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部利用科技創新促進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2021年3月16日
為推動西部地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幅提升區域和地方科技創新效能,科學技術部聯同地方政府共同制訂並印發了《關於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國科發區 [2020] 336號),提出目標到2025年,西部地區創新環境明顯改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產業加快發展;到2035年,西部地區創新格局明顯優化,形成以科技創新引領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有力支撐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西部地區成為構建內地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有關內容包括:
打造各具特色的創新高地
- 支持成渝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研究制訂成渝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重點支持布局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長江流域地表過程與生態環境模擬實驗系統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建設川藏鐵路等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成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建設成渝西部科技城,提升重慶科學城、成都科學城建設水平,支持綿陽科技城探索建立區域科技創新特區的科學路徑。推動重慶、成都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 支持西安全國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建設:優先布局建設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建設稀有金屬材料等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加大對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先進材料等領域前沿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為解決國家戰略領域和產業發展關鍵瓶頸問題提供支撐。
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 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加強西安、成都、蘭州等地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為中小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技術供給和研發服務支撐。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2.0」,促進企業與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對接,支持西部優質企業通過「新三板」、科創板上市融資。
- 大力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發揮高新區創新發展核心承載區的作用,重點支持新疆、青海、西藏、寧夏等地區加快特色農牧業、生物醫藥等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支持重慶、陝西、四川等地區加快能源化工、國防軍工、電子信息等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支持內蒙古加快煤炭產業綠色發展與新材料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
- 實施西部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鼓勵與發達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實施科研人員、科技專家西部行和科技成果直通車行動,對西部地區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發展急需的成果加大轉化支持力度。
構建多層次科技合作平台
- 支持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發揮西部地區區位優勢,支持構建「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平台網絡,提升開放合作能力。重點支持成渝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支持雲南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科技創新輻射中心,支持廣西建設中國—東盟科技合作中心,支持內蒙古建設中蒙技術轉移中心,推動新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文化科教中心(科技中心)建設,支持西藏開展面向南亞陸路通道的科技合作,積極推進中巴、中阿、中匈技術轉移中心建設。
保障措施
- 強化引才引智保障:支持各類人才計劃向西部地區傾斜,助力西部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鼓勵西部地區探索對高層次、緊缺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推動西部地區完善外籍人才分類評價標準,為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工作許可辦理綠色通道。
- 加大創新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在西部地區設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事業部等專營機構。通過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支持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將廣西、重慶、四川、西藏、青海、寧夏等納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加強對西部地區的人才隊伍培養和支持。
資料來源:科學技術部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