念和構想提供絕佳的測試場地。
一些來自西班牙的世界級物流公司已在香港經營多年,為西班牙與拉丁美洲之間的貿易往來提供服務。拉丁美洲在歷史上是許多西班牙公司的腹地,他們多年來在當地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商網,根基雄厚。
在最近這段充滿挑戰的時期,很多設在香港的西班牙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都受惠於香港政府推出的各項紓困措施。這些措施籌劃得宜且覆蓋全面,為在港經營的西班牙公司提供重要支援,幫助他們抵禦疫情的衝擊,順利過渡到新常態。
我們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各經貿部門和機構,包括香港貿發局和投資推廣署保持聯繫,並對這份良好的關係充滿信心。我們會定期交換意見並進行合作,也很歡迎香港公司和投資者來西班牙發掘貿易和投資機會。西班牙是一個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國家,擁有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並提供全面的稅務優惠和豁免,可充當海外投資者的策略樞紐。
香港貿發局將於2022年10月在馬德里舉辦大型B2B活動「成就機遇 首選香港」(Think Business, Think Hong Kong),以吸引西班牙公司利用香港的服務平台,開拓亞洲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我們非常期待與到訪的高層代表團見面。屆時,代表團的成員可以享受西班牙的宜人天氣、世界級美食,以及欣賞令人讚嘆的景觀。西班牙有超過200家米芝蓮(Michelin)星級餐廳,在2021年屬全球第五多,且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數量之多僅次於中國和意大利。
位於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富麗堂皇,氣派十足,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
奎爾公園(Park Güell)由著名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í)設計,充滿奇幻色彩。
馬略卡島的卡羅穆爾海灘(Caló des Moro)擁有潔白細沙,海水清澈碧綠,是當地一大秘境。
聖米格爾市場(Mercado de San Miguel)位處馬德里市中心,是搜羅西班牙美食的必到之處。相片來源:西班牙投資促進局/Blanca Berlin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西歐
- 西班牙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