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市場致勝之道:體育用品普及化
專訪迪卡儂香港市場部總監林欣喬(Matthew Lam)
2021年5月17日
新冠疫情下,不少行業於2020年出現自全球金融危機後的首次萎縮,其中包括體育用品業。同時,這場疫情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許多企業仍在細算去年經濟活動斷裂造成的損失,不過一些早悉先機、靈活應對業態轉變的公司,卻能提高產品銷路和營業收入,其中許多是香港的運動器材和配件出口商,尤其是從事露營用品、釣魚用具、單車裝備及帆船用品等領域的業者。2020年,這些產品的出口合計增長達7%。
疫情爆發及隨之而來的出行限制,使在家工作和學習成為新常態,同時也令人們越來越重視身心健康。當局實施社交距離和疫情防控措施後,民眾未能前往體育場館和健身中心,在這情況下,不少人改為在家鍛煉及進行個人戶外運動。
資料來源:《2021年全球體育用品業報告》(The Global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Report 2021),麥肯錫與世界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聯合發布
由於社交活動減少,加上許多大型體育活動取消或延遲,因此健身愛好者有較多時間可以嘗試新的訓練方法。有些人參加錄製或直播的虛擬健身課堂,或者在家中設立有智能設備的健身房,例如互動健身單車、嵌入傳感器的拳擊手套、觸屏顯示跑步機和人工智能(AI)驅動的智能鏡子等。這些習慣的改變讓不少新興品牌和科技公司受惠。
為瞭解體育用品業如何適應時勢,向前發展,以及在這股健身熱潮下,歐洲首屈一指的體育用品零售商如何在香港拓展業務,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專訪了迪卡儂香港市場部總監林欣喬(Matthew Lam)。
迪卡儂香港市場部總監林欣喬。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陳:2020年爆發疫情,體育用品業的表現如何? 香港市場的情況是否較世界其他地區為佳?
林: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運動愛好者不得不適應新的現實狀況,體育品牌、運動場館、健身中心、體育用品製造商和零售商也是如此。去年疫情反覆,防控措施時鬆時緊,雖然市況曾短暫復甦,可是許多企業還是蒙受損失。
公眾明顯比以前更加重視健康。一些業界研究員指出,業者正在開發更多數碼平台和工具。疫情下,數碼健身服務的使用量大增,包括網上單車、瑜伽、普拉提、芭蕾提斯(barre)和其他鍛煉課程。
體育用品的使用場地,已從大型健身中心轉移到小型健身房和家居環境。例如,一些廣受歡迎的網上單車課程,一次可以培訓50,000多人,而一般的室內單車健身中心,通常最多容納數十部單車。
有見定期做運動的市民與日俱增,疫情期間更有很多人參與網上課堂,因此我們決定大舉投資,為供應商和顧客引進數碼解決方案,確保從產品諮詢、付款購買到會籍管理,都有絕佳的網上體驗。
與其他國際大都會的居民一樣,香港人的生活作息相當勞碌。許多人把運動和鍛煉視為減壓的良方。我們作為領先的體育用品零售商,當然希望顧客能去發掘感興趣的新運動,選擇優質產品,並為他們的運動器材和配件進行測試維修或升級換代。
因此,我們於2015年經網上渠道進入香港市場之後,很快便在銅鑼灣和旺角購物區開設兩家小型實體店。現時,我們在將軍澳開設的旗艦店面積達72,000平方英尺(7,000平方米),是全港最大的體育用品店,提供70 種不同範疇的室內外運動用品,包括遠足、籃球、足球、跑步、單車、網球、羽毛球、露營、滑雪、瑜伽和交叉訓練等。顧客可以在店內觀摩並試用他們感興趣的體育用品,這種體驗是不能從數碼渠道獲得的。慶幸的是,即使我們在疫情期間遇到不少困難和變數,最終還是成功在2020年開設九龍灣和中環分店。我們剛在2021年4月增設沙田和馬鞍山分店,並宣布在今年夏季開設屯門分店。
迪卡儂將軍澳店是全港最大的體育用品店。
迪卡儂在新冠疫情嚴峻的2020年開設新店,樹立了重要的業務里程碑。
這些店舖採用了創新的數碼技術,顧客可以在迪卡儂的手機應用程式上自動結賬、在店內的電子目錄查閱超過13,000種產品的資料等。店內的運動大使會熱心地協助顧客,確保他們充分瞭解產品後才決定購買。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價格相宜的優質產品,讓大家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
運動愛好者可以在店內的互動專區中,與運動大使談談他們的需要,或與志趣相投的運動愛好者分享心得,從而逐步建立成本相宜和設備齊全的家庭健身房。我們有200多個提貨點,並提供免費次日送貨服務。對於時間匆忙的顧客,我們還有網購店取服務,他們可以先在網上購物,1小時後到所選擇的分店提貨。
陳:在疫後要成功拓展業務,最重要的因素是甚麼?迪卡儂有甚麼王牌?
林:體育用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必須與時俱進,保持吸引力。為此,企業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時,都要以體育為核心。在迪卡儂,我們與由運動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組成的團隊合作。這樣有助於確保我們的產品是由內行人製作,適合不同年齡、背景和技術水平的運動愛好者。
我們採用整合業務模式,涵蓋產品設計、生產、物流以至分銷等各個方面,當中研發團隊發揮了關鍵作用。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對花錢更加審慎,我們便與全球供應商合作建立自家品牌,為顧客提供價格更實惠的產品,這點十分重要。
自疫情爆發以來,新舊顧客都逐漸習慣轉向網上購物。我們發現整體銷售額有所增長,但實體店的客流量卻在下降。顧客的購買行為日益成熟和複雜,在這次全球衛生危機之前就已出現這些趨勢。
有些顧客會從不同來源收集大量資料,然後才作出購買決定。我們重視顧客在線上和線下的整體體驗,因此採用全渠道的模式。我們的目標是,無論顧客是使用智能手機在網上購物,還是在實體店線下購物,我們都能提供順暢無阻的服務,包括實時顧客反饋、用戶評論和存貨管理分析等。
最重要的是,隨著網購滲透率提高,數碼化發展將繼續成為我們以至整個體育用品業的策略重點。讓我們感到樂觀的是,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客戶、合作夥伴和同業不僅能夠適應這些轉變,更能把握時機發展壯大。
陳:疫情期間,哪些體育用品系列最有可為?
林:本港爆發多次群組感染後,許多場所都加強防控措施,其中包括體育場館和健身中心。在公共場所,大家也必須佩戴口罩。這些限制使在家鍛煉和個人戶外運動蔚然成風。
現在,最受歡迎的產品系列是家用健身器材,以及露營和行山設備。這些用品包括健身彈力帶、瑜伽墊、健腹輪、背包、行山鞋、露營枕頭和睡袋等。人們對創新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長,例如長短兩穿運動褲、反光露營帳篷、便攜羽毛球網和充氣龍門等。
快開式露營帳篷。
充氣龍門。
長短兩穿運動褲。
便攜羽毛球網。
這些新穎產品的幕後功臣,就是我們在法國北部里爾(Lille)總部(內部員工暱稱為「校園」)SportsLab的科學家團隊,他們是 3D體型分析、熱生理學和動態、行為和感官科學方面的專家,努力不懈地設計和測試產品。
- 運動用品
- 香港
- 西歐
- 香港
-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