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初創故事:大灣區為本地企業提供理想試點
2021年4月26日
香港市場規模有限,不少本地初創企業都因此以發展海外市場為目標,期望於本地市場成長至一定程度後向外擴展業務。除了傳統的歐美市場和新興東盟地區,中國內地市場一直是香港企業的目標市場之一。根據本地初創企業閃閃火(Vfluencer)市場總監吳宇森的經驗,內地市場規模龐大,為測試創新產品市場潛力的理想試點。提到本地初創生態系統的發展,他樂見近年初創培育計劃在市場上湧現,但這些計劃有必要進一步完善,以切合初創企業的需求。
進軍內地社交媒體營銷市場
閃閃火於2017年成立,其跨平台社交媒體營銷策略分析系統追蹤內地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的營銷活動,透過人工智能技術為客戶提供實時數據分析,從中瞭解行業和競爭對手的動態,以改善市場營銷策略。現時,閃閃火提供的服務包括KOL營銷、社交媒體管理、舉辦營銷活動等,其平台也上載了超過500,000名網紅的個人資料,可以為市場營銷人員進行資源配對,尋找適合其營銷策略的網紅。
閃閃火的跨平台社交媒體營銷策略分析系統追蹤內地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的營銷活動,幫助客戶改善市場營銷策略。
起初,閃閃火專注於發展香港市場,但其後發現本地市場規模較小,加上客戶對內地市場十分感興趣,於是逐漸擴展內地社交平台的業務。吳宇森提到,香港生活指數甚高,初創企業需要的創業資金以至研發成本相當高,在營運資金緊絀的情況下不容許企業多番犯錯。另外,香港市場的規模也不足以測試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吸引力和暢銷度。
相比之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營運成本遠低於香港,初創企業可以較低成本製造原型,並把產品投放到市場測試。雖然內地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但龐大的市場規模意味著銷售量增長可以抵銷毛利下降的影響。吳宇森建議香港企業可以加快進駐大灣區,測試其創新的商業模式或產品,而香港的營運成本高昂,所以本地市場則應該向高科技和高增值的方向發展。他透露,目前不少海外客戶瞄準內地市場,並希望利用香港作為平台。為配合市場需求,閃閃火將專注於拓展大灣區市場,提供跨境電子商貿服務平台。不過現時,他們仍在適應內地的營商環境。
期望本地初創培育計劃進一步改善
至於香港的初創生態系統發展,吳宇森樂見近年本地企業紛紛開始推展自己的初創培育計劃,如新世界集團的「新意圈」計劃、太古地產的「blueprint」創業加速計劃、騰訊金融學院的「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等。他認為這些計劃大大加快本地初創企業的業務發展,並期望更多企業願意為創業公司提供配對基金。不過,他提到自身的經驗:「我曾於5、6年前申請科學園的種子基金,印象中要提交大量文件和資料,申請過程非常繁複,令人卻步。」他希望市場上的初創培育計劃可以進一步簡化申請程序。
另外,吳宇森期望初創企業家可以多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大家瞭解成功背後的關鍵要素和市場上的潛在機遇。他當初從各種初創支持計劃中受益,所以現時除不時在各研討會演講外,還擔任科學園培育計劃的導師,以回饋香港初創生態圈。他鼓勵更多企業家加入他的行列,讓本地初創生態系統得以持續發展。
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吳宇森有感香港的營商氣氛下滑。他現有的客戶包括國際時裝、快速消費品和母嬰品牌等。疫情雖然令這些客戶的零售生意大受打擊,但同時推動了他們加快轉型,發展網上商店,再進入大灣區發展。他進一步補充:「當然,我們深明不能倚賴單一客群,因此會繼續把業務推廣至各行各業,務求使客戶群更多元化。」
- 廣告服務
- 公共關係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