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健康科技:
機械人應用前景可期
專訪頂尖頭腦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晧程
2021年5月18日
根據衛生署數字顯示,腦血管病是香港第四大主要致命疾病,每年奪去數千港人的生命,而當中最常見的腦血管病是中風。一般而言,患者在中風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包括身體和認知功能缺損,須經常往返醫院進行復康治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更多人意識到科技對醫療發展所產生的正面影響。頂尖頭腦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晧程為我們介紹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中風復康機械手(HandyRehab)及由以色列引入的護理機械人,並分享疫情為醫療科技產品帶來的新機遇。
讓機械輔助治療普及化
一般而言,中風後的首三至六個月是黃金復康期,若能在黃金期內進行密集的復康訓練,將有助患者大幅減少肌肉衰退的機會。然而,現時本港物理治療師短缺,患者需排期輪候進行復康訓練,導致一些患者未能把握黃金復康期,得到最理想的復康效果。有見及此,前大學研究員何思傑在2015年創立了頂尖頭腦,專注研發新型中風復康機械手,使中風復康治療更普及化。
頂尖頭腦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晧程。
頂尖頭腦研發的中風復康機械手是一套上肢外骨骼機械,由無線機械手套、肌電感應手環和已下載相關應用程式的平板電腦組成。在穿戴裝置後,當患者手部嘗試用力張開手掌或握拳時,感應手環便會偵測到患者手臂肌肉的訊號,機械手將自動輔助患者完成整個動作。應用程式設有多個模式,患者可按個人需要選擇不同的訓練模式,例如被動模式,患者毋須用力,機械手便會全程自動控制手部動作,讓患者透過大量密集的練習,重新訓練腦細胞控制肌肉。張晧程表示:「患者接受機械手的治療後,活動能力都有顯著的進步。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顯示,超過七成測試者在使用同類型的機械手後,上肢功能改善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比傳統的機械手,頂尖頭腦的機械手以塑膠代替金屬骨骼,為機械手重量減少約一半至400克,價格也只是傳統機械手的三分之一,約100,000港元。機械手採用藍牙方式無線控制,毋須連接任何器械,操作更簡單和靈活。這些優化設計使機械輔助治療能更普及化,不再局限於醫療機構,而是可以應用於社區復康中心和老人院舍等。此外,應用程式也可記錄練習的數據,有助物理治療師監察病人的康復進度,提升訓練效果。目前,機械手於香港研發,內地生產,「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匯集大量本地及國際人才,也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科研活動,而內地有先進的製造能力,兩地的優勢結合有助香港初創企業發展。」張晧程說。
研發家用版機械手
現時,多間本地非牟利機構、社區復康中心、老人院和醫院都已採用這套機械手。患者可在護理員的協助下進行額外的密集式復康訓練,把握在復康黃金期內改善活動功能,重投正常生活。頂尖頭腦也有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推出月租機械手試驗計劃,讓合適的患者自行在家中進行訓練,治療師可遙距監測患者的康復進度,已有約10名患者參與計劃。張晧程指出:「一般來說,患者只須租用數個月至半年,手部功能便可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是,我們發現月租計劃的營運成本較高,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將研發價格更相宜的家用版機械手取代月租計劃,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復康治療的靈活性。」
2019年,智能機械手獲列入「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的認可產品清單內,該基金旨在向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提供資助,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傳統機械手價格高昂令不少本地安老院舍卻步,因此,在基金的支持下,我相信將有更多的安老院舍會購置這款價格相宜的機械手,從而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壓力,以及提高復康治療的效果。」張晧程說。
拓展營運模式 增加收入來源
尋覓資金是很多香港醫療初創企業面對的一大難關。張晧程指出:「雖然家用版機械手市場龐大,但我們沒有急於在初期便推出家用版。一般來說,大眾消費者對於醫療產品的態度普遍審慎,若產品在推出家用版前已獲得醫院採用,可以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增加產品的說服力,所以我們在初期只推出了商用版,再循序漸進研發家用版。」
對於香港的初創投資生態環境,「香港的投資者相對保守,加上醫療相關的研發通常長達數年,我們的機械手投入了3年的時間進行研發,這意味著投資者回本期較長,所以要獲得投資並不容易。」 他補充,疫情期間,不少初創比賽及創業投資活動都暫停舉辦,經濟疲弱也使得投資者情緒變得謹慎,要籌得新資金更是困難重重。正因如此,他們積極調整營運模式,透過引入海外的創新產品進行二次開發,開拓更多收入來源。
疫情下新機遇:護理機械人
在2019年底,頂尖頭腦引入由以色列開發的TEMI服務機械人,以擴展業務範圍。TEMI機械人內置自動導航、人工智能系統以及影音系統,並支援語音控制,可應用在多個不同的行業,例如零售業的客戶服務,也有學校利用TEMI機械人向訪客介紹學校。
疫情之下,為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和感染風險,機械人成為重要的抗疫工具。頂尖頭腦因應香港市場的需求,為產品進行二次開發,添加廣東話指令、探熱和噴霧消毒等功能,將TEMI升級成為護理機械人。張晧程表示:「疫情大大提升了醫療界對機械人的接受度和熟悉度,已有超過50間護理院舍和醫院採用TEMI護理機械人,以提供遙距探訪、晚間巡房、健康助理等自動化服務。我們也即將與盲人輔導會合作,為他們量身訂造方便視障人士使用的服務機械人。」
頂尖頭腦有限公司於「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展現他們的產品,包括中風復康機械手及護理機械人。
醫療器械市場前景亮麗
展望未來,頂尖頭腦將積極拓展海外及內地市場。目前,已有德國的大學購入機械手用於研究,同時,也有數間內地的醫院正在試用。由於中港兩地對醫療器械的監管有所分別,張晧程分享箇中經驗:「第一,兩地銷售渠道不同,在香港,我們會直接接觸潛在買家進行和銷售;而在內地,則較難直接與醫療機構進行溝通,通過中介進行銷售較有效率。第二,我們會因應不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例如,內地人口基數較大,我們預期產品的使用次數會較高,損耗較快,因此,我們正在針對內地市場研發一款較耐用的機械手。第三,兩地市場的醫療監管系統不一樣,所以我們須為機械手額外申請獲內地監管機構承認的認證。」
疫情不但喚醒了大眾對健康的重視,更加速醫療科技發展和應用。根據《2020年施政報告》,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可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內使用。這項措施有助本地醫療科技公司開拓龐大的大灣區市場,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 醫療用品及醫藥
- 科技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